资源描述
一、填空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2、煤矿安全生产要坚持“三并重”原则,“三并重”是指( 管理、装备、培训 )三并重。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的权利包括: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 批评、检举和控告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人身安全时( 停止 )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时获得赔偿;参与事故调查。
4、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后方可上岗作业。
5、从业人员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工人则有权( 拒绝执行 )。
6、煤(岩)层的产状要素有:( 走向、倾向和倾角 )。
7、根据断层上、下两盘相对移动的方向,断层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
8、按照作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巷道可分为:( 开拓巷道、回采巷道、准备巷道 )。
9、躲入避难硐室的人员,要在硐口外放置( 矿灯、衣服 )等做标记,以便矿山救护队发现抢救。
10、井下探放水应坚持“(预测预报)、 有疑必探 、 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 。
11、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 避灾静卧 ),等待救援;井下发生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时,现场人员应朝着有( 风流 )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12、按冒顶范围的不同可将煤层顶板事故分为:( 局部冒顶 )和大型冒顶。
13、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 直接灭火 ),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火源的( 上风 )侧,不可在回风侧进行灭火;油料灭火不宜用水灭火。
14、尘肺病中的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的( 岩尘 )造成的。
15、影响矿井气候条件的因素有:( 温度、湿度和风速 )。
16、乘罐人员的身体和携带的长物不准( 伸出罐外 ),严禁向井筒跑仍任何物品。
17、人员在井下行走时,要走( 行人道 )。禁止直接走提升间即井筒过到对面,禁止在( 两轨道 )中间行走,不得随意横穿电机车轨道、绞车道。
18、人员在井下行走,当需要横穿大巷或通过弯道、岔道口、巷道口、风门处时,要( “ 一停、二看、三通过” )。
19、人员在井下行走,当在施工期间的斜巷行走或在既提升又兼行人的材料道行走时,要严格遵守“( 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的规定。
20、止血方法:应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 上方 近心端 )。
21、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以及( 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上的缺陷。
22、矿井生产的五大灾害分别是:( 水害 、 火灾 、矿尘、瓦斯灾害、顶板灾害 )。
23、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包括( 电击 )和(电伤)
24、电气设备在进行停电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送电制度,中间不得换人,严禁约时( 停送电 )。
25、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6、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 警示标识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2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 随身携带 )自救器。
28、( 奉献社会 )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
30、煤矿井下供电及电气设备应做到"三无"是指( 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安全生产法》是:( A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2、企业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是:( A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一般责任事故罪; C、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罪
3、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 B )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
A、1; B、2; C、3
4、《规程》规定: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最大允许值为:( C )。
A、0.5%; B、0.75%; C、1.0%
5、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它的气味有( B )味。
A、硫磺; B、臭鸡蛋; C、甜
6、《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C )。
A、12%; B、18%; C、20%
7、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C )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0.5%; B、1.0%; C、1.5%
8、矿用防爆标志符号 d 为( B )设备。
A、增安型 B、隔爆型 C、本质安全型
9、煤矿井下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B )m/s。
A、3 B、4 C、5
10、《煤矿安全规程》103条规定: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大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 C )m³。
A、6 B、8 C、4 D、10
11、抢救心脏骤停病人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是:( C )
A 60次/分 B. 80次/分 C. 100次/分 D. 120次/分 E. 150次/分
12、 巷道坡度大于( C )时,严禁人力推车。
A 3‰ B 5‰ C 7‰ D 9‰
13、各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的职工,( A )。
A.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 B.尊重病人意愿,是否继续从事粉尘作业 C.由单位决定,是否从事粉尘作业
14、佩用自救器时,为尽早脱离危险区域,可( B ) 。
A、快速奔跑 B、匀速行走 C、慢速行走
15、自救器要在( A )秒内准确地完成佩戴过程。
A、30 B、40 C、50
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的目的是:( A B C D )。
A、发现并排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B、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C、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D、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2、《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法规体系中一部重要的安全技术规章,它具有( A B C D )的特点。
A、强制性; B、科学性; C、规范性; D、相对稳定性。
3、事故调查处理中应坚持的原则是:( A B C D )。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员没有处理不放过; C、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4、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坚持“( A B C D )”的原则。
A、统一规划; B、归口管理; C、分级实施、分类指导; D、教考分离。
5、下列属于行政制裁的有:( A C D )。
A、劳动教养; B、有期徒刑; C、行政处罚; D、行政处分。
6、煤矿工人在安全生产中享有以下权利:( A B C D )。
A、有安全生产监督权; B、不安全状况停止作业权; C、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权;D、安全生产知情权。
7、根据对开采技术的影响,按煤层倾角的大小将煤层分为:( A B C D )。
A、倾斜煤层; B、近水平煤层; C、缓倾斜煤层; D、急斜煤层。
8、瓦斯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B C D )。
A、有毒性; B、窒息性; C、爆炸性; D、煤与瓦斯突出。
9、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 B C D )
A、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B、足够的氧气;C、煤尘达到爆炸浓度;D、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10、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 A B CD )
A、供人员呼吸; B、冲淡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C、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D、提高井下的大气压力。
11、入井人员严格遵守“三禁止”的规定,即:( A B C )。
A、入井前严禁喝酒; B、严禁带烟火和点火物品入井; C、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D、严禁身体带病入井。
12、人员在井下行走,严禁下列行为:( A B CD )
A、行车又行人; B、行走刮板输送机道内或跨越运行的刮板输送机; C、跨越运行的胶带或在胶带上行走; D、跨越运行的绞车钢丝绳、骑着钢丝绳,通过弯道时走钢丝绳里侧。
13、救护触电者应做到以下步骤:( A B C D )。
A、迅速切断电源,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B、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应立即将触电者平放在地上;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前拳击、胸外按压; D、迅速通知救护人员到场。
14、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 ABC )
A 各级负责人 B 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C 各岗位生产工人 D 区队长 E 班组长
15、导致矿工容易产生疑病心理的因素主要有( A B ):
A、工作面的高温、高湿环境; B、矿工自身对生命健康知识的了解;C、安全宣传教育不当;D、以上都是。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违法的主体可以是没有责任能力的人们。( X )
2、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违章行为,违章行为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 )
3、案例:某矿把钩工刘某在其井下1203工作面作业时,擅自开动绞车,使下放的两节重车撞到停在空车道上的矿车,将爆破工韩某挤死,该起事故责任人刘某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 )
4、煤矿安全生产共作中人们常说的“三违”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制度。( X )
5、煤矿企业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 √ )
6、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是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也是供矿工在劳动时休息的设施。( X )
7、安全警示标志能及时提醒从业人员注意危险,防止从业人员发生事故,其设置必须要规范,并且越多越好。( X )
8、煤层顶板暴露的面积越大、时间越长,则煤层顶板压力就越大。( √ )
9、在煤矿井下,瓦斯容易局部积聚的地方有掘进上山迎头和工作面上隅角。( √ )
10、在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由外向里,并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 )
11、井下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用过后可以随意处理、任意摆放;可以将剩油、废油泼洒在巷道或硐室内。( X )
12、矽肺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患病后即使调离矽尘作业环境,病情仍会继续发展。( √ )
13、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可以停风。( X )
14、触电致人死亡的决定因素是电流。( √ )
15、带电的电气设备、电缆及变压器油失火时,不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 √ )
16、入井人员严格遵守“三戴”,即入井前必须戴好安全帽、戴矿灯、随身携带自救器。( √ )
17、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以免造成风流短路,产生瓦斯积聚。( √ )
18、发现火灾隐患时,要立即汇报;遇有火灾,不要惊慌;火势不大时,一定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控制火势。当火势控制不住时,必须严格按消防计划中的各项规定,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离。( √ )
19、从业人员只有在违章指挥的时候才能违章作业。( × )
20、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 )
五、简述题:(共20分)
1、矿井透水前的预兆主要有哪些?( 7分 )
答:一般说来,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
(1)挂汗。(2)挂红。(3)水叫。(4)空气变冷。(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6)顶板淋水加大。(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10)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2、简述自救器的佩戴方法?( 7分 )
答:①置腰侧,掀保罩。 ②启扳手,断封条。③去外壳,展气囊。④取下帽,套脖带. ⑤扳阀片,拔口塞。⑥咬口具 上鼻夹.
⑦戴上帽,即撤离。
3、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6分 )
答:(1)瓦斯浓度5%—16%。浓度在7%—8%时,最容易爆炸。瓦斯浓度达到9.5%时,爆炸力最强。
(2)高温火源。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
(3)氧的浓度不低于12%。当氧含量小于12%时,瓦斯失去爆炸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