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泗安镇中心小学 储龙龙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记得不久前,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
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游子吟》)生有感情朗读。
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质疑揭题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一篇课文,知道了
——课文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明白了要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是啊,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德国的一位普通母亲,去感受她那博大的慈母情怀。(出示课题并板书:妈妈的账单)
2.实物理解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账单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过的?
——超市、商场、专卖店等
(教师出示购物小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张账单,你们来看看,发现了什么?
总结:像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的单子,就称之为账单。
(相机理解了“账单”一词的意思)
3.齐读课题
师:现在你知道“账”字为什么是贝字旁了吗?
——贝字旁的字跟金钱有关系
请同学们千万要把它和“帐篷”的“帐”区分开来。
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字词(合上书本)
出示词语并指名分行读: 收款 索取 报酬 款项 慈爱 (注意:报酬的酬读轻声)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指导学生读出心情、感情)
怦怦直跳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同样读出感觉)
带感情齐读词语。
3.交流内容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可以运用上面的词语来进行帮助。(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出示填空: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 用来(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干活的(报酬),但正当他(如愿以偿)的时候,却收到了妈妈的一份(账单),让他感到(羞愧万分)。
小结方法:同学们,直接概括课文内容有点难,但我们可以用一些重要的词语进行填空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四、细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理解:经办(经手办理)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相机理解:索取(获得、得到)索取——奉献(反义词)
报酬(帮别人劳动得到的钱物)
师:这个小彼得真有意思,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多新鲜呀!我们来看看他的这份账单吧!请你把彼得的账单用方框给框出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知道什么是款项吗?(付款的项目)请你看看有哪几条款项?后面列出的数字就是?(报酬)
(3)指名读四五自然段,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如愿以偿的意思是——自己的愿望得到了实现。那么,你能用如愿以偿来说一句话吗?
师:这对母子俩还真有意思,儿子给妈妈一份账单,妈妈也给儿子一份账单。请你同样用方框把妈妈的账单给框出来,仔细地读一读。
2.对比分析两份账单
师:同学们,我们再仔细地来看看这两份账单,请你比较一下,同样是账单,妈妈的账单与彼得的账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预设A:账单的内容(或款项)不同。
我们细细来看彼得账单中的内容与妈妈账单中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彼得账单中的内容都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件事,而妈妈账单中的内容却是非常大的事情)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同样列出了四个款项,但彼得账单中的款项都是非常小的事情:送一封信,拿点东西,帮大人干点活都要跟妈妈要报酬,而妈妈账单中的款项却是非常非常大的事情: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生病时的护理。
师:同学们,你想象一下,十年间妈妈会为小彼得做些什么?你能像彼得那样列出一件具体的事吗?(预设:妈妈每天帮彼得做可口的饭菜,帮彼得洗衣服,给彼得买很多的玩具,天天接送彼得上下学… …)
是的,妈妈为彼得做过这么多的事情,仅仅是一天,是一次吗?是一个星期?一个月?那是多久?
——十年
师:是啊!十年,3650个日日夜夜。彼得的妈妈每天都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小彼得。老师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妈妈不顾自己,把好吃的都留给自己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插入故事,师读)同学们,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非常开心、快乐)你会觉得有这样的妈妈怎么样?(非常幸福)
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把妈妈的账单读一遍。
过渡:除了账单的内容不同之外,你还看出了两份账单哪里不同?
预设B:账单的金额不同。
我们来看看彼得向妈妈索取了多少报酬(60芬尼),妈妈又向彼得索取了多少?(0芬尼)
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师:同学们,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整整十年,十年的青春,十年的辛酸劳苦,她应该得到多少?我们一起来看一则资料。(出示:母亲的工资——克里滕登《母亲的价格》)
思考:同学们,一年6万美元,十年就是60万美元。可是妈妈在账单上都写了多少?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师小结:是啊!妈妈的爱是无价的,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我们一起再读妈妈的账单!
3.再读课文找寻妈妈的爱
同学们,妈妈的爱是无处不在的,请你细细默读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妈妈对彼得的爱的,画出来。
出示句子: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这时候的母亲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自由交流)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师:是啊!妈妈的爱不仅是无价的、无私的,也是无声的。大爱无声,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4.感情渲染,体会羞愧
总结:同学们,当“0”包含着(无价、无私、无声的母爱)时,这份(索取)便让人那么的(羞愧万分)。(补充板书:0﹥60)你同意吗?
出示句子: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师:同学们,小彼得读着读着,他会想到些什么呢?
请你写一写:
“小彼得读着读着,他想到了( ),他感到( )。”
此时此刻,你也会更加体会到彼得的羞愧万分。
5.读文感悟。
师:小彼得最后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请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彼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相机理解:怦怦直跳、蹑手蹑脚、藏、小心翼翼、塞进)
五、拓展延伸
师:小彼得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终于从账单中读懂了妈妈对自己那宽广的爱。我们也来读一读《妈妈的爱》,看看你是否也读懂了你妈妈对你的爱的,好吗?(出示:《妈妈的爱》)
请你也试着写一写妈妈的爱是什么吧!
六、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60 ﹥ 0
索取 奉献
羞愧万分 无价 无私 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