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历史插图的含义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插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附在文本中的图片,对课文内容起到解释和补充的作用,能增强文字的感染力。下文研究的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包括表和图在内的具有补充说明文字内容的各种插图,在文中称之为历史插图或历史教材插图。历史教材插图作为图片的一种类型,有着区别于普通图片的内涵。历史插图为呈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服务,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还原历史,直观展现历史。二、高中历史教材插图的分类(一)人物插图人物插图不单单是一个人物的形象展示,每个人物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教材插图中,运用好历史人物图可
2、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认识历史人物及其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历史信息。教师在课堂中对历史人物图的分析,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剖析历史人物,达到图文并茂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图片种类丰富多样,包含思想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等历史人物配图。历史人物不仅仅体现在正文中,还体现在人物插图中。如孔子、岳飞、邓稼先等人物图,都是教材中典型的人物插图。因此教师在讲到人物插图时,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物生平、思想、精神内涵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对人物插图的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如儒家思想文化、程朱理学等
3、,进而让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又如第 课中“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人物插图,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邓稼先的相关事迹,还要向学生拓展一些杰出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如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等科学家的事迹,并激励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爱岗敬业、崇尚劳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奉献精神。(二)历史地图“地图是向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历史地图展现了人类历史活动的空间进程,将历史事件中的空间变化和地理位置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从而建构学生的时空观念。据统计,中外历史纲要(上)中
4、的历史地图包括分布图、形势图、示意图等等,如第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是研究远古文化起源和分布的重要材料。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时期文化遗存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让学生了解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分布特点,认识中国早期文化处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又如第 课“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清晰展现了唐朝前期中国的疆域分布,以及边疆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分布,有助于学生对唐朝前期的疆域和各少数民族分布的地理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其时空观念构建,使学生认识到 个民族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进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文物插图文物插图在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占有重要
5、的地位,包括书画图、遗迹遗址图、器物图等等,而文物的产生与某一历史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是分不开的,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集中体现。因此,文物是最能展现时代特征的产物。在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文物插图形式多样,种类各异,能在很大程度上印证当时的历史,增强教材的可信度。同时也印证了古代中国文明的进程。因此,运用好文物插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和史料实证能力。书画类插图主要指的是一定时期的书影、书法、绘画作品的插图。如顾恺之的 洛神赋图(摹本)、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局部)等文物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成果,对当代中国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
6、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遗迹遗址类插图主要指的是能证明历史发展过程史实的图片,反映了从古至今历史文明的完整进程。在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选取的遗迹遗址插图数量很多,能够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如第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就选取了很多遗迹遗址类插图,“红山文化牛河梁祭坛、积石冢”可以证实在当时已经出现了祭坛和神坛,说明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从事祭祀和祖先崇拜等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遗迹遗址图来印证当时的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器物类插图主要是指出土生产生活用具的图片。
7、如第 课中“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战国时期魏国布币”等均反映了当时货币流通、商业繁荣、经济蓬勃发展的场景。又如第 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宋朝五大名窑瓷器”出现了五大名窑,其出土的瓷器风格各异,色彩多变,质感浑厚,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制瓷技艺的高超。这一时期制瓷技术的精湛可以印证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发达,而且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路后中华文明的新物质象征。通过贸易的频繁往来,加强了与国外的联系,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四)历史图表历史图表通过示意图以及图表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给出关键的信息,并把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简单化、直观化,有利于
8、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并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如第 课插图“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可以直观看出东晋偏居南方时,北方的形势布局,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的政权,十六国统治者的族属情况。又如第 课“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直观展示了北宋权力都集中在中央,而弱化地方的权力,从而实现分权。三、高中历史教材插图的作用(一)插图能印证历史“历史图片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起到传递历史信息和知识的作用,与教材文字描述相互印证活化历史文字内容”。其中文物插图最为突出,如第 课“元朝纸币”文物插图印证了元朝处于统一稳定局面,在全国范围内把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又如第 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殷墟出土刻有文字
9、的龟甲”均印证了文献中有关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学会用文字来记录,主要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并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可见,文物插图向学生展示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实,进一步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可信度。(二)插图具有还原历史和弥补文字不足的作用教材中的插图原本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却因为能弥补文字的不足,对教材内容起到补充的作用。历史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用浓缩的语言呈现完整的中华千年历史,很多细节不能一一展现,而历史插图在课文文字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如第 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中“敦煌莫高窟壁画 胡旋舞”正文部分并没有关于胡旋舞的相关介绍,学生对胡旋舞更是一无所知
10、,但插图下方进行了简单的补充说明,介绍了胡旋舞是来源于西域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的乐舞受到周边地区和邻国的影响,风格各异具有欢腾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各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这种细节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插图具有核心素养培育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这与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图文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面对列强入侵,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际,他挺身而出毫不退缩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第 课“辛亥革命形势图”展示了辛亥革命时期起义的地点、独立省份以及中华民国所在地等历史信
11、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第 课“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及祝文”介绍了祝文是北魏皇帝祭祖时刻下的文字,印证了嘎仙洞就是鲜卑族的祖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四、高中历史教材插图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首先,统编版历史教材插图种类繁多,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呈现了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选择插图时要适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插图,不仅不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插图失去原有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忽视对学生读图的培养。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往往忽略指导学生分
12、析插图背后所隐含的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在使用插图时,不能抓住重点,无法培养以图学史的能力。(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学生缺乏主动性。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多而分配的课时少,因而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不能主动探究插图背后的历史信息,图文的脱离制约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其次,学生缺乏解图能力。在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插图数量多而杂,已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历史教师为了所谓的教学进度,而忽视对学生读图、解图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学生认识不到历史插图在历史学习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忽视了识图、解图
13、能力的重要性。五、高中历史教材插图的运用原则及策略(一)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科学性原则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辅助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在选择插图时要遵循科学性和准确性原则,选用的插图内容不仅要准确、美观,还要能够传递正确的历史信息,有助于教师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典型性原则历史插图浩若烟海,因此教师要选择最具有典型性的插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图与文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第课中的插图“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是研究东汉商业的典型图片,这幅插图呈现的是汉代集市买卖秩序井然有序、商品摆放整齐的画面
14、。通过插图学生可以了解汉代商业的繁荣景象。适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使用教材中的插图,选择与教学重点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把图片大量堆积在课堂上、把教材中的插图一一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做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适度性原则,尽量选择对文字具有补充作用的图片,做到详略得当,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二)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好的导入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
15、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插图进行导入至关重要,导入的图片不仅能为下文埋下伏笔,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授“第 课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一课时,可以选用“西汉驷马安车”和“汉武帝”两幅插图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快速捕捉到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信息,意识到这两幅图都与西汉的统治有关,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西汉时期的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利用插图突破教学重难点文字可以系统而全面地反映历史知识,但文字的描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重难点时,可以结合插图进
16、行讲解,插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对教材内容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师在讲授“北伐战争”时,应结合“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插图直观了解北伐的对象以及北伐战争的过程,图文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大篇幅使用文字,会造成视觉疲劳,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教师如果使用插图进行教学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如教师在讲授第 课“三大战役”时,可以出示“三大战役示意图”让学生根据示意图上的提示了解三大战役的历史知识,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
17、用插图进行过渡每一节历史课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部分之间的知识和问题进行衔接,这样才能使课堂内容完整而连贯,否则就会使教学内容显得生硬难懂。教师除了用文字过渡还可以用插图进行衔接,从而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实现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如教师在讲授第 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时可以用“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来衔接第二个子目“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和第三个子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进而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形成清晰的认识,帮助其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六、结语插图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
18、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插图进行教学,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丰富历史细节,还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甚至还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深入挖掘每一幅插图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读图、解图能力,并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卡尔佐夫()中学苏联历史教学法概论 章恒,于同隗,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曹勇,唐家凤 索象于图:谈部编本历史七上教科书中的图片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廖策权,梁俊 教育心理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