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教育科学文摘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 期多重目标下的中考改革困境与制度构想鲍传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 0 0 8 7 5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 0 2 2 年第4 期,约1 2 0 0 0 字多重目标下的中考改革困境中考改革先后经历了“两考合一”试点阶段、全面实施阶段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探索阶段。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改革预期越来越高,目标指向越来越具体,卷人主体越来越多元。中考改革的目标合了政治、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需求,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多重目标系统。这些目标深刻地反映了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考试改革的期待,但也增加了这项改革的难度,使
2、其陷人由更多冲突所带来的困境之中。1.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2005年以来,中考改革的价值取向逐渐从竞争性选拔考试转变为学业水平检测兼顾高中人学需要,“全学全考”“综合素养”成为新中考的基本要求。但是从工具层面来看,如何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进行比较,就成为中考改革的一大难题。毕竞,个人的成长不是完全可测量的过程,而是饱经磨炼、与众不同的发展结果,其成果既无法依据外在尺度加以测量,也无法同他人的成就直接比较。2.规范性与自主性的冲突2014年以来,中考改革确定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原则,在全国很多地方,高中招生都废除了“一考定终身”的做法,采取了特长招生、指标分配到校等方式
3、,赋予了学校特别是优质高中较大的招生自主权。这样的做法虽然有助于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进人优质高中的机会,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同分不同命”的现象,背离了考试的规范性要求。同时,优质高中的自主招生加强了中心城区学校对农村地区和县城地区生源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恶化了县城以下地区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县域高中的整体“塌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这正是中考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3.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省域,教育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也相当大。这些差距所形成的多样化的教育生态客观上要求政策区别对待,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改革,尤其是
4、像考试评价这样敏感且涉及教育诸多要素的改革,更需要关注这些差距和多样性。4.多方主体的利益冲突由于社会、政府和学校在中考改革问题上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家长对考试的观点很不一致,甚至高度对立,导致改革陷人共识困境,使得中考改革的很多目标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甚至被替换。化解中考改革困境的基本思路1.理性认识中考的性质和功能中考是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过渡到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次关键选拔考试,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选拔功能,即为上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和优秀人才;二是评价功能,即检验学校教育是否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考改革不应附加太多的目标,造成考试功能错位和泛化,人为增加考
5、试改革的复杂性和冲突性。尽管考试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期待通过一场考试,通过增加综合素养测评来全面检测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进行区分和筛选就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目标,因为它会受到人的理性能力和工具水平的双重制约。2.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中考改革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回应。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普及率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学方式难以转变等;而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矛盾则是学校发展不均衡且高度同质化、升学竞争激烈、职业高中招生难等。中考作为承上启下47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 期教育科学文摘的一
6、次考试,如何有效化解这些主要矛盾是当前中考改革的核心目标,如何处理分数和能力、学业水平检测和筛选分流、统一录取和自主招生之间的矛盾是中考改革的关键问题。3.处理好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中考作为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关注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以及国际教育评价和考试改革的走向,以不断回应中考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和优质均衡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多样化发展,中考的价值和功能将会发生实质性变化,淡化竞争和筛选是必然趋势,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某种结果,而是为了改进教育过程。从国
7、际经验来看,减少必考科目,增加考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是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中考改革的方向。因此,当前中考改革要在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处理好考试科目和方式的选择问题,避免走人考试科目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境地。这不仅会大大增加考试成本,而且也与“减负”的目标背道而驰。中考改革无论在理念上、目标上,还是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式上都需要正确处理当下和未来的关系,立足长远,不断探索与未来接轨的空间。完善中考改革的制度构想1.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初中均衡发展和高中多样化发展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给不充分这一问题之前,无论中考模式如何变化,在人们的认知中,选拔性仍远远大于
8、发展性,中考改革的成效依然有限。要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减负”的目标就必须要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严格执行就近人学政策,全面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初中学校差距,为高中自主招生、多元录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包括高中特色办学、普职融通和振兴县中等多种途径,提高高中人学机会的多元供给,淡化普职分流和招生比例的刚性约束,逐渐实现根据需求自主人学,从而大大降低中考的竞争性。2.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一学一评”的一致性中考要发挥引领教学改革的功能,达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要
9、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尤其是要处理好“教一学一评”三者的关系。首先,要规范学校课程设置,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并依据课程特点和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减负”目的。其次,边教边学边评,而不是依靠“一次性”考试结果来评判学生的学业水平。再次,要围绕中考目标建立学业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学校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和改进学校教学。最后,随着高中招生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需要加强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的衔接性,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质量要求等,缩小两者的教学鸿沟,以降低高中招生对于考试成绩的依存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平检测和竞争分流的矛盾。3.完善招考制度,推进招考适度分离
10、中考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完善招考制度,推进招考适度分离。其一,要正确处理中考中的“考”与“招”的关系。两者的性质、功能和目标皆不同,必须适度分离。其二,逐渐减少一次性考试科目,不把所有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其三,下放招生自主权,让高中学校成为招生的真正主体,实现多元录取。4.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完善教育考试治理体系考试改革是一种涉及多主体的高利害改革,其复杂性和敏感性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改革。这就决定了中考改革不可能是单一向度和单一要素的改革,而是一次全要素的参与过程,需要综合运用更多的治理工具。因此,中考改革需要治理体系和治理工具的匹配:其一,完善教育考试治理体系需要构建多元参与机制,营造改革共识。让利益相关者都成为改革的“明白人”和“主角”,让他们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标而进行改革。如此,一场看似艰巨复杂的变革,就可以“化整为零”地转化为所有学校和教师、学生及家长都想方设法做成、做好的民心工程了。其二,要综合运用立法、行政、市场化和社会化等多种工具。从考试制度本身来看,中考改革的困境也反映了考试管理不够规范、考试领域的公权力缺乏有效制约、考试组织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命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一依靠行政手段能够解决的。需要加强考试立法,综合运用市场化和社会化治理工具,不断提高考试治理水平,才可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