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建20世纪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全景图像——《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589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20世纪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全景图像——《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20世纪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全景图像——《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构建20世纪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全景图像——《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书评介构建2 0 世纪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全景图像一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雷丽吴景超曾经指出:“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才可以谈都市改良。如想理想的都市实现,需从研究都市下手。”涂文学教授集多年努力,开掘城市史研究5 0 余万字的的新著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付梓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5 月出版,以下简称“涂著”),可以说是对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一次系统梳理。在该著导论中,作者谈到了该书的写作缘由,认为从近代以来尤其是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行系统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的确,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城市

2、史研究成绩斐然,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深人研究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程。涂文学教授集多年努力,依托之前的研究基础,吸纳新的时代营养,条分缕析、层层演进,在理论深度和具体研究中都大有推进,开拓了城市史研究的新历程,将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学理诠释,展现了城市史研究的“仁山智水时时新”。作者在书中具体提出了那些问题?又给了读者怎样的回答?笔者认为有三点最为鲜明突出:一、深刻阐述了2 0 世纪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谈到城市史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得不聚焦“城市史”这一概念,也就与对“城市”“城市化”的理解密不可分。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是中国城市化和城

3、市现代化开启之时,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市政建设、城126社会科学动态市管理等领域全面展开。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自民国以来近现代学者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但在总体上呈现出碎片化研究的特点。笔者认为,如果仅仅只是从研究对象将“城市史”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等相区别开来,实在是有一定的难度且没什么必要。近些年的城市史研究实践也深刻揭示了这一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城市史”最核心的要义恐怕在于“以关注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城市

4、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是一个“城市共同体”。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城市史研究者都十分重视理论建构问题。如果撇开城市化来谈近现代城市,城市史研究便失去了意义。中国的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研究受西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模式和城市发展理论影响较大。如费正清的“冲击一反应”模式、罗兹曼的“中国现代化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等三种“中国中心论”,以及柯文“传统一近现代模式”的“中国中心史观”。国内学人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多元现代性理论”,着重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现代性”以及传统城市的现代化转型等问题,还进一步提出“城市空间”“城市结构”“城市形态”“城市社区”“都市化”“逆都市化”等理论。这

5、一点在此前的城市史著作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值得欣喜的是,涂著在城市史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作者指出,广义的城市化涵盖了城市现代化的内容,其实质是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城市化需要城市现代化转型,城市现代化主要是城市功能的现代化,从而超越了以往将城市化认定为主要是量的积累和过程演进。作者认为还需要学界重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吸收,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本土化和学科构建,着眼于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释且体系严谨、系统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该著分上中下三编共10章,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全面考察了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

6、史场景。内容主要涉及到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进程、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现代化转型和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作者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国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很多,关于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的探讨,学界将之概括为“外力”和“内力”两大因素,但“具体考察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问题时,仅简单地沿用“外力”和“内力”两大因素来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因中国地域广阔、各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而还存在很多无法探讨的领域。作者点明了城市发展的动

7、力的“外力”“内力”的推动作用,这一问题学术界基本已有共识。该著的贡献在于通过客观、真实、准确地对中国在2 0 世纪前半叶各区域地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地推动力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探究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评估其发展水平。二、整体史的宏观研究视野得到充分的展现(一)注重在长时段中解释历史作者将2 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城市现代化置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对城市化发展进行了长时段的观照,进而构建了从2 0 世纪前半叶各区域的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全景式图景。在长时段和整体化研究的观照下,一批通商口岸的开辟被淡化为朦胧的背景,城市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迁被凸显出来,成为外力推动的首

8、要表现之一。近代百年中国的历史,不再是列强入侵、丧权辱国等各种条约的混乱图景,在“被动城市化”的城市社会发展逻辑的整合下,整个社会包括租界的方方面面的城市面貌,均展现出密切联系的城市化推引作用。正所谓“外力推动中国近代城市兴起,除了强制性作用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影响力”。作者独具慧眼,在许多具体问题的分析上,槟弃道德批判和感情用事,提出了让人信服的深刻见解。在他看来,“外国投资铁路带动城市化最典型的是东北,其中包括俄国投资和管理的中东铁路和日俄战争后日本投资、管理的南满铁路。”中国早期现代化受制于外力的开启和推动已有定论,而作者则进一步指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外力与内力的互动作

9、用主要表现为刺激与回应、示范与效仿。客观上推进早期现代城市化进程,有自开商埠、自强新政两件重大举措。作者指出:“总体而言,虽有济南这一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个别案例,大量自开商埠在开埠后城市人口并没有大量聚集,城市功能并无实质性改观。”从长时段的考察中,我们看出了历史发展的悖反之处:在外国列强面前,城市经济呈现出殖民性、依附性的特点;城市的面貌又因租界的开辟与示范、引领作用而受到了刺激和推动。由此不仅能看出作者摆脱了个人荣辱的狭隘立场,而是着眼于中国近代城市现代化的兴衰进退,凸显了著作的超越性价值。(二)重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的整体史眼光还表现在对人的重视。作者非常注重“知人论世”,认真考察

10、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历史际遇与个人的心灵成长。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也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今天的城市样貌绝不是空穴来风,它凝聚了国家主导与民间参与的多方合力,是数代政治家、实业家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是信仰、进而付诸实现,才促成了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点滴变化。从孙中山战略构想到张骞、卢作孚等人进行的城市化运动实践,作者从人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历史先贤的个人命运与其身处的时代及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勇敢而智慧地面对近代城市化的各种艰难困苦,让城市化进程变得丰富而真实,让我们与“遥远”的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的世界相勾连,身临其境般地洞悉了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

11、的生活图景。任何一部历史,当它不能复活它那些人物的经验的人来叙述时,就变成了“编年史”,编年史就是精神已经从其中消逝了的历史躯2023.8127体,它是历史的残骸。三、史实考证与史诗般叙述的完美结合从谋篇布局看,作者首先是以中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转型轨迹为线索,在叙述上虽以时间为轴,但却不是简单地以朝代和政权更迭为线索,而是比较全面地综合研究了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变迁情形。在2 0 世纪前半叶、整个中华大地的较大时空范畴中,用上中下三编、5 0 余万字分别讨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城市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

12、态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方法,坚持以社会事实为研究范式,以史学实证和计量研究为主要方法,展开跨学科和比较研究,该著材料扎实、内容丰富、论证严谨。整体上既提供了理论高度对全书进行了观照和阐释,又有论从史出的细致考据,再加上文采斐然的史实叙述,在这样的写作框架下,中国2 0 世纪前半叶的城市历史犹如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将城市发展的外力推引与内部回应、国家主导与民间参与、城市拉力与乡村推力等内容的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发展从乡村中走来,在历史巨浪中沉浮,又在巨变中保持着某种传统社会的情性。在叙述方式上,作者注重史料的考据与历史的体验。无论是晚清到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城市动荡中的发展,还是辩析抗日战

13、争全面爆发前沿海沿江地区对全国城市化的带动,作者抽丝剥茧,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证引导读者洞悉城市化的点点滴滴。在数据、史料和一步步论证的基础上,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城市犹如一个富有生命的有机体,它的出现、发展、转型都与时代紧密联系,进而从文明演进的高度理解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脚步。作者敏锐地指出,2 0 世纪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城市发展水平不一致,但仍然用那些区别于非常渊博的编年史、滋养及温暖人们的精神与心灵的字句,而是让读者不自觉地被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曲折历程所吸引,犹如到祖国各大城市进行了一番跨越百年的深度探寻,引领读者在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历史方面进行了一段思想深度和心灵广度前

14、所未有的美好体验。不得不说,作者以生花妙笔充分展现了2 0 世纪中国城市经历的现代化128社会科学动态转型过程:无论是近代澳门、香港、青岛、大连,“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等“被城市化”的殖民色彩,还是抗战时期陕西汉中、宝鸡、甘肃玉门、张掖及新疆伊犁等这些交通沿线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发展,将曾经孤立的区域连接成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交流网络,如战时延安,已经不再是偏居陕北黄土高原的小镇,而是全国知识分子的“革命圣地”,不仅当地商品得到了流通,工业和金融业得到发展,甚至人的观念和思想一一红星照耀中国在此地熠熠发光。作者还辨证地指出:在近代的城市转型中,不同地区发

15、展是不平衡的,沿海、沿江、铁路沿线地区等城市,比较迅速地实现了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型,而内地的许多城市如大运河沿线的一批历史名城,近代却随着漕运的衰落、海运的兴起、交通路线的改变,导致商业的萧条,城市发展相对衰落。重温各个阶段各种类型的城市发展历程,或许有助于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的今日,对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的发展才能产生一些“同情的理解”。如果说,2 0 世纪电灯的出现让“从此夜色不昏暗、男女老少都欢悦”,那么禁烟、放足等社会风俗的变迁则开启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大门。其根本动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正是城市现代化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今天,带给我们

16、幸福生活的城市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日程生活化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正在发生的一切源于历史,也在开辟城市发展的未来。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优秀结题成果,该著既是作者对2 0 世纪前半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历史真实”的独到观察,也饱含着对我们今天城市幸福生活的深切祝福。注释:涂文学主编:2 0 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2 2 年版,第3 页。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2 3 0 页。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1 6 页。作者简介:雷丽,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湖北武汉,4 3 0 0 5 6。(责任编辑刘晓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