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记忆”如何在中华文化视野中建构——诗人娜夜的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7432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记忆”如何在中华文化视野中建构——诗人娜夜的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族记忆”如何在中华文化视野中建构——诗人娜夜的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族记忆”如何在中华文化视野中建构——诗人娜夜的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3满族诗人娜夜出生于辽宁兴城,后迁居到西北地区。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2013 年底娜夜迁居重庆。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90 年代出版诗集回味爱情 冰唇等。一般认为,这两部诗集中主要集中于书写爱情的诗歌。自新世纪以来,娜夜出版的诗集有娜夜诗选娜夜的诗个人简历等,2013 年,娜夜还出版了英文诗集睡前书。娜夜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作品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当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诗人娜夜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她的爱情诗、“西部诗歌”和其诗内在艺术特点等视角a,少有学者从民族性视角对娜夜进行解读。即便是娜夜获得“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时,授奖词的评价“娜夜的诗随处可

2、见生命细微的体悟,辉映着光芒与温暖。单纯中蕴含着丰富。在她最好的作品中,那种松弛、随意、不事雕琢的写作,似在无意中已抵达一种开阔且深邃的境界”也仍然没有过多的强调娜夜诗歌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诗评家王珂在评价娜夜时,曾认为她是“没有民族性的纯粹的女性抒情倾向”的代表之一,并且指出:“读者和研究者也很难从诗歌文本中发现娜夜的民族性,不敢相信她是满族诗人。”b其主要原因在于,娜夜很少强调她的民族身份,在她的诗中也很难发现鲜明的民族性。如果从文化层面上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娜夜诗中隐匿着的一些民族性符码和因子,她的民族记忆表面上以一种隐形方式而呈现,而实际上却展现出民族文化交融的效果。关于娜夜诗歌的主要研

3、究成果有:胡清华.“写你的命运给你的”娜夜诗歌观察 J.南方文坛,2022(5);张德明.常态的性灵书写与非常态的诗歌意义关于娜夜的诗歌精读与潜对话 J.当代文坛,2015(6);沈奇.这里的风不是那里的风娜夜诗歌散论 J.诗探索,2013(4);傅元峰.隐在的“西部”娜夜诗论 J.扬子江评论,2012(5);王珂.民族性:浓、淡、无多元相存论 20 世纪末期少数民族女诗人现代汉语诗的抒情倾向 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1).王珂.民族性:浓、淡、无多元相存论 20 世纪末期少数民族女诗人现代汉语诗的抒情倾向 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1):46.“民族记忆”如何在中华文化视野中建

4、构*邱志武1 奚海丹2(1.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2.沈阳开放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摘要:诗人娜夜在当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少数民族诗人,她很少强调她的民族身份,诗中也未见鲜明的民族性。实际上,她诗中的“民族记忆”是以一种隐性方式呈现,诸如神、天堂等词语漫不经心的显现、“鹰”的意象频繁使用等,这些都与她的民族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一种角度而言,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展现,民族记忆的呈现要立足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基点之上,并且要将个人民族记忆融入整个中华文化视野中进行建构。关键词:娜夜;民族记忆;隐性方式;中华文化;交流交融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5、号:1006-365X(2023)02-103-07诗人娜夜的启示2023 年 2 期(总第 151 期)No2,2023()Gereral151No.满族研究MANCHUMINORITYRESEARCH*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诗歌新变研究”(22BZW172)。104一、“民族记忆”的隐性呈现一般来说,民族诗人对自己民族记忆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方式,即以自己民族的历史作为诗歌表达和挖掘的全部“资源”;另一种是隐性方式,即不以自己民族的历史作为显性资源,而是在质朴的表达中不经意间流露出自身民族印痕。对于满族诗人娜夜而言,显然属于后一种。在娜夜的诗歌中,她很少

6、刻意彰显自己的民族性,但仔细辨析会发现娜夜诗中仍不失自身民族文化的存在。(一)神、天堂等词语的嵌入娜夜的诗中鲜有满族味道,但在她的诗中经常流露出一些泛宗教色彩的词语。比如,“神”在娜夜的诗中经常出现。“我躺在西北高原的山坡上/草人儿躺在我身旁/神在天上”(1973)“你吻着她的意义/我吻着她的身体/上面有灰尘 有光 有时间经过的痕迹/你是用思想完成的/我是用嘴/并闻到了神的气息”(自由女神像前)“晚上。多好的月光/学着一只羊的样子/从一个栅栏/跳进另一个栅栏/神的微笑 在继续”(甘南碎片)在这些诗句中,“神”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而显现,目的在于烘托出一种氛围,但却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同样

7、,娜夜诗歌中有很多关涉“天堂”的诗句,比如:“想哭的人/蜷缩着/抱紧了自己/他用天堂里七岁女儿的嗓音喊爸爸”(想哭的人)“因为坚信天堂/她们看上去丰腴 圆满/对得起阳光的照耀/和那里的湖水/对优美裸体的需要”(一副画)“从天堂出发的雪花/并不知道/它们覆盖了什么 不知道/神 怎么说/人的历史/怎么说”(现场)“神”“天堂”等字眼散发着的气息,使娜夜的诗歌充满了一种神秘意蕴。但细心品味,这种气息往往是混杂的,烘托出一种品格,一种气氛,一种感觉。也就是说,娜夜诗歌的这种“神秘感”,而并不是某种宗教的诗意阐释,进而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二)“鹰”的意象频繁使用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周伦佑指出:“意象

8、是现代诗的最小结构单位。意就是心理,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象就是形象,意象就是心理形象。在英语中“意象”还含有想象的意思。意象就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溶入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主观心理形象”。a由此来看,意象的显现,实际上就是诗人主体情感的呈现。一般而言,意象分为实意象和虚意象。所谓的实意象,就是指涉为意象本身的“能指”。而虚意象则指向意象的“所指”。在娜夜的诗歌中,据不完全统计,“鹰”的意象出现达 20 次之多。细心品味,娜夜诗歌中“鹰”的意象,其中为实意象的居多。“随便说些什么都很惬意/谈谈雪 雪白不了鹰的翅膀/说说鱼 鱼在冰层下/仍然活得很健康”(冬酒)“明白吗 明白/你指了指鹰翼之外的天

9、涯路/我指了指马背上的鞍子/你怎么不骑毛驴呢?”(明白吗)“我们走了/天还在那儿蓝着/鹰 还在那飞着”(青海 青海)“树那么静 坎布拉/干净的天空下/站着雪山/飞着鹰”(坎布拉)“在我从未达到的高度/鹰 游戏着/俯冲的/快感/落日和暮色跟在后面”(鹰影掠过苍原)周伦佑.现代诗的意象及意象类型 J扬子江评论,2017(05):71105“老鹰捉小鸡的田野/稻草人眼里有一群麻雀/阳光里有雨/那个旧布衫的女人/她的身体里有一只做梦的花瓢虫”(乡村)“吹一吹肩上的灰/倒一倒鞋里的水/说句粗话/送一程远飞的鹰/该了的/都了了”(停顿与感悟)“像一首诗不被允许的部分/我心中还有另一个拉萨/神在祈祷/鱼和鹰

10、独立飞翔”(拉萨)“这是青海的天空/露珠叫醒青草的早晨/上升的雪山 提升着鹰的翅膀”(吹过经卷的风)在娜夜诗歌中,而还有一些诗句,“鹰”的意象则是指向虚意象。比如:“不要惊醒一只梦见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鹰/但你可以在暮色中/哼唱他凄美的情歌(甘南草原)“接着 她又看见/天堂寺以西/她的小卓玛已经上学了/牧区的春风温暖/教室明亮/鹰 在黑板上飞得很高”(拉卜楞寺)“他是站着的人/还是一只落在天桥上的鹰/夕光中 他做了一个俯冲的动作/他看见鹰翅下辽阔的玛曲草原和风”(寂静之光)“在新疆 鹰荡着秋千的地方/就是暮色中被雨淋湿的喀拉峻草原/唱吧:我想留下呀狗咬的呐/我不留下吧我心痒的呐”(唱吧)“牛的神

11、/羊的神/藏红花的神/鹰的身体替它们飞翔”(从西藏回来的朋友)“诗歌里有死/声音更寂静了/鹰和鱼在舞蹈 茨维塔耶娃在转身:/不 请不要靠近我”(在梦里)“我经常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发呆/那上面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的天空/鹰会突然害怕起来”(这里)“夕光中/那只突然远去的鹰放弃了谁的忧伤/人的 还是神的?”(青海)以上这些诗句,尽管“鹰”的意象已非自身的实指,而是在诗歌具体语境中指向一种虚指,准确地说,更多是通过“鹰”的意象指向作者的一种心境。娜夜还有一些诗歌汇集着“鹰”的意象的“能指”和“所指”于一体。比如,在组诗冰灯的燃烧或焚灭中有一首专门写鹰的诗歌:“王子在马下丧失王位 对你/只是一个潇洒的

12、动作/你踢着王冠向我走来/我假装抬头忘鹰/鹰以诙谐的翅膀把毕生的业绩/调侃成一道激烈的闪电/鹰敢舍弃一切我敢荡尽一切/爱 我决不放弃”(4.一种鹰的姿态)总之,娜夜诗歌中的“鹰”是契合着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双重意蕴,从而使她的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味道。(三)女性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呈现作为一名女诗人,娜夜诗歌自然会表现出一些女性诗歌固有的特点。但是,与其他女诗人不同在于,娜夜诗歌中有一种对女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展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姿态。她在漂亮的女人晴朗的天中写道:“漂亮的女人/出门是大家的太阳/闭门是自己的月亮/天上有个太阳 天幸福/水中有个月亮 水幸福/你在近水楼台了/你幸福”诗中彰显出的是对女性的

13、一种赞誉,尤其展露出诗人作为女性的那种自豪感和优越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微醉的群山和哗哗的流水之间/在往昔与未来的风口/因劳动和幸福而得到锻炼的双乳它的美/一点也不显得奢侈/和浪费/呵 好时光/一轮好太阳/在它就要消失的时候/竟怀着对女人和流水的歉疚”(在时间的左边)迟暮的女人所富有的美是一种沉静的美,这种美历经沧桑,最终变成了一种从容和典雅,表现出娜夜对迟暮女人由衷的赞美和巨大的褒扬。106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娜夜在诗中并不是刻意来彰显自己的民族性,反而对自己的民族身份讳莫如深,并以隐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二、地域环境、历史记忆、民族文化对于一个诗人而言,诗歌创作只有呈现出个性化特点,才

14、可能在诗坛立足。而这种个性化的形成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浇灌,或许深入到诗人生活的地域环境、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深处,才能觅其腠理。(一)地域环境的影响如前文所述,娜夜在去重庆以前,她主要生活在兰州,而这里是娜夜形成自己诗风的主要地域。众所周知,兰州汇聚着浓郁的西北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有评论家指出“诗歌写作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也就是地域决定了诗人写作行为的空间范畴,地理景观和地域文化对诗歌创作总是存在或隐或显的影响。”a可见,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娜夜长期沉浸于各种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中,因此,她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像神、天堂等词

15、语在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令人鲜活的感受到那种空泛飘灵的韵味。即便是娜夜在诗中侧重表现现实,也着重体现出一种对于人生的举重若轻,更在于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日常表达。在某种程度来说,神在娜夜诗中只是作为一种进入写作的方式,而不是作为写作的目的而存在。(二)“鹰”的意象隐喻娜夜诗中少见热烈与奔放,她追求的是一种干净、冼炼的诗风,有一种抒而不发的节制。但是,这种节制并未耽于娜夜对繁复的追求,在很多诗中她精妙的运用了隐喻。可以说,隐喻在娜夜的诗中成为一个重要修辞。新批评派认为:“一个语象在同一作品中再三重复,或在一个诗人先后的作品中再三重复,就渐渐积累其象征意义的分量”b,娜夜的诗多次出现

16、了“鹰”的意象。“鹰”的意象在娜夜的诗歌中既有形而下的能指,又有形而上的所指,在形而下的所指中更多指向一种鹰本身的动物意象指代,而在形而上的所指中更多指向一种精神层面。诗歌创作不能算做多产的娜夜为什么对“鹰”的意象情有独钟呢?实际上,“鹰”的“主题语象”凝聚着诗人的独特表达,隐含着娜夜对自身民族因子的潜意识浮现。在满族的文化传统中,鹰不仅是一种神物,而且是一种图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有学者指出:“满族人视鹰为神物,在满族传统文化中,鹰是神鸟,立于陡峻的岩石及挺拔的大树之巅,昂首挺胸,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给人以傲视群雄的威严,尤其是它那以小胜大的高强的本领,更让人们对它产生崇敬之意。所以,在

17、满族文化的意识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鹰崇拜,并创造了鹰神形象。”c吴思敬指出:“民族的血源,是奇妙的,在诗人出生之际就已铭刻在诗人的基因之中,此后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它又时时在召唤着诗人。”d因此,娜夜诗歌中“鹰”的意象,实际上在潜意识充溢着她的民族记忆。也就是说,娜夜诗歌中“鹰”的意象具有显豁的民族文化意义。如果说天堂、教堂等字眼所彰显的是娜夜诗歌中的神秘气息,那么“鹰”的意象在娜夜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意义,更多时候成为一种进入远古民族记忆的凭籍。(三)女性在满族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娜夜诗歌中女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一现象专注于女性主义的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娜夜诗中的女性不是那种充满张力的,也不是女权

18、主义的,她对待男性持有一种平和的态度。从娜夜宋宝伟.诗歌、地理、自然、文化的多重融会新世纪诗歌地理学批评 J.文艺评论,2014(5):68.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51.于学斌.满族的鹰文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1):4.吴思敬.从诗歌地理学的角度看西部诗歌的建构 J.当代文坛,2022(6):193.107诗中感受到的是,她作为女性的那种自豪感,这在一般诗人当中是少见的。实际上,这仍与娜夜的民族身份密切相关。在满族文化中,女性一直占有崇高地位。据学者考证:“从民族传统来看,与汉族的妇女不同,满族妇女曾经有过特殊的历史地位。满

19、族世代居于气候恶劣、自然条件艰苦的白山黑水之间,以狩猎为主,受落后、低下的社会经济制约,满族妇女必须与男子一样参加生产劳动,她们不缠足、着长袍,执鞭骑射技术并不亚于男子,在家庭经济中与男子一样占有重要位置。”“由于这些传统故事长期在满族群众中口口相传,对满族传统文化心理有着极深的影响。”a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满族传统文化中,妇女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与汉族是截然不一样的,据此该学者还进一步总结出红楼梦中一些女性地位高的原因在于曹雪芹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比如王熙凤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这种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娜夜诗歌中的女性主义立场,源于她对女性的关注自成一体,既有对女性热烈的关切,又有作为

20、女性的自豪感。在自由女神像前一诗中,娜夜的目光落在曼哈顿岛自由女神身上时,看到的不是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上的所谓“意义”,她看到的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历经沧桑的普通女人。还有漂亮的女人晴朗的天一副画等诗则表现出娜夜作为女性的那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可以说,娜夜诗中对女性的尊敬和对女性的认同,归根结蒂与自身民族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在这一语境下女性所占据较高的地位并不是以排斥男性甚至是欺压男性为前提的,而恰恰是以与男性融洽相处为归宿的。三、“民族记忆”要在中华文化视野中进行建构娜夜不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是把自己的民族身份、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等予以内化,从而呈现出

21、一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使其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一)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展现朝戈金曾指出:“语言往往是民族性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标志,虽然有不同民族共用一种语言的情况,但就一般情形而言,民族语言与文学民族性的关联最为紧密。”b也就是说民族语言的呈现,更容易昭示出民族性。娜夜诗歌虽然不是使用民族语言,但是民族符号的运用使她的民族性不自觉以隐性的方式呈现。实际上,民族性的隐性表达使娜夜的诗歌更具有广泛的接受度。多民族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要把自己的民族记忆幻化成显在的符号,但并非说在诗中要连篇累牍的呈现民族符号,而是不经意将民族符号凝结在诗歌中,这样才能使诗歌接通整个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于娜夜而言,恰是

22、一种民族精神内核的展现。可以说,娜夜的诗歌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性,而是凝结着自身民族的精神内核,从而彰显出普遍性意义。然而,必须要看到的是这种隐性的民族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呈现于同一平面,恰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交流交融。与其说娜夜诗中的民族性以一种隐性的方式而呈现,不如说是一种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体现。娜夜的诗歌既彰显出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鲜明的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交流交融,并将其诗歌置于各民族共享的新陈代谢、破旧立新、交往汇通的历史趋势之中。需要强调的是,民族性的表现绝不意味着诗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仅限于表现自己民族的独特性,如果偏执于此,那么就会造成自说自话,从而不利于各民族

23、文化的交流交融。民族性的表答更为理性的方式在于表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于不经意间嵌入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核符号,从而将各民族文化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形成交流交融的局面。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多民族诗人在诗歌中一定要隐性表达自己的民族性。即便是以隐性的方式呈现,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呈现,而不是那种刻意的矫揉造作,从而使这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更具体地、更生动地展现出来。曹萌.满族文化与红楼梦/徐光荣、杨路平.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丛书 4辽海讲坛第二辑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300-301.朝戈金.文学的民族性:五个阐释维度 J.民族文学研究,2014(4):5.108(二)民族记忆的呈现要立足于整个中

24、华文化的基点之上长久以来,一些多民族诗人创作习惯于聚焦民族题材,彰显民族特点,挖掘民族秘史,这些似乎已经成为民族诗人创作的惯性题材,以至于民族性成为一些民族诗人身上显豁的标签。然而,这一路数久而久之容易令读者产生审美倦怠,对民族诗人来说,如何开掘民族记忆的表达空间,已经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a,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关键在于契合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优长。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关键在于中华文化凝聚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各民族文化共识。“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

25、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b也就是说,多民族的诗歌创作不能单纯以民族记忆作为表达重心,而是应该将中华文化所延展的普遍性作为创作的起点,这样的诗歌才能赢得人们的共识。娜夜有一首诗叫做 寺,充满禅意,闪烁着诗人的哲思,它的美感来自洗尽铅华后的生命顿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关键在于它表现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感悟。作为民族诗人所要表现的,恰恰应该是表达这些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我珍爱过你/像小时候珍爱一颗黑糖球/舔一口马上用糖纸包上/再舔一口/再包上/舔得越来越慢/包得越来越快/现在只剩下我和糖纸了/我必须忍住:忧伤。”娜夜的这首诗之所以备受称道,关键在于写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感受也是

26、人们对于生活的普遍感受,精妙的字句中渗透出对于生活的眷恋,但是,时光的消杀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残忍,只能让人感到忧伤。以上可以看出,民族记忆的表达要建立在中华文化普遍的意义之上,那么这种民族记忆才更具深度和内涵。对于民族诗人而言,如果民族记忆不是建立在这种普遍意义之上,那么这种民族记忆所立足的可能是一种狭隘的民族记忆,其诗作也难以产生广泛的共识。娜夜不以自己的民族身份自居,而是漫不经心地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性,更为重要的在于她把这种民族记忆建立在中华文化的普遍性意义之上。(三)民族记忆的表达要在整个中华文化视野中进行建构娜夜诗歌中自我民族身份的隐蔽,并不是一种民族性书写的策略,也不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

27、愁”,而是一种民族性自然而然的呈现,是一个诗人对于世界的感悟。就是说,娜夜是在表现一个诗人对于世界感悟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呈现出自己的民族性,以潜意识的方式表现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更为准确的说,娜夜诗歌是中华文化孕育的结果,她是将自己的民族记忆融入进整个中华文化视野中进行建构的。一个民族诗人仅仅彰显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记忆显然是不够的。他应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自己纳入到整个中华文化之中。娜夜在诗中并未尽情彰显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是把自己的个体民族记忆的表达融入整个中华文化之中,这种既熔铸着自己的民族特点,而又不完全陷入自己民族文化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特点。个体民族记忆凸显的只是整个

28、中华民族文化某一微小的断面,不同的个体民族记忆最终所凸显的也只是整个中华民族记忆的不同侧面。娜夜诗歌对于自己民族女性观的体现,恰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对于中华文化的传统女性观,不再仅仅是呆板印象中的那种男尊女卑,而是多元一体的女性观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女性观。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中华文化所体现的不是某一民族的文化特性,而是凝合着各民族文化的契合体。有学者在评价阿来的创作时指出:“他的文学也因此成为各民族文化接触和文明互鉴的通行证,标示着全球化语境下“跨文明写作”的主体在场。”c实际上,这也适用于对娜夜诗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

29、话N.人民日报,2019 09 28(2).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73.李长中.阿来的文学道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文学评论,2021(4):148.109歌创作的考察。娜夜诗歌所展现出来的貌似民族性的彰显,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融合的表现。娜夜诗歌之所以别具一格,关键在于其民族性着眼于整个中华文化视野中进行建构。同时,也应该看到,娜夜诗歌通过词汇、意象等形式隐性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民族文化印痕,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娜夜诗中民族记忆的独特表达恰恰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说到底,民族记忆的表

30、达以隐性方式的呈现,但不是一种人为的矫揉造作,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貌似以隐性方式展现的民族性,实际上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展现,民族诗人所表达的民族记忆要建立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基点之上,同时,还应意识到民族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民族诗人在表现民族记忆的过程中,更为有效的方式在于将自己民族独特性进行浓缩和升华,进而镶嵌于整个中华文化视野中进行建构。经过这种方式的处理,使创作既能具有民族文学的神韵,又能表达出中华文化的普遍性。这是娜夜诗歌创作最为重要的启示。责任编辑:魏 军(三)满洲实录中语气词建档对濒危语言保护的意义语气词建档对濒危语言保护有如下意义。满语语气词研究有助于

31、建立满语语料库。在建立满语翻译对照语料库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平台搜集海量多语种大数据,借助专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对文本进行精准翻译,协同工作,提高效率;同时,运用专业的语料对齐工具对数据进行语料制作整理,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语料库、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另一方面,通过多语种智能翻译管理与舆情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立,加强多语种翻译。将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语料库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结合在一起,可直接助力语言学及应用的研究,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有助于对现存的经典满语语料进行充分的标注、翻译和解释,这顺应了当代抢录和保存濒危语言遗产的急需,切合了支持语言群体保持母语的迫切要求,它从根本上关心语言群体在语言记录工作中的地位、权利和需求。a不仅对推动多维视域下的满语文冷门绝学的抢救、传承,满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大为有益,还对进一步抢救、整理、研究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语在清代满语是“国语”,如今满语已成为我国濒危语言。本文从保护我国濒危语言角度出发,运用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尝试建立用于翻译经典满汉语料的满、汉语气词对照语料库,实现语言学、历史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编辑:闫立新 范俊军,张帆.面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语档语言学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44-50.(上接第 9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