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www.1230.org,13.3 等腰三角形,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一、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轴对称以及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3,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他们有能力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反思,、去,体会,成功的喜悦。,4,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证明。,2,、,过程与方法:,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了演绎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他们严谨的数学思维。,三、教学目标,5,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2,、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6,这节课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我还会指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四、教法与学法,7,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你认识图片中的建筑物吗?图片中存在哪些几何图形?,8,教学过程,(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活动:,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图中的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 开,得,ABC,A,C,D,B,探索,:,AC,和,AB,有什么关系,?,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三角形内各线段有什么特点?,9,教学过程,(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10,1.应用练习,:,教学过程,(,三,),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A,B,C,D,1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归纳总结,12,作业,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设置了两个层次的作业:,1,、必做题,771、2、3,2,、选做题,找出我们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13,板书设计,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3,、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4,谢 谢,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