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583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新Teachers Today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考蓝颖【摘要】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本文将从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内容结构、单元教学目标、主题单元探究活动和单元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形成要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来实现。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和呈现方式进行了整合,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改变了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标准、教学

2、内容和学生学情等方面进行整合,以单元为单位展开教学,重视知识的内在本质联系,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一、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内容结构教材内容是实施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单元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让单元教材内容呈现系统化、结构化的特点。整合单元教材内容时,要研究该单元中课时内容的有序相关性,不仅要关注课时之间知识技能的联系,更要关注教材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体现,避免课时内容的碎片化、无序化。同时,研究不同学段相关教材内容的先后联系、发展脉络,并针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等,突显数学知识的本质特

3、征和内在联系。以人教版五上“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问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运用转化思想探究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建立图形面积的数学模型是这个单元的主线。探究方法的迁移也是这个单元主要学习方向,如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究方法运用于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探究中。同时,笔者对已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探析,与本单元相关的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这些已学过的知识经验与活动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为这个单元的探究做了铺垫。另外,在后续与本单元相关的教材

4、内容有“圆的面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特别是圆的面积探究,从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延续了转化思想,探究方法也与本单元的方法类似。平面图形的面积测量从特殊到一般再回到特殊,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教材内容的呈现保持着探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在本单元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第一次运用转化思想通过“等积变形”完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活动,也为之后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活动中运用转化思想积累了活动经验。“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两节探究课都是对转化思想运用的巩固与发展。“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对本单元所

5、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转化思想的延伸发展。二、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要体现整体性、阶段性、发展性与可操作性。当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内容结构之后,从大范围、大角度制订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本单元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实施于探究活动中,从而落实核心素养。以人教版五上“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围绕着“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1)经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64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培养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量感、几何直观

6、、推理意识。(2)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究到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迁移,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探究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数学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用面积公式计算规则图形、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5)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三、创设核心素养导向的主题单元探究活动主题单元探究活动是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及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核心素养是否落实,都必须在具体的探究

7、活动中实现。(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数学课程的探究活动与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紧密相关,学生的“四基”也会在解决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问题情境要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要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要为核心素养服务。问题的创设要由浅入深、从近及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则,具有科学性。问题情境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并转化为核心问题进行研究。(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创设核心素养导向的主题单元探究活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探究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学会学习方法的迁移。在探究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

8、困惑,积极听取同伴的意见,学会总结与反思。以“多边形的面积”的单元学习为例,围绕着“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主题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应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和关键课,从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块花坛的面积大小导入,已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促使学生产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需求。先让学生运用数格子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明确了每个面积都是由若干个单元面积累积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和几何直观。再由数格子的局限性这个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出面积,渗透了转化思想。“三角形的面积”是转化思想的运用与发展。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时

9、,学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转化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质疑反思,明确转化的本质相同,都是等积变形。“梯形的面积”在前两节探究课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具有了独立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能力,并与同伴分享探究成果,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究过程和结论,进一步加深了转化思想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也是这节课的亮点,举一反三,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时出现多种转化方法,在梯形的面积探究中都有出现,说明了学生已经有了自主迁移的意识。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通过动态演示梯形的上下底长度变化,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内在联系,提出“能不能用梯形面积公式来求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反向建立知识体系,突显数学知识的本质

10、,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再将梯形的面积公式拓展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把几何知识与代数知识无痕融合,渗透了几何直观。四、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教学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教学评价,要坚持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体现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等方面。单元教学评价,要坚持评价维度的多元化,恰当地评价学生单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本单元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单元教学评价,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同伴、学生个体等。(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金城小学责任编辑:宋晓颖)Teaching Research教学探研/课程与教学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