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乡结合区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476075 上传时间:2024-1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结合区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乡结合区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结合区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前农村学生的心理障碍令人担忧,特别是位于城乡结合区的农村学生更加突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他们亲身感受农村生活的质朴,又被城市的喧闹耳濡目染,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心理失衡。现代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有一个肤浅的认识。 一、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 1.社会环境 这里所指的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局面等。位于城乡结合区的学生,听到的、看到的都存在很大的反差。 2.学生心理年龄偏小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正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因此它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家长的教育方法匮乏 位于城乡结合区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认识、教育方法参差不齐,甚至是相差很大。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另外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命令式的,甚至使孩子屈服于自己的暴力行为之下;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等,都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 4.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有关 由于位于城乡结合区,学生的认知水平很不一样,导致老师在备课、授课等很多方面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一些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做出客观评价,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呆板,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学生心理失衡的对策 1.对学生多鼓励,让他们健康成长 由于学生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所以在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只是依赖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从情感和生活上的依赖转化为希望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2.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艺术 针对城乡结合区学生家长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我们首先要对家长做好辅导。其次,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再次,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来“重视”。 3.优化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 由积极的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指责。对逆反心理的调适要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赞美。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工作意图,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幸福和快乐,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 4.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 教育的最好办法是自我教育。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正确归纳和自我疏导。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这无疑是避免产生心理失衡的又一有效途径。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学生心理失衡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化解他们的对抗情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不但是教师,也是广大家长以及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