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椭圆的标准方程任课教师:刘婉君时间:2010年6月4日地点:08装饰(3)班(750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椭圆的定义,理解它们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2)由椭圆的方程知道它们的焦点坐标和焦距椭圆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思想品质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对新问题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椭圆的焦点位置并能准确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归纳法与练习法相结合.五、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概念1
2、、观看图片(1)2003年10月15日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变轨前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2)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第29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其平面效果图主要是由椭圆形成。2、数学实验请同学们准备一条一定长的绳子、两枚钉子和一支铅笔按照下面的步骤画图:(1)将绳子的两端固定在画板上的和两点,并使绳长大于和的距离,如图1图1M(2)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并在画板上慢慢移动,画出图形。思考:(1)画出来的是什么图形? (2)铅笔移动的过程中,始终是拉紧绳子,说明笔尖的 运动满足什么
3、条件?从上面的画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绳子的长度是保持不变的,椭圆是由到点和的距离的和等于绳长的所有点组成的 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二)椭圆的标准方程1、研究椭圆的方程(1)已过焦点、的直线为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 图2xyOM设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0),椭圆上的点M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0且),则、的坐标分别为,由椭圆的定义,有,即经化简得:令,可以得到方程 ,(1) 可以证明,如果点的坐标满足方程(1),那么点一定在椭圆上因此方程(1)叫做焦点在轴上的
4、椭圆的标准方程 x图3yO(2)若如图3所示,取过焦点、的直线为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它的方程为 (2)其中,方程(2)叫做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思考:两种形式的椭圆方程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2、练习1. 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 焦点在轴上; (2), 焦点在轴上; (3), 焦点在轴上; (4), 焦点在轴上。总结: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步骤:(1)定焦点,(2)定形式,(3)定的值。3、练习2. 判断下列椭圆的焦点是在轴上还是在轴上。 (1) (2) (3) 总结:在方程左边的二次项( 或)和(或)中,分母大的焦点就在
5、该条轴上。 4、练习3. 求椭圆的焦点与焦距。5、练习4. 完成课本P176课堂练习2。(三)小结反思、交流体会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定义(要注意定义中的条件)以及椭圆的标准方程。2、注意焦点的位置与方程形式的关系 ,用分母的大小确定焦点在X轴上还是Y轴上。(四)布置作业、内化提高:P177. A. 1(4), 2七、教学设计的说明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12章圆锥曲线中12。3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椭圆的定义,用坐标法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求椭圆问题。本节课要为下一课椭圆的性质的学习打好基础,对后继学习的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也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
6、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所以说,本节课对于沟通解析几何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及多媒体显示来形成椭圆的直观图像,并初步体会椭圆的本质特征。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下,可以很自然地得出椭圆的定义,并对建立直角坐标系起到很好的启示与帮助作用。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与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了椭圆的本质特征。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等客观因素,中间的化简过程不在课堂上展开,只是要求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课后阅读课本中页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这一做法是符合职中学生的特点,降低教学的难度,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后面的应用上面。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讨论,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启发,使问题变得逐渐明朗,通过集体的思维,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本课的容量较大,因而,师生的讨论要点应放在解题的基本策略与关键步骤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