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648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7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与地域范畴成为多民族、多地区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从单一的族别标识演变成为多民族的文化共享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 在实践层面主要通过分析相关个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多民族共有节日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再到文化共享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学理层面提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框架下中国民族研究应从“文化族别研究”走向“文化共享研究”从强调差异、多元的研究角度走向共同、共享的新维度关键词:多民族共有节日族别标识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一、问题的提出传统节

2、日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或特别规定的、具有特定民俗活动、以年为周期的社会时间节点和历史文化坐标其内容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遍性和丰富性所在 然而根植于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在当代工业与信息社会一度式微引发社会各界大声疾呼“守住中华传统节日”直到 世纪 年代传统节日复兴运动才再次掀起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发起“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并就运用重要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进行了专题调研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 部委等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具体工作进行部署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 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

3、题活动的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广泛组织开展了各类主题节庆活动 但在近年来的节庆开展、阐释与宣传中各地大都以本地区或本民族为核心来举行相关活动和仪式在非遗申请中部分地区将本民族节日与多民族共有节日混淆过度阐释了该节日在本民族中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名目进行申报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民族节日的共同历史渊源和多民族间的互相借鉴渗透 这不禁使我们思考:在以地域或民族为单位的节日活动背后是否在起源、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共有共通因素?进一步讲这些原作为族别标识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民族共有性和区域相通性进而使其作为各民

4、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推手呢?二、相关研究与本文研究思路.节日及多民族共有节日的研究现状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的集体创造和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先秦时期中国岁时民俗文献中就记载了数量众多、形式丰富的历代传统节日为 世纪后民俗学、文化学、文献学等学科化研究提供了文本支持 世纪 年代研究者开始从学科意义上探讨民间岁时节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于田野工作对各种具体节日民俗事象的调查描述如福州旧历新年风俗之调查二是基于古代岁时民俗文献对各种岁时节日源流的考辨如端午考 这些知识性的历史考据和个案

5、性的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传统节日研究的初始阶段为之后的深入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纪 年代以来随着 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和学界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节日文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全面发展时期 就研究内容而言既有个案分析也有通论之作既有一般性的民俗志式描述与资料整理也有深度的理论探讨与概念总结既涉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节日也展开了中外节日的对比研究 但受 世纪 年代以来“文化族别化”研究范式的影响研究者大都以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为单位来阐释其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强调节日的特殊性和主体性尤其关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独特性虽然展现了中华民族节日的多元丰富面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广泛存在的多民族节日共享的社会事实 世纪以

6、来传统节日作为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再度引起了国家、民众、媒体的关注尤其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节日成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关注点研究视野更加宽阔、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研究领域更加宽广 在研究内容上传统节日的结构功能、复兴重建、转型变迁以及与国家政策、非遗、民 间 信仰、文旅融合 、民族团结、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整体等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视角包括官民互动、中外比较与区域对比、传统与当下发展等 近年来随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概念的提出学界广泛开展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族际文化共享的研究多民族共有节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重

7、视 例如龚建华认为节日是中国内部诸多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集中体现民族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不断丰富和创造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使得本民族节日文化为其他更多民族所共享 吴良平等人认为根据节日的民族共享程度可分为“单一民族节日”与“多民族节日”(也称“共享节日”或“公共节日”)族际互动是节日文化共享的具体体现 还有的学者以具体的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传统节日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各民族共有节日的历史及现状主要有宁夏各族人民共享的古尔邦节、西南地区多民族共庆的火把节、西北一带多民族所传唱的花儿及花儿会、广西诸多民族所共享的文化符号三月三等等 这些研究表现出学界在传统节日研究中已经逐渐突破单一的民族

8、、地域限制实现了从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到强调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性、从识异到求同、从“族别”式到“族际”式研究的范式转型 但总的来说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研究内容多是基于某一多民族节日的个案探讨鲜少见理论分析或综合研究缺乏进一步的学理延伸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研究思路长久以来各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并不是完全隔绝、独立发展的而是彼此交往、沟通交流的 文化是动态的、边界是模糊的、民族是不断互融的这也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依旧繁荣、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 传统节日就像一面镜子借助大量仪式化的民俗活动将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周遭民族的关系记录了下来 从这个

9、角度来说节日就是历史的抽象化的现实影像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媒介和工具 它既以“遗留物”的形式历时性地传承了民族文化并惠及当代又承载了文化在不同民族、地域之间的共时性传播与交流积累了大量相互影响或交叉、相似或相同的共有文化事项培育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日常凝聚精神和社会心理基础 可以发现在节日文化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定型到定型、从初步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不同节日、同一民族的不同节日、不同民族的同一节日之间也存在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等现象而并非单线孤立发展 由此一个民族的节日逐渐为其他民族所知晓并实践成为其他民族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渐渐习以为常某一民族的民间节日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造就

10、了中国各个民族和区域的共有节日现象中国民族研究理论因长久以来受到西方“民族 国家”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族别研究范式的影响近年来人们仍旧较多地讨论各个民族节日的相对性、差异性、特殊性相对忽视了共同性和整体性 于是一些原本是多民族所共享的节日也被考证为发源于某个民族而被“族别化”成为建构本民族存在合理性的文化依据人为强化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边界 事实上文化的独特性并不完全等同于民族的独特性不同民族完全可以共享相同的文化而中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就决定了必然超越单一民族、单一地区并在此之上生长出共通共享的共有文化这些共有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是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同时也承载

11、了各自的历史文化特性 节日文化也是如此 这部分多民族所共有的节日文化一端连着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一端与更高层次、更为宏观的中华文化相贯通 从这个角度来看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与地域范畴成为多民族、多地区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应从中华民族整体的格局和视野中去探讨各民族节日文化的共生共有共享 据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相关个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多民族共有节日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再到文化共享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文化族别研究”走向“文化共享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2、三、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多民族共有节日的历史演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 余个节日尽管相当一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节日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如锡伯族的“西迁节”另一方面也在各民族长期互动中呈现出了某种共同特性如南方诸民族的“三月三”这些地域相近、文化相似的民族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族缘限制参与到共同的节日活动中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从而整合并创新出了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共有节日文化 按照影响范围的不同多民族共有节日可以分为“全国性”与“地方性”两种前者是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全国

13、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后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节日 无论是全国共有节日还是多民族共有节日都是在持续构建不同民族间共同的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形第 期张继焦等: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成的其历史演变大都是从某一民族的族别标识发展为族际共有的文化元素从单一民族的小范围传统文化发展为更多民族、更多民众享用的共有文化.全国性多民族共有节日岁时节日的产生与天文历法密切相关或者说节日本身就是历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中国各民族的历法虽说各有特点如藏历、回历、傣历、彝历、苗历等但也有共性即普遍吸收了汉族历法的某些内容 可以说在

14、历法上中华民族有一个统一的文化中心 各个民族在类似的历法框架下所形成的传统节日存在共生共有的成分并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以及历朝历代的民族大迁徙中普及全国故而有些节日成为全国几乎所有民族共享的传统节庆 例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大部分民族共度的节日各自习俗因地域传统略有不同这些兼具整体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的全国性多民族共有节日是中华文化长久以来保持稳定协调发展的内部凝聚力和活力所在将核心地区的民族凝聚力和边疆地区的文化向心力有机结合、并立发展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整合和国家叙事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全国性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地域、民族、阶级乃至时代

15、的界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传递、选择、创造和更新逐渐凝聚成以某些共同民俗和仪式活动为核心的稳定关系并广为传播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记忆的全民性强化 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宏大、最具狂欢性的节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是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 春节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满、朝鲜、蒙古、鄂伦春、黎等大多数民族都视春节为“第一大节”是中国诸多民族中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 古代上至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由国家礼仪到民间风俗都非常重视春节接神、敬天、祭祖等祭祀性活动与贴春联、吃饺子、贺岁拜年、出门游玩等民俗性活动十分普遍是当之无愧的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 与此同时各个民族也在

16、传播交流中基于自身经验移植了本民族的仪式活动使春节更具有民族特色 例如壮族人民喜欢在春节期间举行青年男女对歌、抛绣球活动苗族则有“走寨”“跳坡”等传统习俗蒙古族因喜吃奶食把春节叫“白节”海南岛一带的黎族人民则喜欢在春节汇集成队、集体上山狩猎以进行庆祝 另外还有些民族保留着自己的年节例如赫哲年、苗年、藏历年、羌族大年 这些年节虽在具体民俗活动和仪式程序上有所差异但都以“年”为时间节律规约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生活并以“年”为核心呈现出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与地域关系 因此春节作为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交流互鉴中集体生成的产物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与社会意蕴既具有普遍的节庆仪式同时又基于不同地域

17、与民族形成了独特因素由此既强化了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认同凝聚了各族民众情感.区域性多民族共有节日在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缘关系影响下 个民族的文化由于居住相近、历史同源、文化相似等原因而存在一些跨越民族的区域性共同特征形成彼此之间互动互联的文化圈进而使在同一文化圈内的不同民族继承或习得了相似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共享了一套类似的节日传统和仪式表演 实际上这些区域性多民族共有节日大都是从一族单有走向多族共享、从族内互动走向族际共享进而成为一个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共有节日仪式活动但其影响范围主要在部分地区、部分民族见表 这些民族共有节日文化大都同脉同根从单一民族

18、、单一地区的小型民间节日逐渐扩展为一个多民族、跨地区的大型节庆活动并逐渐成为一省一地乃至是跨省的区域性节日文化至今仍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中任何民族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生存繁衍的创造着自身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记忆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流行的一种民歌“花儿”及以此为中心形成的传统“花儿会”节日及歌会原产生于古代的洮、岷、河、湟地区后来传唱在甘、青、宁、新及陕西西部、晋西北乃至四川、云贵等地的汉、回、土、撒拉、裕固、东乡等民族 从流行地区看花儿(主要是河湟花儿)突破了地区限制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传唱于天山南北从流行民族看花儿流行于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并不相同的近十个民族之间随着民族交流的不断加深共同使用汉语

19、演唱“花儿”成为一个典型特征促进了各民族交往沟通“花儿”在广泛传唱过程中自然会受到各个民族社会及文化的影响被赋予不同的民族色彩与地域特色 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接受影响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单向传播接受方民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族大多会结合本族本地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对其进行选择、取舍、改造和加工实现文化再生产典型的是各族人民在传唱时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加入一些本族人常用的语言词汇、语法习惯及音乐曲调等 在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创作的“花儿”中随处可见阿拉伯语、波斯语在藏、蒙古、撒拉等少数民族创作的“花儿”中夹杂有藏语、蒙古语、撒拉语 另一表现特征是渗透其中的宗教意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在

20、“花儿”歌词中常见清真寺、阿訇爷、满拉等字眼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则会在传唱中加入佛教色彩 由此来看“花儿”文化整体本就是由多民族所构成的后又在各民族的交流中不断传播、整合了新的民族文化因素形成了各个民族的艺术特色并传承至今 这些既具有多民族共同性、又有地区与民族特性的花儿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花儿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形成了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可以看出长久以来在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不同民族基于地域、族源、传播形成了极大的文化相似性特别是那些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比邻的民族所产生影响或承受影响的痕迹更为显著 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即是建立在这种超越民族、区域、文化边界的基础之上的 从

21、这个角度来看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代表的族际互动是节日文化共有共享的具体体现是各民族经济交流、文化互通、政治互动的深化与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民族不断丰富和再创造着本民族的节日文化使得本民族节日及其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所共享民族节日在更广阔的场域与范围内实现了公共化的传承与传播表 区域性多民族共有节日简表序号节日名称节期地区与民族抹黑节农历正月十六东北与新疆一带的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部分支系等诺鲁孜节公历三月二十日起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桂、贵、闽等地的壮族、侗族、苗族、水族、黎族、布依族、畲族、仡佬族等四月

22、八农历四月初八湘、鄂、渝、黔等地的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壮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泼水节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西南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花儿会农历四、五、六月西北地区的回族、汉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藏族、裕固族等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西南地区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九月南方的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侗族等耍海节农历八月初五至十二日云南的白族、彝族、回族、汉族等鲜花节节期不一云南的白族、彝族、怒族、德昂族、景颇族等 诸如此类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在中国可以说比比皆是从天山南北的“诺鲁孜节”、西北民族的“花儿会”再到湘

23、黔桂山地的“四月八”、西南民族的“火把节”与“泼水节”不一而足 这些多民族共有节日是民族性与区域性的有机结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单一民族标识的限制形成了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族际共有文化符号也见证了各个民族交往交流、包容互助、团结友好的历史关系四、从族际共有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节日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动态发展的 诸如春节、花儿会、三月三等多民族共有节日其从民间节日到区域文化乃至全国文化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多重演变路径体现了各个民族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的历史事实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

24、进程中多民族共有节日以其“民族共有性”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与各个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相连接超越民族、血缘与文化的界限而建立起一个更具包容力和感召力的民族共同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传统节日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 产生于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之中的多民族共有节日要随着社会生活而不断变迁符合当代人与当代社会的需求才能得以延续和传承 例如伴随着各民族的持续迁徙交流华夏古代的上巳节向不同民族、地区传播逐步演变为各地各民族的节日和习第 期张继焦等: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俗如四川的“花会”与“蚕市”云南的“三月街”广西

25、的“歌圩”及“刘三姐”壮、侗、仫佬、白、彝、黎、苗、布依、瑶等族的“三月三”以及湘桂地区汉、壮、侗族的食蛋习俗 在岭南一带因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历代汉人不断南迁汉族先民与壮族先民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日益频繁三月三上巳节也逐渐在岭南一带落地生根并与当地歌仙刘三姐传说、清明祭祀等生产生活习俗相融合成为当地人民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并传承至今 同时三月三歌圩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居住在广西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在一年一度的歌圩节中展开各种游戏竞技、对歌活动成为一个多民族狂欢与文化交流的舞台 世纪 年代以来“三月三”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广西政府的主导下三月三

26、逐渐由民间自发组织走向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众共享节日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的歌节从官方层面统一节日日期并在自治区层面上第一次组织了多民族参与的三月三“歌节”活动 年壮族三月三经批准成为广西的法定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 天将其由民间节日上升为法定节日同年经批准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年关于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旅游文化消费品牌的工作方案确定了以“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为活动原则致力于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打造成为一个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全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嘉年华

27、此外三月三作为民间节日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具有传统集体记忆的仪式活动在传承文化象征性的同时在今日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成文化旅游节和民族文化展演盛会并结合网络歌圩、电商活动等发展成为“文化 商贸 娱乐”为主题的文旅产业既推动了经济创收也成为一个集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现代节日仪式活动 同时三月三节日中传统的择偶、祭祀、祈福、社交等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壮族三月三已经演变成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拓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力抓手从一族单有走向多族共享、从民间狂欢走向大众共享 更为重要的是多民族文化交融而生的“壮族三月三”从民族共生走向了文化整生节庆期间既

28、有壮族山歌、壮锦等壮族文化展示还开展了多民族服饰走秀、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民族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真切感受各族文化的整生之美 总而言之这些结构性因素和功能性特征的转变使得“壮族三月三”走出了一族一地走向了与国内其他多民族乃至世界民族的互动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盛会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注入了活力不仅是壮族三月三四川彝族火把节、云南傣族泼水节、湖贵苗族四月八、甘肃莲花山花儿会等多民族共有节日在当代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成为多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发展形势下其活动开展的时间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仪式内容、传播媒介、结构功能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多民族大联欢中这些多民

29、族共有节日从单一的民间节庆进一步演变成当代多民族共生共享的区域文化从传统的民间节庆演变成文化整生与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从民族性到公共性、从族际共有到文化共享的转换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五、结语:从“文化族别研究”走向“文化共享研究”在“大一统”的制度保障和“国家 民族”关系的自上而下管理体制中各个民族在长期互动交融中构建起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格局然而在文化多元的表层结构之下各个民族在长期的流动迁徙、交流融合中共同创造了彼此理解和认同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共同记忆故而在深层结构层面中华民族与各个民族始终是在多样中追求统一、在差异中寻求和

30、谐彰显出文化共生性、联系性与一体性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自起源、建构到传承、发展无不体现出文化交融、交流创新的特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先秦时期已有相关习俗汉代正式以三月上巳日为节以水滨祓禊为标志性活动开始出现举办盛大宴会的风俗“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成为一个上至帝王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参与的全民性、全国性活动 唐代进入鼎盛时期以国家法令的形式使其制度化成为官方假日之一至宋代三月三开始消沉逐渐退出中原地区周边地区和部分少数民族虽有所保留但节俗分化且地方色彩明显 可参考韦苏文、刘芬芬壮族三月三漓江出版社 年版点 一个节日从一个民族

31、到另一个民族、再到各个民族从特殊性的知识到一般性的常识、再到以仪式为中心的稳定节庆习俗长此以往某一民族的民间节日就演变成了一种区域文化逐渐成为多民族共享的精神财富而这种多民族共有节日作为共享文化符号日益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各族人民的联系日益紧密以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共享化趋势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组织下使得原本处于分散状态的同源或相似节日有了结合成为更大节日的可能 节庆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节日内容日益丰富传统节日以当代形式活跃在民众生活中并持续吸纳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日益丰富着其间的文化共享 也就是说传统节日逐渐实现了从族内互动到族际交融、从民族内

32、部狂欢到跨民族跨区域共享的时代转向在多民族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中逐步强化了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社会实践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也应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而不断更新转换民族研究范式也是如此 过去在西方“民族 国家”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下学者在民族研究中关注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与特殊性相对忽视了共同性和整体性形成了“族别研究范式”笔者认为这种“文化族别化”的社会认识已经越来越不能解释新的社会事实和社会发展各民族文化并非先验的、固有的、区隔的、纯粹的而是共生的、互动的、共存的、互通的、共享的并在族际交流中实现了文化共享在中

33、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之间实现了联系互构 当前中国正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进程中应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多民族关系格局中去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共享承认存在超越“文化族别化”的基本事实从强调单一民族的“文化族别研究”走向强调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共享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力量和智慧参考文献:萧放.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河南社会科学():.刘礼堂李文宁.中国古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叶树坤.福州旧历新年风俗之调查.燕京学报().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萧放吴静瑾

34、.近 年()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春秋:中国民俗学会二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苗瑞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萧放.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河南社会科学():.张继焦侯达.民族传统节日:结构遗产的“传统 现代”转型与文旅融合发展.贵州民族研究():.陈华文陈映婕王巨山等.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节日文化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以浙江新调查个案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郭讲用.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当代传播():.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

35、的运用及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杨秀芝孙明福.利用传统节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效能:兼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天府新论():.邹少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为例.文化产业():.张勃.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民俗研究():.李欣.比较视野中的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中州学刊():.刘魁立萧放张勃等.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民间文化论坛():.龚建华.中国节日文化演变的社会学分析: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角出发.江西社会科

36、学():.(下转第 页)第 期张继焦等: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融合的家学传承以及蒙古、女真交融的家族历史彰显了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之悠远与绵长 叶赫那拉家族后裔多出文人学士为民族团结、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叶家四合院相对封闭、宁静自然的环境尊崇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的家风赋予了叶嘉莹读书做人、诗教报国的思想观念规矩严整、重视教育的满族习惯培养了她言行有度、好学向上的品行浓厚亲切的诗书氛围涵养了她的诗才诗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满族家庭文化的交融为一代诗词名家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土壤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中国古典诗词的恒久魅力、叶嘉莹

37、民族交融的家族记忆将蒙古族、满族作家、诗人联系在一起并且实现了多民族作家、研究者、学生的文化交流互动谱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诗篇参考文献:席慕容.所谓诗教/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寻找英雄、书写英雄的血性作家 关捷/.:/.鲍尔吉原野:这些年我写过一点大自然的篇章/.:/./.钱穆.中国文化论丛.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叶言材.我与姑母叶嘉莹.北京:人民出版社.叶嘉莹张候萍.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北京:三联书店.薛柏成.叶赫那拉氏族谱整理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钱穆.中国文化导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李澍田张云樵.明末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卫属、都城及世系的考订

38、.北方文物():.聂卓慧刘小萌.考古学视角下的明末女真叶赫部.黑龙江民族丛刊():.孙守朋刘兴晔.明代东北各民族交往交融:以开原马市交易为中心的考察.大连民族大学学报():.(责任编辑 董邦国)(上接第 页)吴良平龙开义贺梦姣.节日互动与民族关系调控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市六宫村回族古尔邦节族际交往网络为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吕越.传统节日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基于宁夏同心县古尔邦节的田野分析与思考.民族艺林():.钟梅燕.节日文化空间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蔡江宁宋瑞江.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新疆花儿研究.当代音乐():.田敏陈文元.论

39、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吴宗友曹荣.论节日的文化功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耀宗.中华节日名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江西社会科学():.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冯骥才.我们的节日春节.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杨永生.中外民间节日.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王丹.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汪鸿明.中国“花儿”源流史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武宇林.中国花儿通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覃桂清.“三月三”源流考.民族艺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文化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王玥龚丽娟.广西“壮族三月三”的当代实践及交融范式发展研究.广西民族研究():.严庆平维彬.“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张继焦尉建文殷鹏等.换一个角度看民族理论:从“民族 国家”到“国家 民族”的理论转型.广西民族研究():.(责任编辑 王莉)第 期王 莉等:民族文化交融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