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握手礼仪》设计方案
(长阳职业教育中心 翟宏远)
方案类型:于有疑处扩疑
教学目标:
1、 了解握手的起源;
2、 知道握手的场合;
3、 熟悉握手的顺序;
4、 掌握握手的要令;
5、 注意握手的禁忌。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有一种礼仪,不用说话就能显示出热情、友好的待人之道,如果应用得当,它能进一步增添别人对你的信赖感,但是它也能在不经意地举手投足之间,泄露你教养的秘密……它,就是见面时最为普通的——握手礼。
千万不要小看它,正是这简单的一握,蕴藏着丰富的信息,简单的一握,蕴藏着复杂的礼仪细节。
二、新课:
1、握手的起源:
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起源都是很感兴趣的,可设计成选择让学生来猜想。
1) 在古代战争中产生的;
2) 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
3) 在古人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4) 在西方列强瓜分殖民地时产生的。
通过分析判断,引导学生进行甄别,还可以发挥学生更多的空间想象,提出
其它的可能性答案,从而扩大质疑的范围。
2、握手的场合:
目前的握手已经是我们国内最通行的相见礼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其实也是国际社会社交场合最常见的礼节,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握手的具体场合呢?
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然后请代表发言。这里,学生说的最多的是迎来送往,可能会忽略握手作为常识性礼节,应该运用于所有表示尊重的场合中去。
3、握手的顺序: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行握手礼时,谁先伸手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遵循的原则。握手不是一般的劳动,它遵循“尊者优先”的原则。于是通过举例来找出尊者。
例如,男士与女士握手,谁是尊者?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谁是尊者?老师与学生握手,谁是尊者?
4、握手的要令:
注意握手的手型、相握的时间长短、力度的大小、眼神的要求以及表情的运用等。关键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意。让学生模拟某种场景来训练和练习。
6、 握手的禁忌:
这是注意事项,绝对不能违背的,若有违背,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部分
内容以讲授为主。
三、 小结全课:(略)
四、 自我评析:
本节课内容看是简单,实则掌握好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要把握:
1、 通过这节课的内容,教育同学们处处讲究文明礼貌,人与人之间要互相
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素质,构建合谐校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新课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疑问,通过扩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来
让学生达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3、 通过学习,还要克服一些平时生活中的错误倾向,纠正一些不良行为,
从而掌握规范标准的国际通用的礼仪要令。
全课贯穿着设疑扩疑,内容一环紧扣一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要进行内容的铺设,在谜底一个一个被揭开后,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受到了教育,知晓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也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