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77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28卷第3期机动车管理,如前后排安全带的监管;加强非机动车的管理,提高头盔使用率,建议一车一盔,特别是共享单车。三是医疗机构应开设创伤绿色通道,为患者生命抢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四是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通过采取多渠道宣传教育方式,来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和交通防范知识。参考文献1 张亚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2018 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 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02):100.2 邓光辉,蒋源,邱志雄,等.韶关市120优先调度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03):234.3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 一季度新注册登记

2、新能源汽车同比增加 138.20%J.道路交通管理,2022(05):5.4 易子娟.医疗优先调度系统(MPDS)使用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思考 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07):138.5 现代交通医学 出版 J.中华创伤杂志,2011(05):450.6 李晓丹,郑康,马青变.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研究进展们.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41(2):107.7 周海斌,张梅光,王建岗,等.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对急救交通/运输事故类型分析与探讨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34(03):350.(修回日期:2023年05月20日)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

3、XZYZ20210440)作者单位:1.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30007);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信作者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邓春红1陶品月1*廖意芬1覃莹莹2黄翠青3周冬娜1李发娟1摘要目的:研究广西地区某3所三甲医院收治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毒蛇咬伤的防治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于广西地区某3所三甲医院就诊的255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不同就诊时间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255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女构成比为2.1 1,50-5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32.2%,农民占患者总人

4、数的83.5%;不明毒蛇咬伤占比较高,总共为92例(36.1%),已知毒蛇咬伤主要为眼镜蛇85例(33.3%),其次为竹叶青蛇32例(12.6%);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及疗效随着就诊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均P0.05),随着就诊时间延长,中、重度患者数量增多,住院时间更长,且疗效较差的患者也增多。结论:毒蛇咬伤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及疗效与就诊时间密切相关,咬伤后应立即至蛇伤救治中心就诊,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可避免加重病情,改善预后。关键词毒蛇咬伤;临床特征;防治;延续护理DOI:10.3969/j.issn.1671301X.2022.03.013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临床表现多样

5、,发病速度快,致残率高,给人们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我国蛇伤发病率约0.3%,有些高发地区达3.3%,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超过10万2。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山地、丘陵众多,植被茂盛,夏秋季节雨水丰富,适宜蛇类生长繁殖,广西地区农业生产人口众多,毒蛇咬伤事件频发。目前国内针对多所医院联合收集毒蛇咬伤临床资料的研究少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广西地区某3所三甲医院就诊的255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该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及护理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广西地区某 3 所蛇伤救治中心医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

6、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符合 2018 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3中毒蛇咬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为相关病历资料缺失或描述不清者。1.2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调查表 进行资料收集。该调查表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合并其他疾病等;第二部分为疾病相关资料,包括毒蛇种类、就诊时间、咬伤部位、院前处理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根据“蛇伤严重度评分量表”3对患者首次病历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进行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分型为轻度 0-3 分,243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28卷第3期中度4-7分

7、,重度8-20分。(2)资料收集先由1名研究者使用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调查表 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由另1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对资料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纠正。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构成比、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组间比较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6-12 h12-24 h24 h院前处理是否例数(百分比,%)227(89.0)10(3.9)7(2.7)6(2.4)5(2.0)159(62.4)48(18.8)35(13.7)1

8、3(5.1)84(32.9)171(67.1)图1各个月份毒蛇咬伤例数汇总(n=255)12月11月10月9月8月7月6月5月5月1月2月3月4月50454035302520151050例数月份表3咬伤就诊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关系 n(%)就诊时间(h)66-1212-2424合计P例数159483513255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24(78.0)33(68.8)20(57.2)1(7.7)178(69.8)0.05中度35(22.0)15(31.2)13(37.1)9(69.2)72(28.2)重度002(5.7)3(23.1)5(2.0)治疗效果治愈5(3.1)1(2.1)1

9、(2.9)07(2.7)0.05好转154(96.9)46(95.8)32(91.4)8(61.5)240(94.1)未愈01(2.1)2(5.7)5(38.5)8(3.2)住院时间(d)中位数(四分位数)1.88(0.67,3.50)2.58(1.46,3.58)2.75(0.96,3.92)3.75(1.54,6.71)2.29(0.96,3.63)6-12 h组的轻度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78.0%和68.8%,而12-24 h和24 h组的轻度患者比例分别为57.2%和7.7%。由此可知,随着就诊时间延长,轻度患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中、重度患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就诊时间长短与蛇伤严重程度

10、有密切关系,就诊时间越短,蛇伤严重程度越轻,反之则越严重5。因此,毒蛇咬伤后急救意识要强,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防止病情加重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危及生命。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时间3 天的患者比例达78.9%。研究6显示,毒蛇咬伤伤肢疼痛肿胀一般需要2周-2个月才能消退。本研究中94.1%的患者在病情好转时,就出院回家,伤肢肿胀、伤口未痊愈,病情未完全稳定,出院后存在安全风险。但多数患者住在农村偏远山区,未定期复诊,不重视病情的自我管理或是过度相信草药,造成伤口感染、肢体坏死、病程迁延等,从而导致再入院。延续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建议医护人员对毒蛇咬伤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7,满足

11、患者居家康复的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做好宣传教育,咬伤后应立即就医,尽早综合治疗,有助于避免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此外,针对毒蛇咬伤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对其进行延续护理也非常必要。参考文献1 Young GM,Seung HH,Yoon SJ,et al.Gaboon viperenvenomation:An unexpected injury by nonindigenoussnake in South Korea J.Turkish Journal of EmergencyMedicine,2018,18(2):

12、163.2 林起庆,宋丽,王威,等.蛇伤防治三级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 J.蛇志,2020,32(04):397.3 王威,赖荣德.2018 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2):1315.4 杨展正,张作鹏,岑青燕,等.2010-2019 年广州及周边地区毒蛇伤流行病学分析 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01):29.5 黄明伟,李秀花,孔来法,等.毒蛇咬伤治疗进展 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1(05):301.6 杨匡,何杨俊,杨树青.重庆地区 1167 例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J.创伤外科杂志,2021,23(07):539.7

13、邢静静,范明娜,徐芬,等.毒蛇咬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上海护理,2022,22(05):1.(修回日期:2023年05月21日)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1.呼吸三科2.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微生物NGS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蒋静1王春燕2陈静静2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微生物宏基因检测(NGS)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初始治疗方法相同,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检测病原菌,观察组采用宏基因检测病原菌,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病死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微生物NGS检测可提高检测准确率,对治疗有指导作用,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重症肺炎;宏基因检测;病原学微生物;病原菌分布;预后DOI:10.3969/j.issn.1671301X.2022.03.014 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