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能力目标:能正确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3、知识目标: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二、重点难点: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多媒体等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都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各自牲畜的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一是尽可能地增加自己拥有的牲畜头数,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很快得
2、到提高。 提问:(1)这两种选择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第一种选择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种选择只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 (2)你主张做出何种选择?(学生讨论并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讲授新课。师: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和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途径的方法,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模式。你知道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吗?生:阅读教材P31“信息平台”。师:那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生:看书P27后回答。师明确: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
3、展。师:可持续发展有什么要求呢?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师补充)(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师:你知道“网开三面”和“里革断罟”这两个典故的由来吗?生:思考、讨论。师: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古人都如此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那么我们呢?由这两个故事,我们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师: “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这几个词的含义是什么?你看到过现实生活中有与此类似的现象吗?针对这些现象你会提出什么建议?(只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六、巩固练习:1、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模式是什么?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七、板书设计: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