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轴对称
教者:
陈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会画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提高大家动手操作能力。
3. 在动手实践中创造美、发现美、感受大自然中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培养同学们美的情操。
课型:
新授
教学重点
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画法
教学难点
通过数(量)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图片、活动汇报卡。学生:铅笔、直尺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 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图片,这些图片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回忆、思考、回答问题
课件
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学
习
新
知
环
节
二、 引入新知
1、 你们会画它们的对称轴吗?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2、 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投影出示小老虎图片)
3、 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概念)。
4、 出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5、 轴对称图形还有那些特征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轴对称(板书:轴对称)。
三、 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1) 这幅图对称吗?
(2)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 认识对称点,教学生标对称点。
(4)让学生分小组在活动卡上标一标、量一量、数一数,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小组活动分工:组织者、记录员、汇报员)
(5)小组汇报
活动(一):先标点,再数一数或量一量
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师板书: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活动卡(二):请学生连接对称轴两侧对应的点,看有什么发现?
连接对称点后,我发现: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 )。
抽生回答。师板书: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2、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1)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2)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学生读)。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先小组,然后用铅笔试画。
(3) 画好后汇报
小结:出示:
①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称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定、数(量)、找、连
三、课堂练习:P83做一做、p84第4题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知识去判断,下节课告诉老师。
回答
回答
量一量,
数一数
小组汇报
读一读
汇报
练一练
课件
实物展示台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明白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