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2 月第 38 卷第 1 期纺织服装教育Textile and Apparel EducationFeb.,2023Vol.38 No.1收稿日期:2022-05-25基金项目:2021 年度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21335);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武纺大研20213 号);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建设项目(武纺大研20226 号)作者简介:涂晓春(1977),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E-mail:txc1818 通信作者:关诗林。E-mail:994045133 引用格式:涂晓春,关诗林,胡喜,等.教学名
2、师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23,38(1):54-58.教学名师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涂晓春,关诗林,胡 喜,周兴建(武汉纺织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0)摘要: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教学名师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课堂文化的类物质层、类行为层、类制度层、类精神层均显著正向影响学生的认知性、情感性和行为性学习效果,其中类行为层和类精神层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尤为显著。关键词:教学效果;课堂文化;教学名师;多元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860(2
3、023)01-0054-0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1,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间教学观摩和学习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向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学习,提炼总结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进行知识共享,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学名师值得学习的地方非常多,他们构建的课堂文化及其特点就是其中之一。国内外研究课堂文化的文献虽多,但鲜有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教学名师的课堂文化。本研究将从课堂文化着手,实证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课堂文化的特点、构建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致力于提升教学水平的教师提供借鉴和指
4、导。本文研究的教学名师是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同行公认、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在我校(武汉纺织大学)特指经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社会评价筛选后再由学生投票选出的“最美教师”。一、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课堂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文化的定义、构成及建设等方面,多采用思辨研究的方法。1.课堂文化的定义目前课堂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该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Philip W.Jackson)1968 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一书,课堂文化发展于社会文化,是一种隐性课堂,包括群体、赞扬和权力三个方面2。王铁群3认为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刘耀明4则
5、将课堂文化定义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李秀双5基于高校教学活动,认为课堂文第 1 期涂晓春,等:教学名师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化是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起规范引导作用的课堂物质条件、课堂制度、课堂行为和课堂精神的多元协同演化复合体。2.课堂文化的构成佐藤学通过研究课堂文化的主体,提出了课堂文化的群体性特征,认为课堂文化是以教师引导为特征,包括生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师生 学 习 共 同 体 和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学 习 环境6-7。麦克F.D.扬(Michael F.D.Young)探究了由课堂环境、课堂制度、师生关系
6、和师生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课堂文化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8。沃尔特多伊尔(Walter Doyle)聚焦课堂管理,研究了由教师教学风格、课堂交流、师生关系、班级规章制度、教师主观认知等因素构成的课堂文化9。王丛漫10指出大学课堂文化是三位一体的,包括课堂环境文化、课堂教学文化和课堂价值文化。3.课堂文化的建设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 Geoffrey Smith)11认为课堂文化的构建需要在教学主体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形成求同存异的课堂文化。刘华锦12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课堂文化的建设路径,包括树立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念、培养团队协作共享的精神、尊重他人理性的价值
7、选择、支持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和营造平等对话交流的课堂氛围等。刘华海13提出了建设民主平等、自主探究、质疑与批判的课堂文化构想。马利芳14则着眼于教学细节部分,把管理者保障、教师素质、教学理念、学生意识、家长沟通等的整体完善作为课堂文化的建设目标。二、研究设计1.变量的测量(1)因变量的测量。本研究教学效果的测量借鉴 Kirkpatrick 培训效果评估的四层次模型15,以原茜的传播效果量表为蓝本16,结合教学实际和现有文献17,设计了教学效果测量指标体系,包括 3 个子量表:认知性学习效果量表、情感性学习效果量表和行为性学习效果量表。这 3 个量表分别设计了 4、7 和 5 个题项,共
8、计 16 个题项。采用 Likert 五点量表测量,从1 到 5 表示学习效果由低到高的程度。(2)自变量的测量。本研究自变量课堂文化采用李秀双的定义,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物质条件、课堂制度、课堂行为和课堂精神的复合体。潜变量的维度借鉴组织文化的构成,分为4 个层次:类物质层、类行为层、类制度层和类精神层,具体观测变量来源于现有文献、深入访谈和专家咨询18,最初 4 个层次分别设计了 3、6、6和 5 个题项,共计 20 个题项,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净化后,剔除了类制度层 3 个主载荷低于 0.6 的测量题项,最终保留 17 个测量题项。采用 Likert 五点量表测量,1 表示“非常不
9、同意”,5 表示“非常同意”。2.调查方法及样本构成本研究以“最美教师”课堂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发放问卷的形式,线上问卷在班级、年级 QQ 群或微信群投放,线下问卷在学生晚自习教室发放。共收回 358 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 281 份。样本在专业上分布均衡(理工科及文科占比分别为 41.6%和 58.4%),性别比例相差不大(男、女生占比分别为 34.9%和65.1%),各年级学生均有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占比分别为 50.5%、12.1%、7.1%、6.4%和23.9%),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研究结果1.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采用 Cronbachs 检测
10、问卷信度,因变量中认知性学习效果、情感性学习效果和行为性学习效果的系数分别为 0.906、0.925 和 0.879;自变量中类物质层、类行为层、类制度层、类精神层的系数分别为 0.903、0.896、0.902、0.924。所有系数均大于 0.800,表明问卷项目信度理想。在效度检验方面,结构效度检测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检测结果显示,KMO 值为 0.953,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为 0.000,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较高。内容效度是可以保证的,因为问卷的测量项目是基于已有研究、深入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得出的。问卷各维度的均方根均大于其对应行和列的相关系数,说明潜变量之间显著不同,从而表明问卷的区分效
11、度较高,见表1。测量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 2,符合研究要求。55纺织服装教育2023 年表 1 区分效度:Pearson 相关与均方根值潜变量类物质层类行为层类制度层类精神层认知性学习效果精神性学习效果行为性学习效果类物质层0.869类行为层0.6970.762类制度层0.5890.7550.873类精神层0.6520.7960.7590.844认知性学习效果0.4220.5190.4470.6210.843精神性学习效果0.5160.6670.6160.7240.7690.804行为性学习效果0.4080.5820.5660.6800.7680.8030.777 注:斜对角线
12、加粗数字为均方根值。表 2 各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因子分析结果潜变量观测变量负荷值均值标准差类物质层课件精美0.855 4.093 0.792 板书规范0.854 4.004 0.843 板书与 PPT 配合0.899 4.153 0.798 类行为层语言精炼、生动0.815 4.142 0.816 表情丰富、面带微笑0.804 4.117 0.889 目光交流0.821 4.164 0.850 妆容、穿着得体0.812 4.256 0.818 走到学生中间讲课0.680 3.907 0.978 交流距离近、有鼓励性触碰0.682 3.936 0.991 类制度层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0.833
13、 4.181 0.890 鼓励新想法0.895 4.160 0.861 鼓励不同方式看世界0.890 4.149 0.882 类精神层保持专注0.786 3.893 0.888 开阔眼界0.861 4.128 0.831 不同认知0.913 4.128 0.814 激起求知欲、上进心0.819 4.032 0.851 融入做人做事基本道理0.847 4.167 0.843 认知性学习效果记住知识0.858 3.726 0.824 理解知识0.848 3.730 0.801 综合知识0.844 3.673 0.906 应用知识0.826 3.719 0.912 情感性学习效果课程喜欢度0.867
14、 4.050 0.782 课程维持度0.870 4.046 0.812 作业态度0.829 3.922 0.837 课程价值度0.787 4.075 0.750 课程接受度0.775 4.171 0.712 看法一致度0.698 3.932 0.788 看法影响度0.773 3.947 0.775 行为性学习效果课程反馈0.738 3.836 0.846 课程应用0.857 3.932 0.788 课程帮助0.762 4.011 0.813 课程拓展0.786 3.804 0.919 课程分享0.737 4.071 0.794 65第 1 期涂晓春,等:教学名师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15、2.多元回归分析本研 究 采 用 SPSS 26.0 统 计 分 析 软件19-20,将教学名师课堂文化的因子与教学效果的因子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 3 所示。由表 3 可以看出:类物质层、类行为层、类制度层和类精神层因子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 类 行 为 层 和 类 精 神 层 的 影 响 更 加显著。表 3 学习效果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潜变量统计值认知性学习效果情感性学习效果行为性学习效果类物质层非标准回归系数(B)0.433 0.450 0.376 B 的标准误差0.056 0.045 0.050 标准回归系数()0.422
16、 0.516 0.408 t7.780 10.050 7.465 Sig.0.000 0.000 0.000 类行为层非标准回归系数(B)0.545 0.597 0.550 B 的标准误差0.054 0.040 0.046 标准回归系数()0.519 0.667 0.582 t10.131 14.941 11.954 Sig.0.000 0.000 0.000 类制度层非标准回归系数(B)0.423 0.498 0.483 B 的标准误差0.051 0.038 0.042 标准回归系数()0.447 0.616 0.566 t8.337 13.071 11.482 Sig.0.000 0.00
17、0 0.000 类精神层非标准回归系数(B)0.638 0.634 0.628 B 的标准误差0.048 0.036 0.041 标准回归系数()0.621 0.724 0.680 t13.219 17.529 15.474 Sig.0.000 0.000 0.000 注:表示显著水平 P0.050;表示显著水平 P0.010;表示显著水平 P0.001。四、研究结论与讨论1.类物质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均产生显著影响类物质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的非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 0.433、0.450 和0.376,且影响方向为正,说明类物质层课堂文化建设越好,各层次学习效果越好
18、。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物质层课堂文化属于物理学习环境,而物理学习环境作为最直观的接触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的注意力又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21。所以教师在板书设计和课件制作上要多花心思,力求课件美观条理,板书工整规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既能提供清晰的知识要点,又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2.类行为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均产生显著影响类行为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的非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 0.545、0.597 和0.550,影响方向为正,且非标准回归系数较大,说明建设好类行为层课堂文化,将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其一言一行
19、、一举一动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生动精炼的语言行为和丰富得体的非语言行为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并引发积极的学习行为22。因此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展示,语言表达上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非语言呈现上,表情丰富,妆容穿着得体,多站到学生中间授课,和学生近距离交流,甚至给予一定的鼓励性触碰。3.类制度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均产生显著影响类制度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的非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 0.423、0.498 和0.483,且影响方向为正,说明类制度层课堂文75纺织服装教育2023 年化建设越好,各层次学习效果越好。因为没有规矩无以
20、成方圆,而良好的“师生约定”,不仅可以规范课堂行为,维护课堂纪律,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水平23,从而为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提供制度保证,为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保驾护航。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初就要做好适合自己及课程的课堂约定,既有自由,比如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鼓励的;又有边界,比如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甚至会有处罚,要在自由和纪律中保持平衡,既不能让课堂过于“放飞”,也不能使课堂“窒息”。4.类精神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均产生显著影响类精神层对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学习效果的非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 0.638、0.634 和0.628,影响方向为正,且非标准回归系数最大,说明类
21、精神层课堂文化的建设对各层次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大。因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4,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提升学生的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实现真正的价值引领,为持续的学习效果提供最深层次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能融入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等,让学生务实与理想兼具,小我与大我同行,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结语 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可以从课堂文化建设着手
22、,多维度立体式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课堂文化的多层次性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抓手”,从精心设计板书、制作PPT,给学生提供条理清晰的知识要点、逻辑结构和课程体系,到简洁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和丰富得体的非语言行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传递通道;从对课堂规范的“你我约定”,在自由和纪律中寻找平衡,鼓励学生的参与感和自律性,到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学内容,给学生以启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学习续航能力。所以从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全方位构建独具特色的课堂文化无疑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良方。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我校的教学课堂,而不同高校经验丰富教学名师的
23、课堂文化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论可能会存在些许差异。另外,课堂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其变化可能会导致某些课堂文化因素的作用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长时间、动态、全面地观察和审视,课堂文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需要持续关注。参考文献:1 杨天仁,闫忠红.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控J.中医教育,2005,25(2):34-36.2 JACKSON P W.Life in classrooms 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68:2-5.3 王铁群,张世波.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J.教育科学,2003,19(4):21-
24、23.4 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3):56-59.5 李秀双.课堂文化的内涵、教育价值及建设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5(1):5-7.6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 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30-135.7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213.8 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129.9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重庆:西南大学,2009.10 王丛漫,白雪,张瑜.大学课堂文化的
25、基本元素与逻辑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8):81-85.11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2-123.12 刘华锦.大学课堂文化:困境中的反思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1):225-229.13 刘华海.高校课堂文化建设面临的“锁定效应”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1(5):74-76.(下转第 88 页)85纺织服装教育2023 年参考文献:1 李克强.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A/OL.(2019-03-05)2022-06-10.http:/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
26、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扩招和学生培养管理的通知A/OL(2019-08-15)2022-06-20.http:/ 杜世凤.基于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7,32(6):499-502.4 修辉平,徐敏,王宏松.线上、线下 O2O 教学模式在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应用与研究J.科教文汇,2017(29):100-102.5 刘婷.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为 例 J.电 脑 知 识 与 技 术,2021,17(23):221-223.6 罗鹏程,刘颖,程志君,等.MOOC 条件下的本科课程
27、 O2O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J.科教导刊,2018(5):114-115.7 韩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2):12-13.8 陈霞.论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诉求J.亚太教育,2016(5):8-9.(上接第 58 页)14 马利芳.美国课堂文化建设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4):61-64.15 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62.16 原茜.教师非语言符号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17 涂晓春,张筝.教师非语言行为对线上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纺
28、织服装教育,2022,37(1):4-7.18 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贾奇.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朱曦济,李原,译.16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33-434.19 SUN D D.Selection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0(4):400-405.20 陈方樱,沈思.数据分析方法及 SPSS 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45-172.21 胡姣,陈思睿.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注意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3):81-88.22 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M.黄素菲,李恩,译.14 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225-241.23 梁海峰,朱婷婷.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有效管理J.科技视界,2018(7):227.24 项蕾,孟航宇,黄婷婷,等.曾有一朵云,推动一片云:从江县大歹小学教师群体践行“教育是光,以爱育爱”纪实J.贵州教育,2021(17):3-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