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64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明”一词是由1 8 世纪法国思想家提出的,与“野蛮”状态相对而言,用来描述人类摆脱野蛮而进入发展水平较高的进步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出文明的运行实质上是由新形态代替旧形态的运动过程。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因;人类实践的发展使文明发生着形态方面的变化和进步;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人类文明革新的重要条件。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有力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要获得普遍认同,需要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进行交流和互鉴,既为自己提供滋养,又为他国提供借鉴,由此推进整个人类文明的

2、共同进步。【关键词】文明;文明演变规律;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率先提出,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可以说,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科学性,而不断扩大与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获得世界性认同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演变规律的深刻理解18世纪法国的米波拉在人类之友一书中,首次在非司法领域中使用文明(c i v i l i z a t i o n)一词。苏格兰启蒙哲学家弗格森认为,国家政府实际上就是“文明社会”的同

3、义词,而国家政府产生以前的社会就是“未开化的”或“野蛮的”社会,*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应对西方对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研究”(项目编号:2 1 CKS043)的阶段性成果。*乔咏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3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而且“整个人类也要从野蛮阶段进人文明阶段。”1 9 世纪的法国历史学家基佐也指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普遍的人性的进步发展。“文明这个词所包含的第一个事实(这是我向你们匆匆展示的一些不同例子的结论)是进展、发展这个事实。社会关系的扩展、最大限度的活

4、动、最好的组织。个人的发展、内心生活的发展、人本身的发展,人的各种能力、感情、思想的发展。”由上可见,文明是用来描述人类摆脱野蛮阶段而进人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种社会进步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赞同把文明界定为相对野蛮状态而言的人类进步状态,不过,他们对文明产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他们认为,文明的产生同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出现是密切联系的,“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文明因地理环境、制度、文化的相异而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而且它们也在不断提高并更新着自已的形态

5、,因此,把文明仅仅理解为相对野蛮时代的进步状态,还只是一种粗线条的认知,并不能说明和揭示文明在几千年又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而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出文明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由新形态代替旧形态的矛盾运动过程。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因。马克思在1 8 46 年1 2 月致友人的信中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由此可以

6、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认识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因一一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生产关系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又将引发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使文明发生改变、提高和进步。总之,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交往的拓展和经济效率的提升,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由此,高一级的文明也随之产生。第二,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人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造就和形成了文明。文明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生产活动,“当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巨大变革继续沿着物质文明的轨道前行,且又想要表现出

7、一种有价值的进步时,生活在【英】亚当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1 0,第1 页。【美】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逵、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 0 0 5,第1 0 1 2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1 9 3 页。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0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43 44页。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1 0 2 页。114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2年第2 期总第3 0 期文明社会里的人的思维习惯便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了。”正是这些“更高的要求”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也推动着思想、文化、

8、精神的生产日益繁荣,创造出如米波拉所说的“一个文雅、有教养、举止得当、具有美德的社会群体。”由此可见,人类的社会实践推动文明的进步,但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进步,也包含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的繁荣、思想的拓新、精神的发展以及个体道德素质的提升。总之,文明与真善美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着动态的统一。第三,人类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重点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文明进行了论述。在这一时代,随着人类的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交往,历史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此时“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但由于各种文明形成的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制度等条件不同

9、,不同国家的文明依然存在明显区别,“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某种文明同化他国文明的过程。正像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所说,西方文明根本不存在同化他国文明的可能性,更不能证明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这说明,人类的普遍交往是各种文明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取长补短的过程。这恰恰是整个人类文明繁荣和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二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及其对马恩文明理论的验证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举世皆知的。但由于延续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缺乏更新机制,近代以后的中国只能被动融人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潮流之中,再加上列强的入侵和掠夺,中华文明历经劫难。在这种历史背景

10、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焕发中华文明的生机,前赴后继,英勇献身。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实践,才实现了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创造性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大大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层次。可以说,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充分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规律学说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第一,这一新形态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科学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彰显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指出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

11、只是生【德】阿尔伯特史怀哲:文明与伦理,孙林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 0 1 8,第3 页。【美】布鲁斯马兹利什:文明及其内涵,汪辉译,商务印书馆,2 0 1 7,第1 5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5 6 6 页。115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栓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就是说,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栓形式”,此时,就有可能爆发改变生产关系

12、的社会革命。当然,这里的“社会革命”,既包括暴力革命,也包括生产关系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基本上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尽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走了一些弯路,但深度改革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已成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认真总结以往脱离生产力而盲目变革生产关系的教训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财富的迅速增长,由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一一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诚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显然是关系,而且只能是生产关系。”资本作为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社会

13、创造了巨大财富,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又产生了诸如贫富差距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因而,限制资本的负面效应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特色,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不断认识和摒弃资本的消极方面,运用资本的积极方面。这说明,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市场经济和生产关系的最大特色,也是开辟中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第二,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新的重大成果,使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化”的现代化新道路。在当代文明视域中,现代化的程度是衡量文明进步的尺度之一。“西方

14、中心论”认为,现代国家崛起的路径就是要遵循西方化这一公式,因为西方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样板”,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但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公式,走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化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证明了“西方中心论”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不同制度、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差别,没有看到现代化道路和文明进步的异质性。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基于此,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唯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创新,我们才能

15、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也才能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总结道:“走自已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5 9 1 5 9 2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1 6 8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第5 0 1 页。11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2年第2 期总第3 0 期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第三,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

16、党和中国人民不断推进和扩大中国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往,汲取和借鉴他国文明精华而产生的丰硕成果。近代以来,中国在一定时期内落后了,但中华文明的优秀特质保存了下来。一方面,中华文明在近代初期传入欧洲以后,被欧洲文明吸收借鉴;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也对域外文明学习交流,兼收并蓄,这也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秘决之一。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 0 0 0 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正是秉承这一科学认知,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中国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交往,使中国文明的形式不断向上跃迁和进步。中国文明不断向上跃迁和进步,首先体现在学习和借鉴人类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核心要义首先在于,在资源的配置上,实行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辅以适当的政府调控;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经济管理方式上,把科学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等等。其次是对世界先进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的学习、交流与借鉴,如消除贫困的政治制度安排等。最

18、后,对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和思想理论的借鉴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文化逐渐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与市场经济文化实现了很好对接。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坚实内核。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获得世界认同的主要路径20世纪中叶,人类学提出的文化传播理论深刻解释了人类互相学习的机制,而世界历史学科总结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文明互动学说。这些服膺于全球史观的学者们认为:“从来不存在绝对孤立的文明,所有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明的共处中存在;其次,各个文明在共处过程中,或是因为发现他人的长处,或是因为迫于他者的压力,因而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和发展的动力,

19、所以历史车轮的推动者乃是文明互动。”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虽然已经形成,但它仍然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 0 2 1,第1 3 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 0 1 4,第2 6 0 页。参见【美】布鲁斯马兹利什文明及其内涵,汪辉译,商务印书馆,2 0 1 7,第v页。117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需要与世界各国的文明持续开展交流互鉴,这是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获得世界认同的主要路径。一是经济文明的交流互鉴。所谓经济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经济思想与经济行为、经济

20、发展模式与经济成果的进步程度与属性。当今时代,东西方经济文明的发展水平存在极大差异,经济落后的国家向经济发展水平先进的国家学习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经济文明的交流中,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方面仍然需要向先进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学习,借鉴其经济发展成果和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来丰富和提升我国的经济文明,另一方面则由于我们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所以也会在与世界各国经济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在当前,经济文明的交流互鉴,就是要打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坚持经济贸易的互通、互补与合作,在交往中实现各方经济利益的互利互惠和共赢。与此同时,我们要扎

21、扎实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以扩大投资和深化经济贸易来共同做大蛋糕,让沿路各个国家的人民受惠和共享。这是我们扩大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影响力的根本途径。二是政治文明的交流互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不照搬西方模式,但同时也应合理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全过程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治文明的交流互鉴,要坚持一个基本认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链条上,文明多样性最终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承认政治文明多样性,就要正视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性,就要摒弃社会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趋同于或单一化

22、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逻辑,从而为不同政治文明的和谐相处提供历史和现实依据。在当前,我们尤其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政治文明的交流互鉴消解冲突,尤其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把世界的多样性转化为带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动力。三是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那些符合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理论体系、文学艺术、社会习俗、伦理规范等,都有自已的优长,都可以成为各国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它们彼此间的交流互鉴,既可以提升自有文化的文明程度,又可以推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这就需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而不是促进假设中的某个文明的普遍特征。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

23、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习近平同志也强调:“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 0 1 0,第2 9 4页。11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2年第2 期总第3 0 期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也就是说,在与他国文明的交流中,我们绝不能丢弃作为集体记忆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要吸取他国文化的优长,弥补自已的不足,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现代化,使其更加符合世界文化和文明进步发展的方向。四是科技

24、文明的交流互鉴。科学技术无国界,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社会的价值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社会认同,它依赖于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相互交流和协同合作。正因为如此,马兹利什赞赏一些学者提出的“全球文明”概念,认为在全球文明框架下,各种具体的文明可以由科学技术作为共同基础,因为“无论科学技术在各地有什么特殊性,都无损其放诸四海皆准的特征:如中国的物理学及其发现与美国的一样;同理,同一种汽车在不同社会都有相同的机械构造”。这说明,科学技术具有超越国别、超越政治的特性,在拥有一个由技术支撑的全球文明框架之下,可以让不同文化和不同类型的现代文明展开全球对话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五是生态文明的交流互鉴。伴随着现代文明的

25、发展,全球性生态危机日渐加剧,这表明以黑色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取代工业文明,以保障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这个新的文明形态就是“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美的规律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绿水青山“颜值”与金山银山“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经济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但由于各国的生态文明发展程度不一,各国生态文明的交流互鉴既可以为本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又可以共同催生出更高级形态的、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生态文明。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

26、ts Identification Pathfrom Perspective of Marx and Engels Civilization TheoryQiao YonghoAbstract:The term“civilization was proposed by French thinkers in the 18th centuryrelative to the“barbaric state.I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progress of mankind frombarbarism to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Marx

27、and Engels use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revealed that the operation of civilization is essentially amovement process of replacing the old form with the new form.Among them,thecontradictory movement between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economic foundationand supe

28、rstructure is the fundamental motivation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the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 0 1 4,第2 6 2 页。【美】布鲁斯马兹利什:文明及其内涵,汪辉译,商务印书馆,2 0 1 7,第1 3 6 页。119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development of human practice has brought about changes and progress in the form ofcivilization;the expansion

29、of the scop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for the innov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The formation of a new form of Chinese humancivilization has effectively verified the scientific and truth of Marx and Engels civilizationtheory.If the new form of Chinese human civilization is to b

30、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by theworld,it needs to communicate and learn from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of the world,in order toprovide nourishment for themselves on the one hand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countries on theother hand,so as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gress of the whole human civilization.Keywords:Civiliz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New Forms ofHuman Civiliz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