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多重角色概念的大学校长“知情意”治校逻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4228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多重角色概念的大学校长“知情意”治校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多重角色概念的大学校长“知情意”治校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多重角色概念的大学校长“知情意”治校逻辑 张玥1,于智恒2,卢晓中3(1.南京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 1 1 1 6 6;2.河海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院,南京2 1 0 0 2 4;3.华南师范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广州5 1 0 6 3 1)【摘 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大学校长作为处于大学、政府、社会三方关系的中心人物,要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就必须面对其角色发展问题。在回溯国内外关于大学校长角色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使用多重角色概念对大学校长角色及治校进行知情意的逻辑解读,分别从事实、情感、行为层面厘清了角色领悟、角色期待、角色实践、角色冲

2、突、角色权力、角色支持、角色危机、角色认同概念间的联系,构建了中国大学校长角色与大学内外部关系的互动关系模型。强调大学校长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捍卫者、教育强国目标的驱动者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代言人,从而进一步阐释了大学校长教育家身份和职业化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关键词】大学校长;多重角色;知情意;治校【中图分类号】G 6 4 0【文章编号】1 0 0 3-8 4 1 8(2 0 2 3)0 9-0 0 5 9-0 7【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3 2 3 6/j.c n k i.j s h e.2 0 2 3.0 9.0 0 7【作者简介】张玥(1 9 8 3),女,江苏扬州人

3、,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于智恒(1 9 8 1),男,辽宁丹东人,河海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卢晓中(1 9 6 2),男,江西余干人,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大学与政府、社会的三方关系在以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模式”、克拉克克尔“现代研究型大学之用”为代表的经典教育家那里已有精辟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者潘懋元教授也曾用“大学内外部关系规律”解释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有具备“校长+专家”双重身份的学者提出将“大学校长学”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新兴学科,科学回答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应该致力于发展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发展大学”的问题1。可见,在未来高等教育承载更多强国使命的大势之下,大学如何控制好“政策-社会”因素制约下大学自身发展与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之间的边界,实现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变革,将会是大学尤其是掌舵大学发展之校长的中心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去探讨大学校长的角色发展问题,就具有极强的现实需求和理论意蕴。一、研究概述围绕大学校长角色与治校开展的国内外研究已经呈现了较为集中的主题发展趋势。我国在“晚发”的研究发展轨迹下,一方面参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大学校长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校长内生型研究成果

5、。前者如针对大学校长角色进行的群体或个体的定量23与定性4 5研究,美国教育理事会(Am e r-i c a nC o u n c i lo nE d u c a t i o n,A C E)曾先后对美国大学校长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调查。其中,也有一批经典译著对我国大学校长的角色与治校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者如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大学校长治校角色与实践开展的丰富研究67、针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研究8、针对我国具有特色的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研究9 1 0等。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研究已经在角色历史、角色理想、角色冲突、近代校长角色、中国特色的大学校长与书95高教

6、管理记定位、他国大学校长角色六个方面呈现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虽然近十年的大学校长角色研究涉及 了 角 色 定 位1 11 2、角 色 认 同1 3、角 色 冲突1 4、角色同化1 5、角色困扰1 6、理想角色1 7、角色选择1 8等,但是,当代大学校长治校研究仍然缺乏基于角色论基础上的多重角色概念整合的解读和分析。角色一词最早诞生于戏剧,但作为一种角色理论(r o l et h e o r y)最早是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同演员处于脚本中的角色与行为,突出人的角色及与之相应的行为会产生的社会影响。而心理学中的“知情意”概念从事实、价值和行为三个辩证又递进的关系

7、层次,解释了某种社会角色的采择、扮演和实践过程。从“知”的角度,关注的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主要解决“是如何”的事实问题,也就是说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多重概念需要有来自事实层面的整合解读;从“情”的角度,强调的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主要解决“应如何”的价值问题,也就是说大学校长的自我价值和他者评价应该上升为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情感归属;从“意”的角度,定义的是“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主要解决“怎么办”的行为问题,也就是说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认知和价值,应该对其治校的理念和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当然,从

8、广义来说,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情感侧重从角色发展的价值层面去认知,意志侧重从角色发展的行为层面去认知。但如果把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价值判断与概念解读割裂开来,就会跳过事实阶段,造成大学校长仅仅依据所处学科和先前经验而变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治校局面;如果把价值判断和概念解读混淆起来,就会使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价值归属失去客观依据而变为完全根据当下的输赢论成败,即所谓短视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价值判断和行为意志出现割裂,就会使大学校长角色发展仅停留在空洞的价值归属上,而缺乏行为层面的检验;如果价值判断和行为意志出现混淆,又会因为情感跳跃导致行为缺乏价值支持,甚至变为“糊涂”的

9、价值判断指导下的混乱的行为实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科研、轻教学”、大学“去行政化”、“大学校长职业化”等问题,甚至是“钱学森之问”“钱理群之忧”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从上述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知情意”逻辑中找到症结所在。虽然上述现象和问题必然是要在大学、政府与社会的三角关系中去看待,但大学校长作为三角关系的中心人物,其角色认知、情感价值和行为意志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大学校长治校和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方面。二、“知”: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概念解读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冲突、角色危机、角色认同、角色实践、角色发展、角色支持、理想角色等,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联

10、似乎还并未有清晰的解释。本研究在2 0 2 0年设计了“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关键事件访谈表”和“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相关利益者访谈表”,对国内1 9位来自“双一流”大学(含学科)或设置有研究生院的大学的校长,9 8位包括全国不同地区和省份的高校师生及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专家、学生家长、校友、媒体及出版社等社会组织人员在内的相关利益者进行了调查和访谈。除人口学基本情况外,问卷设有“大学校长角色确认表”和“关键事件描述表”。其中,“大学校长角色确认表”共有2 1题与大学校长角色相关的描述,“关键事件描述表”则是大学校长对自我角色体察,或是相关利益者在与大学校长交往中的校长角色评价的反思性描述。将上述调查

11、所得数据和文本系统分析后,对上述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整合,如图1所示。=J?7+(J?7+(图1 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内外循环大学校长角色发展分为大学内循环与社会外循环两个系统,内外循环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影响。其中,内循环主要聚焦大学组织内部,强调大学校长在任职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关注到“角色06江苏高教 2 0 2 3年第9期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的发展性角色认知,并尝试结合自己所处的任职阶段进行角色描述和角色反思,这将有助于提升大学校长治校行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调查中,我们列举了不同任职阶段的发展性角色描述供被调查的大学校长选择,发现大多数校长对职业前奏期的角色发展性描

12、述分别为:理想化、基于院校客观实际的主观思考、实践摸索;对职业稳定期的角色发展性描述分别为:明确与个性、逐步走向客观和成熟,当然一些校长出于谨慎和保守,故未选择成熟的描述;对职业离职期的角色发展性描述分别为:理性治校、顶峰体验、趋向保守。对应的高层管理风格依次为基于个人主义的创业、控制下的授权、团队式以及抨击行政机构。可见,不同任职阶段的校长治校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管理风格。如果校长不能立足于院校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自己担任校长所处的不同任职阶段实际,就有可能在大学治理中难以言治(治校)、最多以理(管理),且这种管理还容易陷入主观盲目之中,难以形成关注未来、引起变化、情感认同、文化塑造的大学

13、校长领导力。当然,大学校长的角色认知并不是一个闭环的自我活动,而是既立足自我发展又需要多方参与的开放性发展系统。大学校长在不断的角色期待、领悟和实践中,必然会在某些时空境遇下使用自觉或不自觉的角色权力,也有可能产生性质多变的角色冲突。调查中列举的合法权力、报酬权力、强制权力、专家权力、关系权力等角色权力,既有大学校长普遍认为比较缺乏的惩罚或建议惩罚他人的强制权力,又有社会期待大学校长具备的专家权力和关系权力(如人格魅力等),那么这种角色权力的使用不仅与大学校长角色认知密切相关,也将对走向角色发展外循环的方向产生直接影响。与此同时,角色冲突既有可能源于大学校长的角色内生,也可能根植于大学环境,还

14、可能源自外部环境压力,因而这种角色冲突及其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角色冲突必然是大学校长角色发展内外部循环中重要的中介反应,因为角色的持续冲突极可能引发大学校长的角色危机。因此,一方面,对大学校长角色权力的赋予,尤其是强制权力、合法权力、报酬权力等职务性权力的扩大,应该成为现代大学治理中急迫解决的问题。大学校长在较为自主的办学氛围中,将角色认知与角色权力相结合,会有效促进大学校长角色认同与大学治理效能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角色支持包括校长职务的相关培训和支持计划、较长时间的任职经历和经验积累、个人在学术与行政之间的平衡能力、内在驱动力、下属的认可和追随程度、师生的认同和期待等,这些因

15、素指向大学校长任职期限、大学校长遴选培训、大学校长角色自知三大方面。如果校长治校过程中遭遇到角色冲突,在上述因素的支持帮助下,也能较好地化解冲突,甚至是重新走向角色认同。三、“情”: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价值归属上述多重概念解读是对大学校长角色发展逻辑“是如何”的阐释,如何在事实依据基础上探究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价值归属和情感走向,就是“应如何”的问题,这同样需要来自大学校长自身和相关利益者的双方评价。表1汇总了前期调查中涉及情感价值层面的内容,包括大学校长的角色危机、角色认同、角色权力、角色支持和理想角色的相关选择和描述。表1 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情感与价值认知描述)?75/M50)5A55?0B5

16、?775?7=P?7F2?7J5+,DJK+544O/2=K+=6*+/+EK/O如表1所示,关于理想角色的选择中,教育家、领导者、管理者角色成为大学校长相关利益者的前三位选择,选择差异主要集中在协调者、服务者和筹资者三种角色的选择倾向上,自评选择的第四、第五分别是协调者和筹资者,他评选择的第四、第五分别是管理者和服务者。可以认为,大学校长对协调者、筹资者角色更为认同,而相关利益者认为服务者角色更加重要。在角色危机中,大学校长和相关利益者的选择趋于一致,认为大学校长的角色危机更可能来自大学内外部,其次是大学外部,来自大学内部的16高教管理可能性最小,这也印证了图1中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内外部循环

17、关系。在角色认同中,大学校长的期待选择依次是人格魅力、情感认同、行政权力和学术地位,相关利益者的选择依次是人格魅力、行政权力、学术地位和情感认同,可见大学校长期待的情感性角色认同与社会实然选择中的行政性角色认同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角色认知和评价差距,但基于大学校长个体性的人格魅力属性成为内外部一致的认同来源。在角色权力中,调查中大学校长对强制权力表现出强烈需求,之后是关系权力和合法权力,专家权力和报酬权力靠后;相关利益者首选为关系权力,之后依次为专家权力、强制权力、合法权力和报酬权力。可见,在角色权力选择上,二者的区别在于大学校长强制权力和关系权力的评价。在角色支持中,多数大学校长认为个体的内在

18、驱动力最重要,之后依次是师生的认同和期待程度、较长时间的任职经历和经验积累、校长职务的相关培训和支持计划、下属的认可和追随程度、个人在学术与行政之间的平衡能力;相关利益者的选择依次为内在驱动力、师生的认同和期待程度、校长职务的相关培训和支持计划、个人在学术与行政之间的平衡能力、较长时间的任职经历和经验积累、下属的认可和追随程度。上述数据再次突出了校长个人品质以及能够引起的师生认同成为内外部评价中的首要选择,校长对经验和培训的需求更为明确,相关利益者则认为校长个人能力所能形成的个体支持更为重要。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内外部评价中,相较于师生的认同,对来自行政属性的下属追随的重要性认知都偏低。?7?7

19、?7/?7?7图2 大学校长角色转化关系图2是在表1的数据和图1的宏观关系基础上,针对大学校长角色转化构建的价值逻辑分析框架。如上所述,当自我和他者对大学校长的理想角色产生分歧时,势必容易引发大学校长自身的角色冲突。也许某些角色冲突可以通过大学校长角色的“期待-领悟-实践”内循环得以化解,但遗传与环境决定了多数的角色冲突不会仅仅生发于大学校长自身或者大学环境内部。那么,大学、政府和社会赋予大学校长的角色权力,以及政府和外部环境能够提供的角色支持,将成为大学校长角色冲突最终是回顾角色认同、还是走向角色危机的关键因素。角色危机或角色认同的本质主要涉及行政、学术、人格、情感四个维度。行政维度主要指向

20、大学校长职业性的危机或认同;学术维度指大学校长作为科学家、专家的学术身份及相应可能产生的危机或认同;人格维度指的是大学校长个体所具备的个性化、特色化的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危机或认同;情感维度指的是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组织引领者所代表和传承的文化性要素,及相应可能带来的危机和认同。根据角色理论和前期研究,我们认为,来自行政和学术的角色冲突有可能引发大学校长主体性的角色危机,大学校长较难在职业和学科之间游刃有余,甚至会顾此失彼;且仅仅基于行政角色的权力难以获得较好的社会认同,调查中的相关利益者对大学校长的身份认同相较于行政因素,更多的是来自学术身份因素;而来自人格、情感的因素,在调查中成为大学校长和相关

21、利益者高度认同的共性选择。大学校长自评中,人格魅力、文化情感是其期待最高的角色认同和支持来源;相关利益者他评中,对大学校长角色认同的最高期待也是来自人格、情感维度的肯定和评价。四、“意”: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行为走向从“是如何”到“应如何”,大学校长多重角色发展已经从治校事实认知走向了情感价值追求,接下来的行为意志可以视为对大学校长治校事实、经验、情感的综合检验,是大学校长将多重角色概念运用于治校实际、并将主体性且特色化的具身治校感受上升为大学治理理论的重要过程。因此,“怎么办”不仅指向当代大学校长治校中的角色实现,也同样指向以大学校长为中心的“大学26江苏高教 2 0 2 3年第9期-政府-社

22、会”三角协调关系如何衍生符合时代所需、教育所需、政治所需的新型互动模式。1 9 7 9年苏步青等大学校长和书记共同在 人民日报 发文呼吁“给高等学 校 一 点 自 主 权”。1 9 8 5年出台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正式提出要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渐渐呈现互动的状态。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颁布以来,高等学校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学生招生就业、教师评聘奖惩、内部机构调整、处级以下干部任用、研究和服务开展、经费筹措使用、资源配置使用等方面,已经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但是,考虑到国家大学发展的历史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治理结构

23、的性质和特点等,目前在我国府学关系的基础是行政性,政府在府学关系运行中起主导作用1 9。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亟需教育优先,因此政府的教育干预和教育嵌入便具有丰富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政府已经无法主导如此庞大规模和量级的高等教育的具体事务,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声便是大学与政府、学术与行政的一次典型博弈。站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档口,我们更加有必要去重新审视大学与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大学校长作为大学法律意义上的代表、行政意义上的中心,他的角色选择与治校行为将会是构建新型三方关系的重要支点。图3将大学校长置于大学、政府、社会三角关系中心,

24、梳理大学校长新的权利、义务和责任。.J 图3 我国大学校长与大学内外部关系互动模型首先,就大学而言,大学校长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捍卫者,也就是校长治理大学、大学规约校长。如果从校长遴选开始,就能考虑到人选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理念和经验,那么之后的校长治校和角色实践就可以在螺旋上升中调整和发展,从源头上控制角色冲突、角色危机的发生。因此,不少研究对“大学校长遴选”进行着持续的研究,美国教育理事会的官方数据表明,具有教育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学术背景的学术精英成为美国大学校长最主要的身份来源2 0。2 0 1 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大学校长获得的最后学位类别排序中第一位的是教育或高等教育,占调

25、查对象总数的4 1.1 0%2 1。我国1 9 2 0-1 9 4 9年间的7 6所高等院校共计有2 6 6人(3 3 0人次)担任校长,其中教育学科出身的大学校长人数最多(5 6人,7 3人次),即便从当中排除师范类大学的校长人数,在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的独立学院任职校长的,仍然是教育学科出身的校长人数最多(3 5人,4 6人次)2 2。教育家身份引入现代大学治理,就是要面对大学校长职业化问题。大学校长职业化可以促进教育家角色发展,而定位于教育家身份则必然要求大学校长将全部精力投入大学治理。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已经为我国提供了可参考的成功经验,回看美国历史上的著名大学校

26、长,在登上校长之位后几乎不约而同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大学治理中,成就了美国的诸多名校。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不论是艾略特、科南特,还是洛厄尔、普西和博克,他们在成为校长之后基本都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科学或人文事业,今天人们对他们的熟悉或缅怀并非由于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是他们作为哈佛校长曾经付出的努力和诉诸的改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学校长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关键人物2 3,他们在专家和校长的双重角色身份中难以兼顾、顾此失彼的弊端已然呈现。有学者通过调查指出中国大学校长集多元角色于一身,面临着多元角色的冲突,角色扮演与角色期待相距甚远2 4。虽然我国大学早

27、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理工科院校和学科占据绝对的比例,之后又因为经济发展之36高教管理需而造就目前高校中仍是经济效应比较明显的理工医学类占最大的比例,但在新时代、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我国高校势必要正视人文社科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与此相关的大学校长角色发展和学科来源问题。逐步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校长群体,增加以教育学科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背景的大学校长比例,将会是缓解这一问题的积极举措。其次,就政府而言,大学校长应该成为教育强国目标的驱动者,即校长服务于国家,政府放权于校长。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已有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在这规

28、模扩张与内涵建设并举、世界范式与中国特色并重的建设进程中,现代大学治理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创新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持和应有之义。换句话说,中国大学强有特色的发展范式,依靠的是全社会与高等教育整体性的互动发展,而处于这一互动关系的角色中心的人物,必然是大学校长。以一所大学的微观发展脉络为依照,是否协同于国家各阶段发展之所需,是否串联起服务国家各阶段发展之所想,是否印证着国家各阶段发展之所得,是否引领国家各阶段发展之前路,不仅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造福民族的功能体现,也能客观反映出一校之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当前我国大学校长面临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走向,既需要立足我国基本国

29、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在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下,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根本质量和整体质量,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又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引领解决“卡脖子”问题,全力打造高等教育的中国范式。如何将这些系统目标糅合在大学育人、科研、服务和文化方面的具体行为实践中,既考验当代大学校长的家国使命感、教育责任感、学术敬畏感,更考验其作为大学这一松散学术组织运行管理负责人的角色发展与实践能力。考虑到高等教育越来越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使命,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前提是大学按照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来发展。政府进一步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赋予大学完整的自主性是必要的。如

30、关于大学校长的任职期限和职责评价,有没有可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在分身乏术的状态下,一些大学校长因精力有限无法更好地践行教育家的使命,一些大学校长因缺乏有效的内外部支持而延长了职业适应期和磨合期,一些大学校长因年限问题而难以将更好的理念和经验继续付诸实践,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自主可以促进大学服务。但这种自主不是脱离政治的自主,反而应该是追求政治认同的自主,是在价值层面寻求政府政治论与大学认识论的中和、在契约层面将政府的附属需求与大学的平等要求相调和,从而在权力层面实现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共赢2 5。是选择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道路,还是在现行的制度体系下略有调整、渐进式地改革,抑或是

31、出台相应制度完善大学校长的职责要求,还需要在政府、社会、大学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多方参与下,形成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制度方案。最后,就社会而言,大学校长应该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代言人,即校长通过引领大学参与社会发展,而社会将大学作为子系统赋予其更有效的合作空间。我们在谈论大学的第三职能时,通常将社会服务视为权威概念,但实际上,自2 0世纪9 0年代以来,强调包括所有公民社会在内的多元主体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双向交流与合作来推动参与的价值取向2 6,已经成为描述大学与社会关系新的诠释。因此“参与”相较于服务,更加符合系统论下大学与社会的结构耦合关系。在这一诠释下,大学的自我指涉使大学拥有应对

32、复杂环境的能力,如同马图拉纳和瓦列拉“自创生”理论2 7中用细胞来解释生命有机体的概念一样,大学的这层细胞膜可以吸收有利因素如物质、文化、符号等社会资本,同时过滤工具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不利因素,从而保持大学开放与封闭的动态边界,一方面贴近社会,一方面又保持理想。有学者将之总结为“基于封闭的开放”2 8。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对社会的放权,社会和政府的关系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深的调整和重塑,至今政府和社会逐渐形成了趋于一体的统合,而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复杂关系始终成为牵引我国大学发46江苏高教 2 0 2 3年第9期展的根本问题。考虑到我国政府力量相较于社会力

33、量过于强大的历史现实,需要积极厘清政府、社会与大学三者之间的权力边界和限度。大学作为一个“小社会”,有时承载了本该“大社会”来共同分担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维综合的责任和使命,这时候大学与社会的边界就是模糊的。那么就要给大学“减负”,除去大学额外的功能承载,将大学职能回归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学术共同体使命。而有时社会的组织程度过低导致很多事务须经由国家权力干预才能完成,一方面分散了国家力量,弱化了社会自治力,另一方面也导致大学处于其中难以分辨其与政府、社会关系的应然实然。实际上不论是政府强-社会弱、政府弱-社会强,还是政府弱-社会弱,都是基于政府与社会二者对立的关系判断,而在未来可预见的

34、时间内,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似乎更加呈现出基于合作主义精神之“强国家-强社会”的逻辑走向2 9。在这一逻辑下,大学校长如何保护和运用好大学的“细胞膜”,既领导大学走向社会,参与到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并提供符合大学学术规律的服务;又引领大学走向理想,在与社会的互动交换中保持学术的初心,维护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学术共同体使命?为此,我们不得不回归到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身份和职业化道路上来。反过来,恰恰只有遵循大学校长角色发展的这一道路,才能形成“校长-大学-社会”的辐射效应和“社会-大学-校长”的支持机制。【参考文献】1 孟东方.大学校长学: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下的新学科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35、,2 0 2 2,5(0 3):9 3-1 0 5.2K e r rC,G a d e M.T h e M a n yL i v e so fA c a d e m i cP r e s i d e n t s:T i m e,P l a c ea n dC h a r a c t e rM.W a s h i n g t o nD.C:A s s o c i a-t i o no fG o v e r n i n gB o a r do f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C o l l e g e s,1 9 8 6.3J a m e sL.F i s h e r,J

36、 a m e sV.K o c h.T h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C o l l e g eP r e s i d e n tM.W e s t-p o r t:Am e r i c aC o u n c i l o nE d u c a t i o na n dP r e g g e r sP u b l i s h e r s,2 0 0 4.4K e z a r,A d r i a n n a.T h eR e s e a r c h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i d e n c yi nt h eL a t e2 0 t

37、hC e n t u r y:AL i f eC y c l e/C a s eH i s t o r yA p p r o a c hJ.T h eJ o u r n a l 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2 0 0 7,7 8(0 1):1 1 9-1 2 1.5 许美德.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8.6 章开沅.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 0 0 4.7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1 2.8 王运来,张玥,等.战时高校内迁与教育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8、,2 0 2 2.9 1 5 毛建青.我国公立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的角色同化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 0 1 7(0 9):4 7-5 1.1 0 林挺进,储妍.我国大学校长与书记角色差异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 0 1 1,9(0 3):3 8-4 3.1 1 缪文卿.大学校长在大学协同治理中的角色定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1 9(0 3):1-8.1 2 毛建青.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 0 1 6,1 0(0 6):1 7-2 0.1 3 张玥,卢晓中.主体间性视角下我国大学校长角色的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J.江苏高教,2

39、 0 2 0(0 7):1 0-1 5.1 4 孙家明,廖益,赵三银.大学校长的角色冲突与角色定位:管理者还是领导者 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J.领导科学,2 0 1 9(1 6):1 0 9-1 1 2.1 6 吴康宁.角色困扰: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原因J.探索与争鸣,2 0 1 5(0 7):5 1-5 3.1 7 陈燃进.现代大学校长的现实困境与理想角色探究J.高教探索,2 0 1 5(0 5):2 6-2 9.1 8 2 3 宣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中国特色”与大学校长的角色选择J.探索与争鸣,2 0 1 3(0 6):1 0-1 1.1 9 胡建华.大学外部 治理中的府学关 系J.

40、高等教育研究,2 0 2 2,4 3(0 5):1 9-2 5.2 0 郭俊,马万华.美国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实证研究 基于履历背景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 0 1 3,3 5(0 1):1 7-2 1.2 1 姜朝晖,黄凌梅,巫云燕.谁在做美国大学校长 基于 美国大学校长报告2 0 1 7 的分析J.教育研究,2 0 1 8,3 9(1 0):1 2 1-1 2 9.2 2 黄国庭.民国时期教育学者出任大学校长考论(1 9 2 0-1 9 4 9)J.教育学报,2 0 0 9,5(0 3):1 1 0-1 2 0.2 4 毛建青.当前 我 国 大 学 校 长 多 元 角 色 及 其 冲 突

41、的 实 证 分析 基于“2 1 1工程”大学的调查J.学术论坛,2 0 1 4,3 7(0 9):1 5 6-1 6 1.2 5 杨婕.价值、权力、契约:政府与大学关系张力研究J.江苏高教,2 0 1 8,2 0 6(0 4):1 1-1 6.2 6 李瑞琳,H a m i s hC o a t e s.从服务到参与:大学与社会关系概念的升级与重构J.高教探索,2 0 2 1,2 2 3(1 1):1 3-1 8.2 7(智)F.瓦雷拉,(加)E.汤普森,(美)E.罗施.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M.李恒威,李恒熙,王球,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1 0.2 8 肖文明.观察现代性

42、: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新视野J.社会学研究,2 0 0 8(0 5):5 7-8 0.2 9 蒋达勇.现代大学治理:政府、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厘定与重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0 1 6,2 1 9(0 3):6 0-6 4.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2 0 2 3年度一般项目“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构建”;南京医科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双一流”建设科研创新项目。(下转第1 0 3页)56高教管理T h eE m e rge n c eo f Q i ngJ i a o:AS t u dyo fT i m eA n x i e tya

43、 m o ngY o u ngU n i v e r s i tyT e a c h e r sL iY u q i a nA b s t r a c t:Ac ommo np r o b l emo f t i mea n x i e t yh a seme r g e damo n gy o u n gu n i v e r s i t yt e a c h e r s i nt h ee r ao fc omp e t i t i v e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T h es o c i a l t i met y p o l o g yp r o v i d

44、e sas t r u c t u r a l f r ameo f r e f e r e n c ef o re x p l a i n i n gt h eme c h a n i s m st h a tg e n e r a t et i mea n x i e t yamo n gy o u n gu n i v e r s i t yt e a c h e r si nt h ec u r r e n ta c a d em i cc o n t e x t.B a s e do nt h i s t h e o r e t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45、e,t h i s s t u d yf o u n dt h a t t h ep e r v a s i v er a c ec u l t u r e,g u i d e db yt h emo d e r ns o c i a la c c e l e r a t i o nd i s c o u r s ea n dt h ea c c e l e r a t i o ns u p p o r tp r o v i d e db y mo d e r ni n f o r m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sc o n t i n u o u s l y

46、d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t i meo r d e ro fa c a d em i cc a r e e r s i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r e s u l t i n gi nt h en e v e r-e n d i n g b u s ya n d a c c e l e r a t e d a c a d em i c c a r e e re x p e r i e n c eo fy o u n gu n i v e r s i t yt e a c h e r s

47、.T h et a n g i b l et i men o d e sb r i n gc o u n t d o w np r e s s u r e,a n dt h ei n v i s i b l eg o a l-o r i e n t e dt i mev i e we x e r t s r e f l e c t i v e t i med i s c i p l i n ep o w e r.T h ec omp e t i t i o n l o g i cc a u s e sac r i s i so f t r u s t,b u t t h ec o n s t

48、a n ta t-t e n t i o na n ds e c r e tc omp a r i s o nd r i v e nb ys y n c h r o n o u sp r e f e r e n c eg i v er i s et ot h eg r o u pl o n e l i n e s so fy o u n gu n i v e r s i t yt e a c h e r s.T h eu n f u l f i l l e dt i me e x p e c t a t i o n a n dl o w s e n s e o fe f f i c a c y

49、 ma k ey o u n g u n i v e r s i t yt e a c h e r ss e emt oh a v eas u r p l u so ft i meb u ti nf a c tag r e a tl a c ko ff r e e d om.T h ef o u r f o l ds t r u c t u r e dd e-ma n d so f t i mea r es y n c h r o n i z e du n d e r t h es e l f-r e g u l a t i o no fy o u n gt e a c h e r s i n

50、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w h i c hb r i n g s t h em as e n s eo ft i mel o s sa n dt i mef am i n ei nt h ew o r ka n dd a i l yl i f ea n dg i v e sb i r t ht ot h eg r o u po f y o u t ha n x i e t y i n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K eyw o r d s:y o u n gu n i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