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30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普吉莉摘要:计算机技术在我国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方式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实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为学校三教改革提供可行性的应用策略。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策略一、前言在当今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

2、改革正在逐步向前推进。信息化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利用相关教学手段、教材等,融入计算机技术,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全面的学生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方式,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高效、人性化、创新的信息化教学,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将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应用情况及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制定优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以及改革的意义(一)教学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

3、校逐渐将信息化教学融入教学过程中。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信息化教学应用不均衡,有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应用广泛,而有些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设备和基础设施,在计算机硬件、网络带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效果2。二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应用能力需要提高,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并不熟悉,不懂得如何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方面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三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老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还存在抵触情绪,难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四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4、,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难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五是学生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增加教学资源投入、116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下功夫,逐步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广泛应用。(二)改革的意义1.适应时代需求。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能够适应时代变化,满足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同时信息化教学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2.

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技术技能,还能够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3。信息化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3.促进教学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更加生动形象、灵活多变,使教学过程更加有趣、吸引学生,丰富整个课堂的趣味性。其次信息化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有助于推进学校三教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长效的教育保障,

6、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育质量。5.推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求,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适应产业需求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可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总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是推进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三、计算机技术

7、应用于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职院校中,很多课程都涉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媒体、动漫设计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因此,在高职院校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4。例如:在多媒体课件“网络营销”的教学中,可以利用 Photoshop 软件进行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企业的广告图片制作成一个 PPT 课件,然后在课件中插入视频、音乐等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8、计算机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类型,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动画等技术制作精美、生动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受到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各种互动型教学活动,如游戏、答题、模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课堂: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远程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教育资源,自主学习和交流,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兴趣;虚拟实验室:建立虚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既保证了安全性,又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

9、更加精准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需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把计算机应用于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能助推数智时代的教学转型、针对性地数据分析,打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一对一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随地进行指导,提升教育质量。四、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微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微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5。微课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视频为载体,通过观看

10、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一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视频的录制,为学生制作微课。比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安全相关知识。例如,在讲到网络安全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设置情境、扮演角色等方式让学生对网络安全有更好的了解。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黑客”之间的较量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网络安全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117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通过播放视频、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黑客”在入侵学校的计算机系统时会做什么?他会不会使用网络病毒?如果学校出现了安全漏洞,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需

11、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安全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网络技术基础这一课程时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 PPT 向学生展示一些网络安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防火墙吗?”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防火墙的设置,再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内容加深对防火墙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根据微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和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网络技术基础这一课程时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实

12、例:“大家都知道电脑病毒是非常可怕的,那么电脑病毒是如何进入我们电脑系统的呢?”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防火墙在电脑系统中起到了保护计算机安全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授案例和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枯燥、深奥的计算机技术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由于没有和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

13、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6。首先,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进行讲解,由于教师需要板书讲解大量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导致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因此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课本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视频。例如:在学习“网页设计”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网页设计

14、图片、视频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计算机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7。例如:在学习 计算机网络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互联网、局域网等内容。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数据库的特点与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总之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

15、了解到课程知识与技能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8。例如,在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软件模拟、制作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虚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实践操作。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大赛、计算机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经验、展示自己。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

16、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进行教学,保证实践活动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七、改革考核评价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职院校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考核结果作为学习成绩的唯一依据,学生只在考试的时候才集中精力去学习,而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不会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监督,导致很多学生不重视学习、有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9。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考核内容上进行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笔试为主,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

17、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参与式评价方法的118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用。在平时学习中采用过程性评价方法时,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以此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参与式评价方法则是通过让学生到网络平台上回答问题、完成任务等方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考核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教师在考核中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因此,在多元化考核标准中不仅要包括学生平时表现、团队合作、实践操作等方面,还可以增加期末考核评价成绩所占比重,让成绩更具有可比性。另外,信息化教学要

18、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制度和命题方式等。最后要科学地设置课程成绩构成比例。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比较大。在平时考核中可以让学生进行项目实践操作或者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等来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评价,期末考核时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来对自己进行学习成果评价10。这样能够使教师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采用信息化教学策略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9、,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和进步。因此在今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力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八、结语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日常

20、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 王新丽.“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4):223-226.2 冯丽.计算机硬件教学的系统性与实践性 J.现代职业教育,2023(6):129-132.3 曹岩,陆斌,邱磊.“生物技术药物”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1):134-137.4 陈晓勇,李

21、雪梅,曹洪战,等.动物遗传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科教结合、专思融合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J.黑龙江动物繁殖,2023,31(01):65-69.5 李银璧.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路径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4):71-73.6 谷晓龙.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绿色生态设计观的培养 J.青春岁月,2015(09):162.7 赵军.“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新教育,2023(2):63-65.8 卫静静,刘艳萍,王云凤等.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建设产业学院的思考(1)以三亚学院智慧物流产业学院为例 J.现代职业教育,2023,326(04):81-84.9 杨兆贵.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J.才智,2022(06):122-125.10 刘兴平.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研究 J.科学咨询,2022(4):151-153.作者单位: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119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