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来华留学医学生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能力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830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华留学医学生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能力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来华留学医学生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能力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来华留学医学生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能力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学研究2023 年 3 月刊33来华留学医学生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能力策略研究刘悦嘉 万赫达 樊清华 摘要 来华留学医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跨文化医疗沟通的挑战,这不仅需要留学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还需要确保与患者间的沟通顺畅。在跨文化医疗沟通中,留学生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和社交礼仪,增强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同时,在实践中,留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灵活应用跨文化医疗沟通的策略。笔者提出的培训建议旨在帮助来华留学医学生更好地应对跨文化医疗沟通挑战,提高医疗沟通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增强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关键词 来华留学医学生;跨文化

2、;医疗沟通;文化适应来华留学医学生面临着跨文化医疗沟通的挑战,他们需要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适应和理解当地的医疗体系和患者的文化背景,同时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相互理解。医疗沟通的有效性不仅影响医疗质量和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因此,跨文化医疗沟通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来华留学医学生在跨文化医疗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究有效的跨文化医疗沟通策略,以提高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观念差异如何影响来华留学医学生与中国患者的沟通;来华留学医学生在跨文化医疗沟通中面临的语言交流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策

3、略来克服;跨文化医疗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如何影响来华留学医学生与中国患者之间的沟通;如何通过非语言交流策略来增进沟通效果;来华留学医学生在跨文化医疗沟通中如何适应中国文化背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国患者的需求。此外,中国的医疗文化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来华留学医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的医疗体系和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同时,跨文化医疗沟通的失败会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信任和质疑,这将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对于医学生个人而言,跨文化医疗沟通的能力也是提高其医疗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一、文化差异对医疗沟通的影响(一)文化差异概述文化差异是指不

4、同种类文化之间在价值观念、信仰类型、行为方式、语言思维、习俗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在跨文化医疗沟通中,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医疗领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医疗观念、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在医疗观念方面,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认知和治疗方式存在相异性。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医生通常会注重病因和症状的治疗,而在东方文化中,治疗时可能更注重整体健康和平衡。在语言交流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可能存在较大区别。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语言交流难免出现一些误解和分歧。例如,某些疾病症状用中文能够直截了当地表达

5、,却可能无法直译成英文或其他语言。在非语言交流方面,中西方文化间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行为姿势、面部表情、目光交流等,这些细微的非语言交流可能会影响彼此的沟通效果和理解程度。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每个人都生长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会对其行为、观念、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来华留学医学生需要了解和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国患者的需求。(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医疗观念差异中西方文化中疾病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性1。在西方文化中,疾病通常被视为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需要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来治疗。而在东方文化中,疾病则被视为身体内外的环境和情感变化的反映,需

6、要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保持心理平衡来治疗。中西方文化中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性2。在西方文化中,医生通常会按照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手术和康复等。而在东方文化中,医生可能会强调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晋中 030600)教育学研究2023 年 3 月刊34状况,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中西方文化中患者的角色具有异质性。在西方文化中,患者通常被视为医生的客户,应该积极参与治疗和决策。而在东方文化中,患者通常被视为医生的被治疗对象,应该尊重医生的意见和建议。中西方文化中对疾痛的认知也存在差异性。在西方文化中,疾痛通常被视为身体内部的生理反应,需要通过

7、药物来缓解。而在东方文化中,疾痛通常被视为身体和心灵的不平衡,需要通过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调整来缓解。来华留学医学生需要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的医疗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国患者的需求。在与中国患者沟通时,来华留学医学生应注意避免将西方医疗观念强加于中国患者身上,而应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提高沟通效果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来华留学医学生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需求。(三)文化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文化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医学生应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通过积极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提高医疗

8、服务质量和效果。文化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沟通障碍、信任度和尊重、诊断和治疗决策、价值观和信仰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医患间的沟通困境3。例如,一些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来华留学医学生,可能在用英语沟通中存在理解、表达和发音等方面的困难,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文化背景会影响医患间的信任值和尊重度。在中国文化中,医生被视为具有高度权威和尊严的人物,而患者则被视为医生的被治疗对象。此现象可能导致医患间缺乏基本平等和尊重,从而影响医患间的沟通和治疗效果。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医生诊断和治疗决策。在中国文化中,医生可能会考虑到患者的家庭和社交关系、心理和情

9、感状态等因素,而不仅仅是患者的身体状况。这可能导致来华留学医生做出不同于西方医学的治疗决策,从而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和治疗效果。文化差异还会影响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这可能会影响医疗决策和治疗效果。例如,一些患者可能担心医生给他们的药物会对他们的灵魂或精神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拒绝接受治疗或对药物治疗不信任。二、跨文化医疗沟通的策略(一)语言交流方面的策略语言交流是跨文化医疗沟通中尤为紧要的一环。来华留学医学生应该积极采取加量练习、语言简单化、适中的语速语调、反复确认理解度并接受反馈四个策略,提高语言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尽量使用简单语言。来华留学医学

10、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句,可以使用图片、图表等方式辅助表达,帮助患者理解。注意语速和语调。来华留学医学生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应注意语速和语调。语速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理解,医学生应根据患者的反应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反复确定理解度并接受反馈。来华留学医学生在与患者沟通时,需要不断确认患者是否理解了自己的话语,可以通过反问、重复等方式来确认理解度,避免出现沟通歧义或误差。同时,还需要接受患者的反馈,并及时澄清其中的误解。如果患者反馈自己无法理解时,来华留学医学生应耐心解释。此外,来华留学医学生还可以通过语言翻译和口译服务,以及改善发音和语速,提高

11、医患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需要指出的是,留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后,应该积极使用当地语言和口音,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和沟通效果。(二)非语言交流方面的策略除语言交流外,跨文化医疗沟通还需关注非语言交流方面的沟通策略。非语言交流方面的沟通策略包括关注身体语言、尊重文化差异、了解社会文化背景、采用适当沟通方式、利用翻译手段,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关注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非语言交流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来华留学医学生应该关注患者的身体语言,例如面部表情、姿势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增强沟通的有效性。尊重文化差异。不同文化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来华留学医学

12、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例如,对于中国文化中常见的食品或治疗方法,来华留学医学生应该了解并尊重,而不是轻易地进行评价或否定。了解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在患者看待疾病和选择治疗方式上起到重要作用。来华留学医学生应了解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根据这些背景提供更加适宜的医疗建议。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跨文化医疗沟通中,中西方文化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沟通方式上的差异,来华留学医学生应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例如对于一些文化中常见的直言不讳的沟通方式,应尽量避免过于直接的言辞。利用翻译和文化中介。如果与患者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来华留学医学生可以考虑利用翻译和文化中介来促进沟通。翻译

13、和文化中介能够帮助来华留学医学生和患者之间进行语言沟通和文化理教育学研究2023 年 3 月刊35解,解决跨文化沟通中的部分困难。(三)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适应策略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适应策略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来华留学医学生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提高沟通效果,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常见的文化适应策略包括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采用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和情感联系、采用图示或示范的方式进行沟通。了解中西方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和信仰。掌握中西方各自的价值观和信仰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先决条件,来华留学医学生应了解不同文化中对健康、疾病

14、、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看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医学生应充分了解和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避免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评价或贬低。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和社交礼仪,可以帮助医患间建立信任和沟通。来华留学医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在沟通中可能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并相应做出反应,将有助于其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并显著提高疗效。采用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交流方法。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方式上有着极大差异,来华留学医学生应采用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沟通方式,避免产生误解,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建立。建立信任和情感联系。建立信任和情感联系是跨文化

15、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来华留学医学生应尽可能与患者建立情感联系,让其感受到来华留学医学生的关心和支持。采用图示或示范的方式进行沟通。图示法和示范法能够帮助提高来华留学医学生和患者间的沟通效率,如利用图片或视频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学知识和诊疗手段。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跨文化医疗沟通是来华留学医学生中普遍面临的挑战。留学生在医疗工作中面临文化背景、语言和沟通障碍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应对。2.来华留学医学生需要采取有效的跨文化医疗沟通策略,包括语言交流方面的策略、非语言交流方面的策略和文化适应策略,以达到提高沟通和治疗效果。3.跨文化医疗沟通策略的实践效果良好。在实践中

16、,这些跨文化医疗沟通策略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帮助留学生与患者建立更好的医疗关系,提高治疗效果。(二)对医学生的培训建议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案例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针对留学医学生的培训建议:1.提供跨文化教育培训。医学院校可以在留学生入学前或者入学后提供跨文化教育培训,包括文化背景、语言、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患者的行为准则,从而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2.加强语言培训。医学院校可以提供更多的中文语言课程,并且针对医学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培训,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医学知识和沟通内容,提高语言交流的有效性。3.建立医疗沟通实践平台。医学院校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

17、医疗沟通实践平台,为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支持。通过实践,使留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医疗体系和医患关系,提高跨文化医疗沟通的能力。4.强调文化适应策略的重要性。医学院校可以引导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和社交礼仪,提醒他们在跨文化医疗沟通中注意文化差异。同时,提供一些文化适应策略和技巧,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5.建立留学生支持机制。医学院校可以建立留学生支持机制,为留学生提供心理、情感和学习等多方面的支持,使留学生加速适应留学生活和医学学习,减少留学压力和困惑,增强自信和能力。参考文献1王志强.跨文化视角下中德文化行为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4,36(2):49-

18、53.2 何军,夏保京,李晓庆.医患文化冲突分析:对医患关系紧张的新审视 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10):36-37.3 王然.重大疫情救援中的跨文化医患沟通障碍及策略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1,36(2):100-104.作者简介:刘悦嘉(1994),女,汉族,北京人,山西医科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医学人文。万赫达(1991)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教师发展研究、跨文化研究。通讯作者:樊清华(1981)女,汉族,山西定襄人,山西医科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教育,教育管理。基金项目:语合中心 20222023 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资助项目“医学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2YHXZ1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