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域外政治变迁中的青年危机及其治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078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域外政治变迁中的青年危机及其治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域外政治变迁中的青年危机及其治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域外政治变迁中的青年危机及其治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正在深度融合 青年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浮现 青年能否顺利从教育阶段过渡到工作阶段 成为一个鲜明的政治问题 考察政治动因“青年危机”的出现是全球政治变迁时产生的历史现象 与国际政治系统所处的国际秩序大变局相互印证契合 国际政治系统与国家政治系统的相互影响、国家政治系统对青年发展的定型和体制成效均会对青年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 对“青年危机”的治理 关键在政治体系对生命历程体制的补全 基于此 国际政治系统与国家政治系统均以国家生命历程体制、国家青年政策等形式做出一系列支持青年全面发展的政治承诺 但由于多重客观条件约束 青年问题的治理方式和治理效能在不同国

2、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域外青年危机治理对我国青年工作的启示是:在指导思想上 要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的战略定位 在国家能力上 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青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政策协同上 要建立国家生命历程体制与中国特色青年工作模式的衔接机制【关键词】域外政治变迁 青年危机 青年发展 青年政策 青年参与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刘庆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青年问题、青年工作与青年政策虞希铅(通讯作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办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青少年发展、学校社会工作、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 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位 科学

3、认识全球发展大势 深刻洞鉴世界格局变化 做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评断 对当下呈现出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进行本质概括与世态描摹 确认了世界与中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共同处遇的历史方位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 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 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范围内 国家政治形势与国际政治局势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全球政治变迁的历史交汇构造出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命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

4、最灵敏的晴雨表”透视世界发展进程 青年是社会结构中最富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 是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与文化革新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联合国在 发布的 青年:联合国青年战略 报告中将青年视为“是值得对其做出投入 极有价值、极其重要的资产 使我们有机会实现空前的乘数效应”“青年是未来”已经成为全球政治实体的普遍共识然而 在大变局中 全球政治变迁导致的不确定风险和结构性要素正在损害世界青年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青年群体在教育、工作、家庭等生活世界的不同方面均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失衡”与“断裂”浮现出一种“青年危机”的当代图景在严峻形势下 青年的不确定性在增强 青年群体主导、参与的社会

5、运动在全球范围此起彼伏 那么 如何描摹全球“青年危机”呈现出的现实景象?如何理解其发生根源?如何去进行有效治理?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这些均是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基于此 本研究将在建立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分析框架基础上 对上述问题进行总体阐释一、分析框架: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共时 双向演化(一)内外联动:全球政治变迁中的国际国家政治系统的双向影响对全球政治变迁的考察实质上是对国际国家的政治系统进行结构过程分析 伊斯顿()认为 政治生活是“一个开放和适应性系统”政治系统是一个互动的系列 政治体系通过互动为社会做出权威性的价值分配 同时 政治系统也是一个行为系统 处于一个环境之中 既受环境的影响 又对环

6、境产生反作用 此时的环境的概念范畴既包含着一个政治系统所处的社会内部环境 如文化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 同时也包括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以国际经济系统等为内容的国际社会系统等 此外 阿尔蒙德()对政治系统的核心概念即“政治体系”做出规定 其定义为“依靠合法的强制力连续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在阿尔蒙德看来 政治体系是一种有规律的计划系统 根据结构功能划分 存在体系、过程、政策三个层面的结构 三个层次通过动态配合以维持体系的稳定 阿尔蒙德继承和发展了伊斯顿的观点 认为影响政治体系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国内环境 同样可能来自于国际环境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化过程中 国际社会系统与国家政治系统存在内外联动

7、的双向影响其中一方的变化均会对另一方造成直接影响 这些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具体情境下的组织、群体、个体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干预效果 因此 国际政治系统、国家政治系统以及政治系统中的各个主体便形成了有机联结 可实现不同环节的具体分析(二)上下互构:青年发展的生命历程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图式本文将以生命历程建构“青年”的发展域 以此概括“青年”的群体特质 在理论图谱上 生命历程有个体与结构两个层面的理解:在个体层面 生命历程指的是一种有秩序的人生 内含由社会做出定义的事件与角色 这些事件和角色会强化或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埃尔德()将生命历程定义为:“通过年龄区分的人生各阶段的轨迹 是在生命事件的时

8、机点、转变时间、间隔和顺序中所呈现的社会模式”大致而言 一个人真实的人生经历是社会机制与个人特质交互影响后累积效应下的产物 在结构层面 延续个体层面的讨论 在现代社会 受到愈发增多的制度结构力量的规定 个体的生命历程就不再个人化 而是趋向于一个集体性的制度化特征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嵌入社会制度而规定出一套相对稳定性的人生编排模式 科利()指出 现代工业社会的组织运作使得生命出现了时间化、时序化、个体化、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常态生平史观的形成等五个命题 建构出青年准备、成年活动、老人退休的生命历程的三个阶段在人口总体上 生命历程的制度化使得事件、角色和时间序列变得更具普遍性 并使其发生的时机点变得更

9、加具有一致性 呈现出标准化的特征 正因如此 国家政治系统得以基于政治制度、生产体制、历史传统、福利观念等建立起国家生命历程体制 如欧洲的福利国家、我国的“民生七有”政策体系等国家通过制度安排对公民的生命历程进行规定、保障和激励(三)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共时双向演化框架基于政治系统理论与生命历程理论 可以构造出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共时双向演化框架(见图)图 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共时双向演化框架政治系统论大致都遵循着政治系统与其参数或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 具有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的基本结构 均认为政治系统都进行着输入到输出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系统在进行着权威性分配 并且通过适应性改

10、造维持着一个开放、自控且目标确定的政治系统的自我稳定 政治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共时双向演化是一个系统过程 政治系统与青年群体之间存在中介机制 其一 在输入端 有“需求”和“支持”两个要素 前者指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提出的需要性要求 如青年对社会保障的需要 后者指的是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参与或服从 如青年对某一项政策的拥护或反对 其二 在转换端 政治体系根据输入的内容做出权威性分配 如制定青年政策以对资源进行再分配等 其三 在输出端 政策体系将权威性分配的结果以提取、分配、规制、象征四个方式呈现出来:在提取上 或对青年提出需要性要求 如希望青年能够在某些领域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在

11、分配上 为青年提供相关资源 在规制上 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政治手段对青年的生命历程做出规范 在象征上 对青年进行象征意义的符号化、角色化的建构 其四 在反馈阶段 相关信息从环道进入输入端 并进而转化成“需求”或“支持”再次进入转换过程除此之外 对环境的结果以及对青年的影响也放置在框架内部 但这些结果 实质上并不作为结构性要素存在 而是作为影响性要素存在 输出的“政治产品”的实际作用就是对环境结果 包括福利水平、社会公平、人民福祉等方面的变化都会以信息的形式随着反馈环道再次进入输入端 并且 对环境的结果也映射出对青年的结果 可以检查青年的生命历程的“断裂”或是“连续”、生命历程体制的“失灵”

12、或是“有效”二、“危机”的浮现:全球视野下青年发展的现实景象进入 世纪以来 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在全球范围内 国际社会共同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严峻挑战 人类再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在大变局中 全球政治变迁存在两种政治力量 一种是中国政府倡导下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和平与发展 另一种是以某些西方国家为首的政治集团 坚持冷战思维、实施零和博弈 二者相互斗争 对世界格局的所有领域造成深刻影响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国际社会系统与国家相互影响 一同映射进世界青年的生命历程 年国际劳工组织以“陷入危机中一代”标定当代青年的生存与发展境况

13、全球范围的“青年危机”正在浮现“危机”喻示紧急、失衡、困难的状态“青年危机”指的是现代社会下青年标准化生命历程出现的“断裂”状况 一般来说 青年的生命事件大致有:接受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组建家庭等 这些均属于常态生命史的惯常结构 也是国家生命历程体制进行制度建构的关键节点 在上述生命阶段中 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科利认为 生命历程是围绕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新工作制度构建的在现代工业社会“工作”置于生命历程的中心位置 纳入生产关系的结构之中 青年能否顺利从教育阶段过渡到工作阶段 事关青年的生存与发展 也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局在现阶段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从教育到工作的过渡阶段

14、面临“断裂”的风险 一般来说 既没有工作也没有接受正规教育或培训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是青年从教育向劳动力市场过渡的难易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到 年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青年(岁)处于没有接受教育、就业或培训的“尼特族”()状态 远高于 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时确定的基线 大约有 亿青年人既没有通过工作获得专业经验 也没有通过参加教育或职业方案来发展技能 这不仅是对经济潜力的浪费还可能对受影响的青年产生持久影响 使其在未来几年更难过渡到劳动力市场在这一问题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得出与 一致性结论 年数据显示:在经合组织国家中 岁的人中约有 是“尼特族”而在智利、哥伦比亚

15、、哥斯达黎加、意大利和土耳其 这一比例超过了 数据更进一步显示:在巴西、希腊、意大利和南非 失业 个月及以上的“尼特族”比例尤其高 在所有 岁的青年人口中约占 在阿根廷、斯洛伐克和西班牙 这一数字也相对较高 约为 而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约为 目前 全球范围的青年都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难”问题 对于国家而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于青年而言 就业是发展之基 青年一旦无法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就可能会引发其他隐藏的人生风险 失业、歧视、社会排斥、污名化、贫困、代际矛盾等 对青年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进而造成组建家庭、生育子女等其他生命事件的延迟甚至取消 降低未来发展预期 对于国家而言 青年生命历

16、程的各式“断裂”会进一步破坏社会系统的自我维持 年以来 青年参与、主导的社会运动频繁爆发 如以“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代表的占领运动、欧洲的“反紧缩运动”等 主张或诉求均是反对不平等、寻求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等这些社会运动不断影响经济复苏、动摇政治体系、加剧社会分裂、制造文化区隔 反过来又会对青年发展造成进一步不确定性的影响 如何解决“青年危机”成为世界政治实体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不过在谈及解决问题时 前提是要明确“青年危机”的发生根源 一般观点认为 经济危机是造成“青年危机”的根本原因 但事实上 经济危机的生成和解决本质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正如王沪宁所指出的:“在当代社会中 任何领域的问题 很快

17、都会从自己狭窄的地段中走出来 上升为政治问题现在 一切问题都走向政治 因为政治具有解决一切问题的条件”从这个角度上看“青年危机”应该深入探究政治系统作为发生动因的内在机理三、“危机”的动因:政治系统对青年发展的定型与体制失灵如上所述“青年危机”是当代青年的标准化生命历程从“连续”到“断裂”的演变过程中呈现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现实表象 对于政治体系而言“青年危机”涉及人心向背 关乎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因此 事实上 全世界的政治系统均做出政治承诺、制定政策以支持青年发展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青年危机”呢?(一)全球与国家的互动对青年发展的塑建作用国际政治系统与国家政治系统存在双向影响 二者均可在一定

18、条件下对青年发展产生塑建作用 在特定情境下 这种影响将成为“青年危机”发生的直接动因其一 国际政治系统会影响国家政治系统及其青年 当前 国际社会正共同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四大挑战 而这每一种赤字挑战均会在一定条件下对国家政治系统及其青年造成不确定的影响 以叙利亚战争为例 叙利亚战争实质上是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是国际政治系统内部斗争的产物 随着战事发展一部分本国人口(青年占多数)成为难民流入欧洲国家 另一部分本国人口继续留在本土 饱受战争摧残 不断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在青年方面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岁的年轻人约占叙利亚人口的/他们是受旷日持久冲突严重

19、影响的一个年龄段 错失了许多机会 特别是在学习和发展方面 例如 冲突极大影响了经济、体制和基础设施 导致青年积极参与机会不足、失业率上升 在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中苦苦挣扎 此外 由于缺乏积极选择 童工、早婚等负面后果加剧 青少年面临受剥削和虐待的风险除却战争冲突等风险 国际政治系统的国际组织也会对成员国及其青年发展进行干预 例如 联合国在 年制定了第一个全系统协同的青年战略 青年:联合国青年战略 该青年战略正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青年政策制定的共同遵循 其工作思想、优先事项、重点任务等会渗透在国家青年政策与青年工作之中综上 在一定条件下 国际政治系统是影响国家青年生命历程的重要因素其二 国家政治系统也

20、会对国际政治系统及其他国家的青年产生影响 根据力量对比 依托国际秩序结构及国际关系的稳定机制 大国和大国集团更容易影响国际政治系统 进而对特定地区/国家及其青年造成影响 例如 在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 西方国家输出的经济影响、政治事件、社会思潮、文化产品等更容易对国际社会系统及其青年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动变 目前 世界范围的青年研究呈现出鲜明的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的径向分野 近年来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和加勒比地区的青年研究在积极努力地以本土化的知识与理论展开对青年生活的情境化理解 但仍然受到全球北方所输出的思潮、理论、方法等框架内容的强烈影响全球南方长期处于一种单向输出的被动局面

21、在此影响下 全球南方的国家青年政策有时并不契合本土青年的真实生活世界 青年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会导致政策应对的“失灵”总之 国际社会系统与国家系统的互动在一定条件下会对青年发展造成影响 不过在正常状况下 国家政治系统对青年生命历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制度逻辑(二)国家政治系统对青年发展的定型与体制失灵在现代工业社会 青年的生命历程在国家生命历程体制的塑造下呈现出制度化与标准化的特征 实质上 生命历程体制属于社会政策范畴 是覆盖生命历程各个阶段、事件、角色的社会政策体系的集合 在理解上 最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概括是“福利国家”二战后 英国最早建立起了福利国家 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国家生命历

22、程体制可以说 国家政治系统、生命历程体制、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一个紧密联系、休戚相关的整体 其中 国家作为最重要的社会政策机构对青年生命历程进行制度建构和定型确保青年生命历程标准模式的连续性、稳定性 在这一过程中 政治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以下以青年面临的就业问题为例做出政治逻辑的解释根据图 可见 国家政治系统的政治逻辑主要涉及输入端、转换端与输出端三个环节:其一 在输入端 青年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面临困境 就会转化成“需要”与“支持”在“需要”方面 青年的现实境况会要求政治体系采取政治行动 保障青年的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劳动的实现 如改革教育体制、出台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在“支持”方面 青年根据现状会表现

23、出对政治体系的认识性、情感性、评价性的态度取向 直接影响政权合法性基础 在具体形式上 以社会舆情、青年运动、社会运动、选举结果等方面表现出来 青年的“需要”和“支持”常常是融合在一起输入转换端的 其二 在转换端 政治体系通过权威性分配政治过程 即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过程 如针对问题来设置政策议程 规划资源配置等 其三 在输出端 是政治体系生产出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具体来说 在提取上 当局会对青年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做出要求 目前 很多福利国家都在实施“从福利到工作”的政策转变 主张通过经济、培训、教育等领域的政府投资和个人投资来增强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并协助他们适应就业在分配上 政府当局会

24、在劳动力市场政策、教育政策、家庭政策等政策体系下调动各方资源 对问题领域做出资源分配在德国 就业是一项国家职能 德国政府联合就业部门的地方分支机构 为青年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规制上 针对青年的就业问题 当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政治手段调控青年就业问题 如制定一揽子的青年战略、青年政策 在象征上 政治体系在对青年就业等问题进行象征建构时 一般采取两种取向 一种是资源投资取向 将青年视为一种资源 主张将实现青年高质量就业作为社会投资未来、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一种是问题干预取向 将青年视为一种问题 主张将解决青年问题作为维持国家稳定、消解社会矛盾的关键 之后 输出

25、端的全部内容会转化成对环境的结果 如劳动力市场是否繁荣、就业是否公平、能否实现体面劳动与高质量就业、青年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等等 之后 反馈通道会将这些效果进一步转化成下一阶段的输入端 循环往复 实现系统的自我维持在阐明国家政治系统自我维持的政治逻辑后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国家生命历程体制对个体标准化生命历程模式的定型 按照莱瑟林等对福利国家生命历程体制的拆解国家政治系统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 在儿童青少年阶段 教育体制发挥结构化作用 为下个阶段提供生命机会 在工作家庭阶段 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 工作与家庭是生活的两面 住房保障是影响个体的关键因素 同时还要避免歧视、不公平等

26、隐藏境况与贫困的威胁 养老保障制度为这一阶段提供对下一人生阶段的期望在老年阶段 个体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 养老保障程度将结构化呈现个体的生活水平同时 在整个生命历程中 风险管理系统贯穿始终 为标准化生命历程提供连续性保障包括各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如图 所示)图 生命历程体制基本架构目前 全球范围内政治体系对生命历程体制的建构主要是依循上述基本架构及其内容 这也是一般意义上国家生命历程体制的现代图式 对于青年而言 生命历程体制中青少年阶段的教育体制、工作家庭阶段的住房保障、劳动力市场体制、家庭政策以及贯穿全程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对青年发展塑造影响最大的部分 也是政治体系对青年发展进行政

27、策建构的干预重点 总的来讲 国家的制度安排有助于生命历程的整合 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交叉影响 提供了生活机会、期望和连续性的保障 相应地 生命历程体制一旦“失灵”将对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造成严重后果 在这个角度上 青年发展事实上是国家生命历程体制投射在青年群体上的具体表现 国家生命历程体制的效能是影响青年发展的关键因素 有研究指出 年经济衰退后 欧洲和美国的青年在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阶段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国家在青年过渡阶段的政策支持越多、政策保护性越强 失业率越低 反之越高因此“青年危机”的出现 是全球政治变迁时产生的历史现象 与国际政治系统所处的国际秩序大变局相互印证契合 青年的“在场证”必然是具

28、体的 一定会受到国家政治系统的影响 而国家政治系统规定着国家生命历程体制 塑造着人的生命历程 生命历程体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结构性失灵 都会对青年发展造成长期的、直接的不利影响 严重时多个部分的“失灵”就会造成“青年危机”那么“青年危机”该如何治理?这是下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四、“危机”的治理:政治系统对青年问题的因应及困境如上所述 普遍性“青年危机”发生的政治动因是国家生命历程体制的“失灵”那么 治理“青年危机”的最好方式是政治体系对生命历程体制的补全 进而实现青年发展的连续性 不过 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青年危机”的治理面临一系列问题 既有政治系统的内部问题 也有“青年”的本体复杂性问题 由于这

29、些问题“青年危机”往往演变成一种“熵增”难题 进一步增加问题解决的复杂性(一)“青年危机”的治理困境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与国家能力的客观约束其一 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型权力 马克思做出过论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现代社会 意识形态以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或社会思潮等不同形式发挥着塑造与重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效力和职能 对政治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做出引导 意识形态指涉的是对问题解决的干预哲学 即想不想办、怎么办()在“想不想办”的认识论上 意识形态塑造国家政治经济学实践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新自由主义学说指导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紧缩政策的全面实

30、践 紧缩政策是一种“游戏规则”的调整 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学其通过一系列针对高福利国家体制改革的政策变化 一方面实施项目型紧缩 削减社会支出、重新调整福利国家项目 另一方面实施制度型紧缩 采取修正政治制度的形式从而改变福利国家的决策方式以潜在地改变政策结果 对政治环境进行改造在意识形态调整的情况下 欧洲国家生命历程体制发生深刻改变 直接影响青年生命历程模式在希腊 由于剧烈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福利国家改革 过去为失业和其他压力因素提供安全保障的制度环境以及家庭、社会结构已经严重削弱 紧缩政策使以前的代际团结模“熵增”是指在现代社会意义上 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或趋势式不可持续 减少了青年

31、获得经济资源(如挤压家庭收入和就业机会减少)和转移支付(福利国家在衰退)的机会()在“怎么办”的方法论上 意识形态还会导致针对青年问题解决方案的类型差异 欧洲政策研究表明:以青年部门的组织、青年政策的目标群体、青年的定义和青年政策的主要目的等四个维度对国家青年政策进行考察 发现青年政策不仅在各国之间差异很大 而且在国家内部也各不相同 在青年政策体制上存在以丹麦、芬兰、挪威、瑞典为代表的普遍主义模式 以爱尔兰、英国为代表的社区为本模式 以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等为代表的保护模式以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为代表的集中型模式等 每个模式都是建立在特定干预哲学基础上的解决方案其二

32、 国家能力问题 根本上是国家的制度能力或治理能力 指涉的是政治体系有没有能力对青年问题进行干预解决 米格代尔()认为国家能力是国家对社会的干预能力 即“国家领导人通过国家的计划、政策和行动来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的能力”包括“渗入社会的能力 调节社会关系、提取资源 以及以特定方式配置或运用资源”的能力在这个角度上 很多长期处于战争冲突、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等“异常”状态的国家、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控制能力不足以支持全面建设国家生命历程体制的“弱”国家 事实上对青年问题常常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这一点广泛存在于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 整体上意识形态问题和国家能力问题是一体相关

33、的 二者塑造着国家生命历程体制和青年的生命历程“青年”作为政策对象的本体复杂性事实上 即便国家政治系统的意识形态将青年置于中心位置、同时国家能力又能够支撑起全方位生命历程体制的总体建设 青年发展的问题治理依旧复杂 有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 谁是“青年”?在对象上“青年”概念在不同话语、各类叙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 但这并不是说各方利益相关者并未做出过统一的努力 归根到底 青年的本质是发展 是一个处于长期变化之中的历史现象 围绕生理、心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此做出的界定必然不同 以“青年”的年龄界定为例 联合国出于统计的目的 将“青年”界定为 岁 而我国 年颁布的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年)将青年界

34、定为 周岁 且同时指出:“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时 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此可见“青年”在不同具体话语中的复杂性 这加剧了对青年的针对性干预的困难 其二 什么是问题?在对象性活动上 本质上 青年的生命历程不仅有着自上而下的结构化规范 也有青年基于主体性的能动性表达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 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是社会人 在现代社会 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系统 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必然被卷入社会复杂性之中 被其所深刻影响 在卢曼()看来 这种社会复杂性是通过系统形态开放的一系列可能性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结构 世界

35、与系统的关系是一种超载的、不断受到威胁的不稳定性问题目前“个体化社会”、“流动的现代性”、“风险社会”等社会诊断表明社会系统向着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发展 青年个体、群体的对象性活动也会趋于复杂 日常生活实践的观点、行动与结果均趋向于不确定性 对于青年发展呈现的群体表征 如“尼特族”、躺平、内卷等 哪些是青年现象?哪些是青年问题?该干预其生命历程的哪个环节?这些类似的问题使得政治体系对青年发展的准确、全面的观察和掌握面临诸多困难(二)“青年危机”的治理举措全球政治变迁与世界青年发展的时代命题揭示出“危机”的隐喻 为了应对“青年危机”国际政治系统和国家政治系统均做出了一系列支持青年全面发展的政治承诺

36、除了覆盖全民的生命历程体制之外 还有各项青年政策、整合式青年战略做针对性应对在全球层面 联合国在 年制定了第一个全系统协同的青年战略 青年:联合国青年战略 强调保障“青年发展”和“青年参与”旨在促进全球 岁的 亿青年在推动全球形成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过程中发挥作用 在区域层面 欧洲正在全力推进欧洲青年战略的“欧洲标准”建设 欧盟、欧洲委员会是主要政策主体 年 欧盟与欧洲委员会建立了青年伙伴关系框架 致力于形成政策协同效应在现阶段 欧盟在 年提出新的 欧盟青年战略 将青年看作欧盟的制度基石 致力于推动欧洲国家采取集体行动以解决欧洲青年面临的共同挑战欧洲委员会在 年发布 年青年部门战略 决

37、定欧洲委员会青年部门应致力于使欧洲各地的青年能够积极维护、捍卫、促进和受益于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 截至 年 月 在 个国家中 共有 个国家()制定了国家青年政策应该说 全球范围的政治系统对青年问题的干预和解决态度是积极的 但基于事实 可以发现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政治体系面临着多重治理困境(三)“青年危机”的未来:转向“熵增”难题的时代之所问在全球政治变迁、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与国家能力的客观约束、“青年”作为政策对象的本体复杂性共同交织下“青年危机”逐步演化成一种“熵增”难题 在青年发展的问题域上“熵增”具体表现在:青年现象与青年问题相互叠加 范围广泛且难以界定 青年发展受到

38、国际与国内两个系统环境的影响 青年问题的因果机制相对模糊干预措施的制定在政策对象、政策议程、政策导向等方面始终存在争议 政策效果难以准确把握 政策实践的跨部门协同一直处在部门利益、部门文化、部门偏好等方面的纠葛之中 协调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等 以青年问题的政策制定为例 在青年政策建构相对完善的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体系中不同的政策主体制定出的具体政策在实践上存在着紧张关系 有的部门政策向着一个方向起作用 其余部门政策向着另一个或多个方向起作用 有时会形成政策合力 有时会造成政策冲突 有研究者指出:“无论任何青年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实施都会产生更广泛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既有受欢迎的 意外收获 也

39、有不受欢迎的 反常行为”管中窥豹 青年问题域的“熵增”难题是摆在全球政治系统面前的现实挑战 成为一个时代之问五、域外青年发展状况对我国青年工作的启示与西方国家不同 我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命历程模式 有学者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形塑下 一方面 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形成环扣结构 即不同人生阶段的生命事件、角色与时序的安排是确定的 各个阶段呈现紧密无缝的环环相扣形态 另一方面 在家庭内部 不同世代之间呈现世代叠加特征 一个世代的人生事务与其他世代的生命历程密切交织、相互影响和互相构成事实上 当代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典型模式实质上是政治体系对全民生命历程做出制度化规

40、范的历史结果 进入新时代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我国青年问题域也处于“熵增”的演进过程 年轻人面临着教育、就业、家庭、生育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参考全球经验与教训 围绕意识形态与国家能力、政策因应等方面 对我国青年工作进路提出以下思考第一 在指导思想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将青年摆在更加优先的战略位置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的战略定位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要在充分认识“强国一代”“时代新人”“新时代好青年”的深刻内涵基础上 实施更加积极、全面、普惠的战略举措确保青年在百年大变局中实现自我与时代的共同发展第二 在国家能力上

41、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 推动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为中国青年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科学化、制度化与标准化的工作逻辑 推动青年工作现代化()科学化 准确把握青年问题域的现实表征 将循证科学作为决策基础()制度化 建立青年部门的整体性、系统性治理机制 切实加强水平结构上的跨部门协同性与垂直结构上的工作机制的实效性()标准化 借鉴国际经验 制定标准化的政策工具 以标准化建立整合式青年工作与青年政策的包容性框架第三 建立国家生命历程体制与中国特色青年工作模式的衔接机制 目前 中国青年享受我国国家生命历程体制与中国特色青年工作

42、模式的双重支持和保障 一方面 国家建立起了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另一方面 我国建立起由中国共青团为主导、保障青年生存与发展的中国特色青年工作模式 国家生命历程体制与中国特色青年工作模式在回答青年发展命题时有各自的优势 前者以保基本、促发展为特征后者以专门化、促发展为特征 因而 以整体性治理的思路 建立好在涉及青年的教育、医疗、民生等政策内容上有效的衔接机制 努力形成政策合力 参 考 文 献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

43、团工作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刘庆帅:“青年危机”与“发展承诺”:世界青年政策的转型与启示 载 青年探索 年第 期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王浦劬 主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 小 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 体系、过程和政策 曹沛霖 郑世平 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陈国康 段 然 等:生命历程 个体化及风险:社会政策的回应 载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 年第 期 :吕朝贤:贫穷动态及其成因 从生命周期到生命历程 载 台大社会工作学刊 年第 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页 :():/:蔡

44、康鑫: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社会运动特征及原因 载 青年探索 年第 期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 罗敏范西庆 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李 志 杨 笛:国外“从福利到工作”福利政策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皮尔逊:拆散福利国家:里根、撒切尔和紧缩政治学 舒绍福 译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年版 第 页 :():()乔尔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 张长东朱海雪 等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尼可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 瞿铁鹏 李 强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胡 珊 郑作彧:中国人生命历程的环扣结构与世代叠加 载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年第 期责任编辑:陈川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