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排行榜能反映高校真实水平吗?
武书连、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纷纷发布大学排行榜……近20年来中国国内有近20个机构和学者,发表了超过50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不同机构发布的版本甚至互掐,同一所大学排名相差20位。
主持人的话:
各个排行榜都自称“最权威”“最客观”,如此眼花缭乱的排行榜真能反映高校的真实水平吗?
我要发言
排行榜有其存在现实意义 商业性不代表不公正
人大高教研究中心教育研究科科长舒颖岗:学生可以通过它来择校选专业,民众通过它来了解和认识大学,大学本身也通过排名来改进工作调整发展方向。[详细]
排行榜可以从某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大学排行榜参与制作人员穆建章:不同的大学排行榜本来就有不同的指标。我认为在各种排行榜中,泰晤士报的排行指标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多元化的。排行榜可以从某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但它不是大学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大学的领导者对此需要有清醒认识。
有利于在竞争中促进高校发展
大学排行榜参与制作人员穆建章:大学排行榜的出现给中国的高校带来竞争,无论这个排行榜多么不成熟,多么有问题,只要它能刺激大学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能够花更大的力气去做好教学科研、服务学生、造福国家,那么排行榜就是有意义的。
评价标准存在局限 不能反映大学的真实办学水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姜朝晖:任何一种排名榜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因而都会存在一定局限,只能重点反映大学办学的某一方面。[详细]
以学校为整体排名本身就不科学
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各个学校的特色不同,都按综合类进行排名,就不科学。各种排行榜之所以有出入,主要是各家参照的标准不同。因此,到底哪个排行榜更权威,这很难说。正是因为简单的排行榜难以做到完全的科学性,所以官方从来没有发布过类似榜单。
失衡大学评价令高校入歧途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现在国内外对大学各种各样的评价及排行榜,都是以量化的方法进行,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重短期效益、轻长期发展。像这样的大学评估,对保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会起反作用。
15
6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