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 时代论坛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研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直接的改变或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1。近年来,青少年自伤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且在大学生群体尤为显著2。目前学术界认为3-4不能将自伤行为和自杀行为混为一谈,但可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作为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即某些情况下自伤行为像是自杀的“练习”,其伤害形式和损害程度与自杀相比更为“温和”,但却同时提高了将来自杀的可能性。有研究5表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抑郁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存在非自杀行自伤行为学生提供心理帮扶建议。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
2、样方法,在某高校抽取5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5287份,问卷有效率为97.9%。研究工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量表:使用单条目的评价方法判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6,NSSI行为包括:在过去一年中,在无自杀想法的情况下有过用头撞墙、用力咬自己、抠或抓自己、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等10种自伤方式。计算所有项目的总分,分数越高,表明发生 NSSI 行为程度越高。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相青(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济宁273165)摘要:目的:测查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减少自我伤害事件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量表对5287名大学生进行问
3、卷调查。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24.9%。(2)男女生在自我伤害程度和方式上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普遍存在,建议从个人、家庭、学校方面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进行干预。关键词:非自杀行自伤行为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会一般项目(基金编号:JJ21JC03)结果与分析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24.9%,其中用力咬自己、抠或抓自己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3.3%和12.1%。具体结果见表1。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性别分析对不同性别被试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自我伤
4、害程度上以及除抠或抓自己、用刀或利器割刺自己外的其他自我伤害方式上均存在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讨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情况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总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24.9%,其中用力咬自己、抠或抓自己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3.3%和12.1%。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7-9,国内外研究中大学生自我伤害的报告率大致在11%35%之间。有研究10表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一种心理病理现象,不仅会对个体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个体的社会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与男女生的NSSI行为发生率存在差异,女生在用力咬自己这一伤害行为上发生率高于男生,在用力撞墙、用力拔扯自
5、己的头发、用烟头、火或热水烫自己、用绳索捆 259时代论坛表1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n=5287)0次1次2-4次2-4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1用头撞墙489792.60%2124.00%1342.50%440.80%2用力咬自己458386.70%3286.20%2735.20%1031.90%3抠或抓自己464887.90%2825.30%2404.5%1172.20%4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479690.70%2454.60%1593.0%871.6%5用刀或利器割刺自己508596.2%1172.2%641.2%210.4%6用烟头、火或热水烫自己523799
6、.1%330.6%80.2%90.2%7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窒息519298.2%571.1%240.5%140.3%8用绳索捆绑自己524199.1%230.4%120.2%110.2%9过量或胡乱使用药物522198.8%290.5%240.5%130.2%10吞下或喝下不能吃的东西517497.9%500.9%350.7%280.5%表2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n=5287)男(n=1577)女(n=3710)t1用头撞墙1.160.5321.100.414.24*2用力咬自己1.190.5921.240.642-2.49*3抠或抓自己1.190.6041.220.633-
7、1.35 4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1.230.6531.130.4796.28*5用刀或利器割刺自己1.060.3381.060.3130.20 6用烟头、火或热水烫自己1.030.2341.010.1254.61*7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窒息1.040.2951.020.1923.45*8用绳索捆绑自己1.030.2431.010.1433.39*9过量或胡乱使用药物1.030.2561.020.1912.32*10吞下或喝下不能吃的东西1.050.3261.030.2682.22*总分0.922.5610.762.122.34*注:*,p0.01;*,P0.001260 时代论坛 绑自己、过量
8、或胡乱使用药物、吞下或喝下不能吃的东西等行为的发生率上,男生高于女生,表明相比女生,男生更多采用激烈的手段伤害自己。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11相似。进化心理学表明,男性有着更为强烈和明显的攻击性,加之男性性格内敛,相比女生情绪宣泄和疏导的渠道有限,导致自我指向的伤害行为也相对粗暴。对策和建议 针对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个体。针对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个体,建议其学习合理的认知方法12,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促进自我和谐;另一方面,学习科学的情绪管理技巧,学会用积极的积极的方式缓解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13,控制自伤行为的出现。家庭层面,减少自伤行为的建议。建议父母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采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
9、题,培养民主化的家庭氛围和沟通方式14;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关心孩子,避免重成绩轻心理情况的出现;注重孩子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15。学校层面,减少自伤行为的建议。做好预防工作。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应对意识和心理健康意识。组织开展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为主题的沙龙和主题讲座,传授科学的压力应对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将所学所见用于实践。做好干预工作。针对已存在自伤行为的学生,采取团体辅导、箱庭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网络,与家长积极沟通,家校联动,共同做好学生
10、帮扶工作。参考文献1Zetterqvist,Maria.The DSM-5 diagnosi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disorder: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J.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2015,9(1):31.2刘玉,罗媛,吴荣,等.贵州省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自我分化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21年48卷22期,4163-4166页,ISTIC PKU CA,2021.3徐慧琼,万宇辉,许韶君.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11、与自杀行为关联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2):314-317.4张郁林,张一,李书琴,等.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暴露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J.江苏预防医学,2021,32(4):381-385.5Zetterqvist M,Lundh L G,Dahlstrom O,et al.Prevalence and Func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Using Suggested DSM-5 Criteria for a Potential NSSI
12、Disorder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3,41(5):759-773.6石绪亮,朱亚,马晓辉,等.大学生睡眠问题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6):4.7潘珍,毛绍菊,唐寒梅,等.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878-8818陈瑜,李箕君.1035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相关心理特征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5):5.9苏金花,何珊珊,张甲.青少年期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心理问题探究J.心理月刊,2022,17(20):182-184+
13、189.DOI:10.19738/ki.psy.2022.20.058.10TATNELL R,KELADA L,HASKING P,等.文献快报(14):青少年NSSI行为队列分析个体和人际因素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1.11林丽华,曾芳华,江琴,等 福建省中学生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1):1664-1667.12梁娟,梁红.青少年NSSI的发病原因及干预效果综述J.心理月刊,2022,17(19):220-222.DOI:10.19738.13黄倩倩,王臣.情绪弹性对青少年自杀意念干预的启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No.524(33):4-8.14滕超,周文林,宋海东.家庭因素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005):030.15Allport B S,Johnson S,Aqil A,et al.Promoting Father Involvement for Child and Family HealthJ.Acad Pediatr,2018,18(7):74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