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场)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结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才能降低储粮成本,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我们的#公司才能兴旺发达,辉煌无限!名
2、人勤俭节约小故事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周恩来:在他当总理的期间,有一天,他的妻子觉得他的毛巾烂了,就把它丢了。但周恩来又千方百计的找回来,因为他认为国家正在发展期间,不浪费要从小事做起 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3、,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赞同|周恩来总理勤俭
4、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同志头脑中的节约意识渐渐淡化了。现实生活中,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的现象不为鲜见。然而一些同志却不以为然,在有的人看来,勤俭节约、艰苦
5、奋斗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条件和环境改变了,再提倡这个就不合时宜了;有的认为,是否艰苦朴素是个人生活的小事,吃点、喝点、玩点无碍大局,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要求得那么严;还有的认为,时下人们生活讲质量、吃穿讲档次,国家也提倡和鼓励消费,“慷慨花钱”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认识与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相符的。 崇尚俭朴、反对奢华、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和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
6、“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我国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坚持。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进行长时期奋斗。即使在我国实现了小康,富裕了,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也不允许坐享其成,奢侈浪费。聚沙成塔,积少成多,铺张浪费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
7、,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 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 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 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 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 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 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 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 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 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