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科学12月月考试题 浙教版
考生须知:
本考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必须在答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答题前,应先在答卷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
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
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
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 ▲ )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
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2、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直立圆筒装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筒高40厘米,上方都加有完全密封的盖子,如果在A、B、C三筒上分别距顶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处各打一个小孔,如图所示,则 ( ▲ )
A、水都会喷出,A筒水喷得最远
B、水都会喷出,B筒水喷得最远
C、水都会喷出,C筒水喷得最远
D、水都不会喷出
3、如图甲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不相溶合。将一实心铅块(铅的密度是11.3g/cm3)轻轻放入该烧杯中,图乙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的图是( ▲ )
4、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
A、(1) B、(2)或(4) C、(3) D、都不能省去
5、t℃将一定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 g,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其质量分别为 ag、bg、cg,则 a、b、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为( ▲ )
A、c=2b-a B、c=2a+b C、c=a+b D、c= a+2b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把乙放在甲上面,甲对地面压强增加P1;若把甲放在乙上面,乙对地面压强增加P2。则P1、P2的大小关系为 ( ▲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木块下面用细绳悬挂着一个实心铁球,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木块的重力小于自身受到的浮力
B、木块的体积大于铁球的体积
C、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和铁球的总重
D、如果将绳子剪断,容器中的水面会下降
8、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发散,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现象在山谷或盆地地形,或无风时较易发生。下列哪一图线可描述此现象? ( ▲ )
9、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t1+Δ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 ▲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一定爆炸了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
气压
C、在t1时间段内,轮胎也有可能是漏气的
D、在t1+Δ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10、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 )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11、已知KNO3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在该温度下将50gKNO3晶体放入50mL 蒸馏水中充分搅拌,所得KNO3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
A、76% B、50% C、24% D、25%
1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中充满液体。将两端分别插入
装有液体的两槽中,弯管顶部装有阀门S。A槽装水,h1=0.8
米,B槽装酒精,h2=0.9米。当阀门S开启后,液体将( ▲ )
A、向右流 B、向左流
C、不流动 D、无法判断
1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会引起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是( ▲ )
A、称量完固体NaOH时,天平指针向左倾斜 B、实验所用固体NaOH中混有杂质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移取已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
14、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
A、1.8×103千克/米3
B、2.3×103千克/米3
C、2.8×103千克/米3
D、3.2×103千克/米3
15、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S1闭合,S2、S3断开,L1和L2串联
B、S1断开,S2、S3闭合,L1和L2并联
C、S1、S2闭合,S3断开,L1亮而L2不亮
D、S1、S3闭合,S2断开,L1和L2都亮
16、已知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密度大,质量分数分别为90%和1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17、下列叙述中,说天气是( ▲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云南昆明四季如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某液体如果是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一种固体物质分散在一种液体里
B、至少有两种物质存在,并形成一个均一、稳定的体系
C、长时间放置不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D、只能两种物质相混合
19、家养的小白兔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春季将浓密的毛褪去换上一身较稀疏的毛,而在秋季刚好相反。使小白兔具有上述节律行为的是环境变化中的哪一节律性变化规律,影响小白兔换毛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因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昼夜变化节律、光照和温度 B、季节节律、温度
C、月相变化节律、温度 D、以上三个都是正确的
20、做膝跳反射试验中,若试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 )
A、反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调节作用
21、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22、体操运动员桑兰在训练中不慎摔下了高低杠,造成脊椎折断,尽管他的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
A、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收到损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3分)
23、(2分)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 ▲ 帕,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
24、(6分)纯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义 ▲ ,
相当于 ▲ 克/厘米3。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
的气体是 ▲ ,B中产生的气体是 ▲ ,它们体积之比为
A∶B是 ▲ ,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 ▲ 。
25、(2分)杨老师上课时曾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麦管(或
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为使潜水
艇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 ▲ (吹气/吸气),潜水艇
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压强将 ▲ (减小/不变 /增
大)。
26、(2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
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填“变大”、“变小”、“不变”)
27、(2分)2011年5月22日,水下考古破解“南澳Ⅰ号”之谜工作在南海
全面展开。请分析回答:
当潜水员跳入海水后,因海水温度较低,潜水员皮肤血管会 ▲ (选填“收缩”或“舒张”),皮肤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随之减少,有利于维持体温的稳定;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 ▲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实现的。
28、(4分)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它获取并传递的。
(1)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2)一个人要想完成“缩手反射”的活动,必须要有完整的 ▲ 。
(3)脊髓具有反射和 ▲ 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 ▲ 。
29、(12分)家用食盐中很多都是粗盐,粗盐是含有一定杂质的食盐。小明同学欲将其提纯,需要经过溶液的配置和蒸发结晶几个环节。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 ▲ 、 ▲ 、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 。
(3)图②、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 、 ▲ 。
(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 ▲ 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
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 (填“偏大”或“偏小”);
(5)配置好的粗盐溶液中,要提纯得到精盐,必须经过 ▲ 和
▲ 操作。漏斗中的液面应 ▲ 于滤纸边缘。图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 ▲ 。
(6)小明将提纯后的食盐烘干,称量得到质量为10克,则原粗盐中
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
30、(3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
的家庭。仔细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冷却。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主要利用了水的 ▲ 的特性。
四.实验探究题(共31分)
31、(6分)(1)根据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连接右边的实物图
32、(5分)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 摩尔/升,当生长素浓度超过 ▲ 摩尔/升时,就会抑制生长。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器官是 ▲ 。低浓度促进植物的 ▲ 生长,高浓度促进植物的 ▲ 生长。
33、(8分)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1)该实验需将图示装置置于 ▲ (填“阳光下”或“黑
暗中”)。
(2)红墨水的作用是 ▲ 。
(3)A和B中的气体为 ▲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和空气 ③空气和空气
(4)根据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 ▲ 。
34、(12分)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3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 ▲ (选填“a”、 “b”或“c”) 。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 ▲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 ▲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 ▲ 有关。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6分)
35、(10分)底面积为5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某种液体后,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壁厚度不计),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现将一个质量为0.08kg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待金属块静止后,擦干容器外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36、(10分)一块冰浮于水面上,那么当冰熔化后,其水面高度 变化?(填 “会”或“不会”),试用公式推导。
37、(8分)有一种气压保温瓶,其结构如图所示。用手压下按压器,气室上方小孔被堵住,在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下,水经出水管流出,按压器面积为8cm2,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口10cm。要将水压出管口,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至少要多少?在按压器上至少要加多大的压力?(弹簧的平均弹力为1牛,大气压强p0=1.01×105帕,g取10牛/千克,按压器自重不计)
38、(8分)t℃时10克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5克水,保持温度不变,刚好能成为t℃时A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求:
(1)t℃时A物质的溶解度;
(2)10克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八年级科学质量检测卷参考答案(2013.1.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A
D
B
B
A
C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3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31分)
31、(6分)略(找错分点,错一个地方扣一分,扣完为止)
32、(5分)(1)10-10 10-8 (2)根 根 茎
33、(8分)(1)阳光下 (2)显示A、B容器中气体温度高低 (3)② (4)红墨水向B端移动
34、(12分)
(1)a
( 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合理均可得分)
(3)可行 电流表能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反映出溶液的导电性能
(4)如果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否则无关。
(5)金属片插入溶液中的深度(或金属片与溶液中的接触面积等)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6分)
35、(10分)
(1)由P=ρ液gh 得ρ液=P/gh=4×102pa/(10N/kg×0.04m)=1.0×103kg/m3
(2)G金=m金g=0.08kg×10N/kg=0.8N
由图知道,物体浸没于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F=0.5N
金属块A所受到的浮力F浮=G金-F=0.8N-0.5N=0.3N
(3)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增大值是ΔF压=G金-F浮=0.8N-0.3N=0.5N
对桌面的压强增大ΔP=ΔF压/S=0.5N/(50×10-4m2)=100Pa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