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星星的新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星星的新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设计思想:
这篇课文是一个科普童话,通过小星星与新朋友的对话,介绍了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等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
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课文,让学生明白各种卫星的用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爱好,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5, 教学重点、难点:
6, 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7, 难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 教具预备:
9, 星星外形的生字卡片、小星星、头饰、小黑板等。
10, 教学过程:
11, 一. 猜谜激趣—─说星星。
1, 小朋友,我们猜个谜语,看谁又快又正确地猜出谜底,认真听;
2, 师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石青;
青石板上钉银钉;
银钉多,数不清;
一颗一颗亮晶晶。
3, 指名说出谜底
4, 板书课题:星星的新朋友,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去熟悉星星的新朋友,请打开13课。
5, 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请问你用什么语气来读的?(兴奋)为什么?(因为要去熟悉新的朋友)请大家跟他读一次。
二,自主识字──摘星星
1,引导学生观看描绘成夜空的黑板,师有感情的引导: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深蓝色的夜空,群星闪烁。把同学们带进美妙的夜空里去。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读课文,不过有两个学习任务:①,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落。②在读课文时碰到生字新词就多读几遍,并用“☆”圈出来。读完后,请坐好,并用你的眼神告诉老师你把课文读好了,行吗?
3,自由读文。
4,问:课共有几个自然段落?请全班同学伸出手指来表示并大声地告诉大家。
5`刚才读课文的时候碰到很多生字朋友吧!现在我门来做个游戏——摘星星。把课文的14个生字词写在星星外形的卡片上并粘在黑板上。只要你熟悉这些生字朋友就大声念给大家听,并带大家读一读。
6, 做游戏,然后开火车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7, 熟悉了这些星星,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去读一读,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找星星。
1,究竟星星的新朋友是谁呢?有颗小星星呀也不熟悉这些新朋友。不信请看第一自然段。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小星星说了一句什么话?
2指名说说小星星说了一句什么话?用什么语气读?
3,比赛读好这句话,评出“读书小明星”。
4下面我们来做游戏——找星星。这个游戏同桌俩人一起完成。两人一起阅读课文2~9自然段。一起完成两个问题:①星星的新朋友是谁?
(2)课文写了那些人造卫星?请用“□”画出来。看哪一对学习伙伴最快找出答案。
5.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气象卫星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营救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
6.齐读2~9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些卫星怎样跟小星星对话。
7. 指名说说你知道哪颗卫星用什么语气说的,就念一次给大家听。
8. 引出词语:自豪、争先恐后。请问在什么地方见过争先恐后这种现象,请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四. 角色朗诵——演星星,
1,在你的学习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颗卫星,它有什么本领?演一演看谁表演得最象,评出“表演小明星”
2,班上展示表演读。
3,引出省略号?表示什么?又小组讨论一下,再把话补充完整。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诵课文,再派代表出来展示。
五,扩展延伸——造星星
1, 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 你想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什么时候发明的吗?出示小黑板,齐读学习链接。
3,假如你长大后成了以为科学家,你会造一颗什么星?小组讨论一下。看谁造的卫星作用最大。
4, 指名说说造卫星,评出“最佳科学之星”。
六,作业布置——画星星:回去查查资料。请你设计一颗人造卫星图,看谁设计得最合理最漂亮。评出“最佳设计之星”。
七,感情升华——唱星星
结束语:希望你们长大后人人都成为最刺眼的巨星。所以我想用一首歌《闪烁的星星》来结束这一节课:齐唱《闪烁的星星》
板书: ★ ☆ ★
13,星星的新朋友 ☆ ★
☆ ★ ★
☆ 气象卫星 ★ ★
★ ★ 通信卫星
人造卫星: 侦察卫星
导航卫星
营救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游戏活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活动的教育潜能,为学生更主动更快乐的学习提供和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语文,同时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