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2012·蚌埠四校中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m)(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 )。
A.第1 s通过的路程是5 m
B.前2 s的平均速度是7 m/s
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 m/s
D.任意1 s的平均速度都是2 m/s
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图甲
图乙
5.(2012·江西中考)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 )。
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6.(2012·兰州中考)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7.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的同学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9.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正在建设中,芜湖人多年的“动车”梦即将变为现实,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路程约92 km,若宁安城际铁路建成后火车以25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__________h,合________min。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0.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
员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地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三、实验探究题
1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
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四、计算题
13.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西建设和发展。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276 km,下表为列车时刻表。问:
动车组D6215
站名
动车组D6216
8:22
福州
--
11:55
福州南
39
11:38
泉州
56
10:54
9:52
--
厦门
10:16
(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其平均速度是多少?
(2)动车组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以船为参照物,连山相对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远处的连山就是运动的。
2.CD 解析:A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柄停止运动后,锤头由于惯性仍向下运动,A错;向上抛出的排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在减小,合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正是这个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才使其状态改变,速度减小,B错;C、D的说法是正确的。
3.B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的相关计算。根据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D错误;将时间代入公式,可知,当t=1 s时,路程s为6 m;当t=2 s时,s为14 m,平均速度为:v==7 m/s,则A错误,B正确。
4.D 解析:从题意知,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跑了相同时间后,乙在前,甲在后,说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根据这个关系可知,甲、乙运动相同时间时,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题中所列四个图像可知,只有D是正确的。
5.AB 解析:A、B选项都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C选项是先测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G=mg计算出重力,而天平的使用是利用了杠杆的平衡条件;D选项是利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然后根据G=ρgV计算出重力,主要应用了密度的知识。
6.A 解析:二力的平衡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据此判断只有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符合上述四个条件,所以这一对力属于平衡力,故A选项正确。
7.A 解析:被石块绊倒时,脚受到阻力后停止了运动,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故向前跌倒;踩到西瓜皮上时,脚向前加速滑动,人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人会向后摔倒,选A。
8.月亮 云朵 解析:看到云朵向西运动是以月亮为参照物,而看到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云朵为参照物。
9.0.368 22.08 运动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的推导式t==0.368 h=22.08 min,由于铁路相对于正在行驶的火车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运动的。
10.小于 等于 解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和重力平衡,即阻力等于重力;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加速下落的运动员受力不平衡,由于加速向下运动,所以阻力小于重力。
11. 乌龟
解析: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t1+t2+t3,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兔子在乌龟背上时,兔子相对于乌龟没有位置的变化,故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12.(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作用在不同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卡片一剪两半使每条线拉着一半 (4)A
解析:从小卡片两对角线水平方向施加力的作用,则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增减两边钩码来调节;当卡片转过一角度后,两对角的拉力便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拉力会使卡片旋转,使其不能平衡,这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若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用剪刀将卡片剪为两半使每条线拉着一半。将木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做二力平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间有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13.(1)1.5 h 184 km/h (2)动车组由于具有惯性,所以它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会停下。
解析:根据列车时刻表可知,D6215从福州到厦门的时间是从8点22发车,9点52到站,所用时间为1.5小时,根据速度公式v=s/t可求得平均速度,v=s/t=276 km/1.5 h=184 km/h;刹车后仍向前滑行的原因是动车有惯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