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走出主体结构的困境——论海...格尔对康德认识论思路的超越_王鑫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96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主体结构的困境——论海...格尔对康德认识论思路的超越_王鑫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出主体结构的困境——论海...格尔对康德认识论思路的超越_王鑫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出主体结构的困境——论海...格尔对康德认识论思路的超越_王鑫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3 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Mar,2023第 2 期(总第 222 期总第 39 卷)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No2 No222 Vol39收稿日期:20220920作者简介:王鑫怡(1999),女,浙江宁波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象学、现代欧陆哲学。走出主体结构的困境 论海德格尔对康德认识论思路的超越王鑫怡(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 430072)摘要:康德以先天认识结构来解释现象界,将主体理性推向了高潮。但康德对主体的分析始终存在困难。一方面,康德始终不能解释意识到自我的同一性的

2、那个意识的来源,只能将其作为终极的统觉;另一方面,康德在推崇主体的同时,在认知的层面将他人降格为被认识的“物”。真正的他人在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中销声匿迹,暗示了其经验形而上学与道德哲学的断裂。康德哲学隐含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都是以“反思”为主导的认识论思路导致的。海德格尔以含义更广的生存论克服狭隘的认识论,以共在作为此在的生存结构克服主体主义,使得主体结构不再封闭,而是向着世界与他人敞开。关键词:康德;海德格尔;认识论;生存论;主体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8329(2023)02002707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始于笛卡尔。自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

3、方法,找到了“我思”作为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石之后,主体性就成为了近代的哲学家们向外探究客观世界的坚实后盾与理论预设。康德更是秉持先验观念论,把作为表象世界的客观世界纳入了主体的先天认识框架,通过哥白尼式的革命,进一步用主体“吞并”客体的方式将主体主义推向了高潮。“我思”作为认识论的出发点,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终于达到了成熟的先验观念论体系。这套体系看起来言之有理,也弥合了笛卡尔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鸿沟,但它真的可以解释一切现象吗?是否如量子力学之于牛顿经典力学一样,在先验观念论的晴朗天空中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正飘散着两朵不起眼的乌云呢?一、康德的主体结构及其困难(一)无根据的统觉先验观念论即以先

4、验自我为不可动摇的基点,由内而外地将外部客观世界发展与引申出来,并实质上将其囊括在自我之内的哲学。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感性直观形式,范畴作为知性的形式,将外部原本混乱的现象依照理性主体的认识框架进行整理,使得对象意识得以成立,由此也建立了我们日常状态下所熟知的对象世界。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性是知性进行一般联结的前提条件,判断与范畴则是建立在一般联结的基础上,而对象意识通过判断和范畴才得以建立。因此对象意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自我意识具有先验的统一性1。自我意识即我思的表象,而“我思必须能够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2,因此在直观中被给予的杂多表象,正是由于都伴随着我思的表象,才能属于同一个自我意识

5、,即成为“我”的表象。因此无论是对对象意识而言,还是对自我意识而言,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即一个“同一的我自身”,都是它们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先验哲学大厦屹立不倒的基石。但这个基石真的如此稳固吗?统觉究竟是什么?它是一个逻辑上的预设还是一个经验事实,它是属于先验领域的还是属于经验领域的?统觉是对象意识的根据,那么什么才是统觉自己的根据呢?我们依靠统觉理解其他事物,但是统觉本身是可理解的吗?72DOI:10.16320/ki.sdqnzzxyxb.2023.02.014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康德的主体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分别是经验主体、本体自我和自我意识(统觉),其中经验主体和本体自我的

6、区分是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经验自我受到本体自我的刺激而为我们的内感官所感知到。3 本文中提到的康德的主体概念指的是第三种意义上的主体,即自我意识(统觉)。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作为感性直观形式,它们不能独立存在,而必然是属于某个主体的形式,并将杂多的现象整理后归摄于这个主体之下。统觉作为自我意识,它伴随着一切表象,即是这个终极的同一主体。由此可见,统觉规定着时间与空间,而不被时间与空间所规定。因此统觉必然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它在经验的现象世界内是不可知的。另一方面,统觉作为先验自我意识,也是一切先天认识结构和认识能力的依据,试图用范畴来说明自我意识只能落入循环论证的陷阱。因此,统觉既不能被

7、感性直观所经验地规定,也不能被知性范畴所先验地规定,统觉作为一切直观和范畴的最终依据,它自身其实是没有任何依据的。4 康德同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意识的统一性只是思维中的统一性,仅仅通过它并没有任何客体被给予这个主体就根本不可能被认识。”5 而终极的统觉就是“为了一般地认识一个客体而必须预设为前提的东西”,是“那种作为一切统一性的条件、但本身却是无条件的东西的表象。”6 由此可见,统觉其实仅仅只是一个逻辑上的预设,但却是整个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所建立于其上的地基。没有了同一的“我”,无论是对外界的认识还是对自身的认识都将分崩离析。(二)无处安放的他人由上述可知,康德的先验观点论预设了主体的同一性,

8、即一个同一的“我”自身,并将“我思”设立为哲学体系的地基和出发点。这个同一性超越了时间性,也在逻辑上先于一切先天认识结构。但这个同一性在意味着自身凝聚为一的同时,也意味着对他者的排斥和降格。康德对主体同一性的预设,其实同时预设了两个方面,一方面预设了同一性,另一方面预设了自我。当康德在将同一性指派给自我的同时,就已经在逻辑上封闭了外界要素进入自我的可能性。康德并没有也没有能力深入地剖析自我的结构,而是只将其“作为”单一体承诺下来。而无论是感性直观还是知性范畴,都是以先验自我意识为前提,建立在先验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因此经验的现象界都是对我而言的,受到我的时间和空间的先天直观形式的规范。而因为这

9、些现象都是由我参与构造的,因此他们都是比我低一等级的,包括我经验到的他人。在理性主体的视野里,现象界中的他人和其他没有生命的物品,例如一张书桌,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被时间和空间所规范,呈现在“我”的面前。只有“我”自身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以构造者而非被构造者的角色出现,具有对其他一切现象事物的优越性。这是以我思为前提的主体主义哲学必然会得出的结论,人们的认识必须以自我为前提,在主体的地位被抬高的同时,他人作为“非我”,也都被降格为了和其他事物一样的“物”的层面。7 为避免误会,在这里我们提请读者注意经验主体与统觉的区别。诚然,“思维的主体在内部直观中对它自己来说也只是现象”8,但这

10、里作为现象的主体显然指的是经验主体,因此也是以先验自我意识为前提,通过内感官整理感性杂多而形成的。而我们上述谈论的统觉就是这个作为前提的先验自我意识,这种先验自我意识的预设仅仅只为主体所有,他人是没有这种先验预设的,而仅仅只是和经验自我一样的现象整合体,而这就是他人比起主体被降格之所在。他人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无处安放,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形而上学中的被降格为物,同样也体现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与自然形而上学的割裂上。这个割裂就在于,如果对我而言,他人与无生命的物体,例如一张书桌,同样都是现象的整合体,我如何能够得知他人具有能够实践的意志和理性,而这张书桌不具有?如果康德在认识论上将他人置于与无生命物体同

11、等的次级地位,而只有主体自身的理性得到了承认,那么我们如何在他的本体论上得知他人是与我自身一样的理性主体?诚然,每一现象之物的背后都有自在之物进行刺激,正如作为现象的经验书桌是受到本体书桌的刺激,作为现象的经验自我是受到本体自我的刺激一样,作为现象的他人也是受到本体他人的刺激才为我们所感知到。但这丝毫没有改变问题的根本。因为主体之所以不同于书桌,并不是因为本体自我,而是因为先验自我意识(即统觉),同样,他人之所以能不同于书桌,也不能是由于本体他人,而必须有另一个支点。但康德并没有给出这个支点,并因此在形而上学与道德哲学的二者间产生了割裂,其形而上学的概念架构不足以成为支撑道德哲学体系的前提。8

12、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康德对“我们如何能够得知他人同样是理性主体”这个问题的可能解释是共通感,但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康德将共通感作为主体的主观先天条件,认为这是情感不借助于概念而能在不同主体间传达的前提。但这样一种理论本身就预设了他人的存在,因此不能解释这个预设的来源。共通感本身也是一种先天范畴,而先天范畴都是在康德的形而上学框架下的,康德的形而上学框架的前提与根据就是统觉,而统觉恰恰是先验自我意识。如果我们无法在康德的根本形而上学框架中突破主体自我的桎梏,那么无论我们增加多少个下属于统觉的范畴,也不能解决他人存在的问题,他人就永远是主体的构建物。封闭的自我主体性作为形而上学框架无法

13、给普遍有效性提供可靠的基础,无论这种普遍有效性是在情感意义上的还是命题意义上的。二、海德格尔的超越之道:以开放的此在结构克服封闭的主体结构海德格尔曾对康德的统觉作出这样一番评价:“人们可以拒不承认灵魂实体、意识的物性、人格的对象性,但人们在存在论上仍假设了某种东西,这种东西的存在或明言或未明言地总具有现成性的意义。”9 在这段描述里,海德格尔提到了现成性的概念,并由此对康德进行了批判。而这个概念恰恰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海德格尔如何克服康德的主体结构困难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将此在理解成了现成的东西,但现成性只是非此在式的存在者,即一个对象之物被观察时的存在方式。自笛卡尔以来,近代主体

14、主义的哲学秉持一种认识论的思路,将一切事物,甚至包括自我,都以静观的方式,将其作为一个现成的对象来认知,并认为这种认知方式是唯一可能的。而当我们将这种静止观察的目光转向自身时,自我也就成为了一个现成的对象之物。因此当康德将反思的目光投向自我时,自我就立刻分裂成为了主体和客体,主体是当下的反思的自我意识,客体是被目光凝视的对象自我。前者即康德的统觉,也即“我思”,而后者则是经验自我与本体自我。但当我们将反思的目光重新投向统觉,即这个反思的自我意识本身时,这个自我意识又一次进行了分裂,分为了凝视的主体与被凝视的客体,前者是“对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后者是“被凝视的自我意识”。但对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

15、依旧是自我意识,我们没有获得任何新知。自我意识得不到任何的解释,我们无法认识统觉,因此它只能是一个没有根据的终极预设。由此可见,在反思的框架下,主体的发出者与接收对象的距离是无法消弭的。如果这个发出者是主体,那其对自身的指向就会造成主体自身的分裂。主体永远不能把握它自身为何物,因为一旦反思指向自身,它自身就分裂为了他者和客体。10 因此“我思”看起来是坚实的清晰的基础,但实际上我们对它也恰恰是最无知的。它如一块实心的铁板一样被给予我们,我们对它的结构无法有进一步的剖析和认知。而这就是导致康德的主体结构分析的第一个困难产生的深层原因。康德本人沉浸在静观和反思的认识论思路中,因此并不能理解这个难题

16、的成因。只有借助海德格尔的现成性概念,我们才能够分析导致这个困难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真正地理解这个难题。在生存论而非认识论的形而上学框架下,海德格尔对自我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方式和理论背景。海德格尔指出,近代哲学以反思的方式获得的“同一的我自身”(例如康德的先验统觉)仅仅是在存在者的层次上自明的形式给定性,却远不是真正的此在结构。而如果要追问此在之为谁,我们必须要使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即生存论存在论的提问方式。而此在作为“自我”(向来我属)的规定性,也必须从生存论上来解释,从现象上进行把握。此在与近代的形式主体有根本上的不同,此在的基本建构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就是在世存在,世界是此在的

17、存在结构之一,此在本质地包含着在世这种的存在方式。此在被抛入一个世界,也消散在世界中。此在在世界中操劳,在世界中与其他存在者相遇,在世界中对其他存在者有所领会并采取某种态度和行为。此在依于世界而存在,世界是此在日常活动的背景和栖居之处。但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容器,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而正是此在在日常操劳活动中所开显的存在的意义关联的总和与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世界的存在也依赖此在的自由而被开显。世界与此在是不可分离的,“有世界”是此在本质上的结构。由此可见,在生存论的背景下,主体的结构不再是一块无法分析的实心铁板,而是可以通过追溯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展开,从现象上把握此在的存在结构。海德格尔从而克

18、服了康德的主体结构遇到的第一个困9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难。在康德的主体结构分析中的第二个困难,即他人的位置问题,也随着海德格尔对自我的全新阐释而有了解答。“此在”是海德格尔对自我的指称,之所以使用这个名称,其中的一个考量就是为了抵制旧有名称“自我”所暗含的封闭性。此在(Dasein)的此(da)就是对开放性的彰显。此在“在此”,此在被抛入世界之中,也主动开显世界,此在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而是与周围世界紧密相连。此在的开放性还特别地体现在它容纳了真正的他人进入主体的结构,使得真正的主体间性成为可能。在此在与事物打交道的日常的操劳活动中,他人就已经随着用具一同照面了。当我们去图书馆时

19、发现桌子上摆着水杯,它就指引着之前将它放在桌子上的主人。当我们使用家里的洗衣机,它就指引着制造它的工人们。此在的世界不仅开放出了物和用具,而且使真正的他人 另外一个此在 随同这些物共同被开放了。这个他人与我一起处在这个世界中,即与我共同此在(Mitdasein),与我共同分有这个世界。而在他人看来,我的此在也是同样作为共同此在(Mitdasein)而与他照面。而日常与他人直接打交道的活动,被海德格尔称为操持活动。操持也是此在的存在结构之一。海德格尔强调,此在本质上是共在(Mitsein),共在(Mitsein)是此在的生存论结构,此在的存在结构中就有他人,他人是此在的一种存在要素。他人的存在方

20、式是共同此在(Mitdasein),“此”(da)强调的即是他人与此在在同一个“此”之中,即他人与此在处在同一个周围世界(Mitwelt)之中。他人的结构中有此在,此在的结构中有他人,他人与此在并非隔绝的、封闭的独立个体,而是互相融入了彼此的生存结构。而二者所在的同一个周围世界(Mitwelt)作为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也早已嵌入于此在在世的结构中。因此此在的结构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正因为此在在其本身的结构中就蕴含了他人与世界,此在才能使他们显现和开放。由此,海德格尔克服了康德的主体结构分析的第二个难题,即他人位置的难题。主体的敞开性在反思的认识论的主体结构中是不可想象的。当康德将同一性指派

21、给自我时,他与笛卡尔一样,默认这个自我是封闭的单子式的,与外界没有沟通的窗户。但其实这个预设不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会导致不可接受的结论。因为当我们需要一个同一的自我主体的时候,我们其实仅仅需要的是同一性,而这个自我是否必须是单一封闭的,是否一定不能有他人的和世界的结构,其实是没有限制的。恰恰是如果我们采取了单一封闭的预设,才会带来统觉的无根据和他人的无处安放的弊端。海德格尔在将自我改造成此在之时,就打破了这种单一封闭的结构,而将他人与世界同时纳入了此在的结构之中。这种改造在主体主义的先验观念论思维下,是既不可能被料想到,更不可能被合情合理地采纳的。因为先验观念论作为一个静观的和现成性的认识

22、论思维模式,它必须预设一个认知的主体和一个与之相对的被认知的客体,二者之间必然是泾渭分明的,不然就无法产生对象性的关系。因此,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自我的改造不能仅仅从主体概念本身来理解,还得深入到海德格尔对康德在本体论层面的改造来阐释。三、海德格尔的超越之基:以基础的生存论本体论取代局限的认识论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是意义的整体性境域,即意义关联整体。物首先作为上手的器具,而非静观的对象与我们相遇。器具本质上是一个“为了什么事”而被创造与运用的东西。此在与事物打交道的日常活动即是操劳。而他人也恰恰通过操劳而从上手状态的器具中显现出来。例如我们为了写字而使用一支笔,此时他人作为制造笔的工匠显现出来

23、。甚至包括周围世界、自然,也恰恰是这种目的相关体系的整体关联,在操劳以及使用器具中被开显,如为了照明的路灯考虑到了太阳的位置。这是此在最原初的存在方式,即存在论层次上的存在,而理论的认知的静观态度,即存在者层次上的现成的在手状态,则只是这种原初存在方式的一个特殊状态。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家如康德等人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现成静观的态度。因此,海德格尔并不否认现成静观的认识论有其正确性,但他会认为这种思路是局限的和非源始的。海德格尔评价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 为“关于自然这一存在领域的先天的事质逻辑”,这就意味着,海德格尔认为,康德的认识论思路背后体现着一种本体论的态度,康德所做的工作在首先的意义上

24、是一个本体论建基的工作。海德格尔批评了新康德主义将康德的自然形而上学仅仅理解为认识论的态度,而认为康德的认识论本身就是一种区域存在论,也就是一种本体论。11 康德的积极成果在于其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的规定,使得0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自然的事质领域能够事先得到领会。康德的工作是梳理出为认识的可能性奠基的先天条件,但海德格尔认为这是不够的,因为认知活动并不是最源始的,它向来已经活动在一种对存在的领会中了。这个最源始的存有领会就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正如一个科学家可以通过专业的天文设备观察月全食,这是一种将月亮当作现成在手之物的理论的认知态度。但当这位科学家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月光为其照明

25、之时,月亮就作为上手之物而被开显了。海德格尔恰恰认为,物作为上手之物的存在方式比其作为在手之物要更为源始,前者为后者奠基。海德格尔的工作,就是研究这个真正基础的和在先的本体论,即生存论。而只有这种对基础本体论,即生存论的研究,才能真正为作为特殊本体论的先验观念论奠基。康德的认识论思路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其在本体论上将存在仅仅理解为存在者。但这是一种有局限的本体论,其本身需要被更基础的生存论的本体论所奠基。静观的理论认知的思路仅仅适用于这个特殊的本体论,却不适用于广泛意义上的生存论。因此反思的认识论的思路也是局限性的。这种思路将所有事物都划分成了认识活动中的认知主体与被认知的客体,完全忽略了非认知的

26、其他活动。但人不仅仅只有理性认知的功能,科学家在完成科学研究后,同样需要散步、聊天与睡觉,而这一切都属于人的生存活动。在这些生活世界的生存活动中,人开显着存在。在康德的自然形而上学框架中,因为只存在一种“主客”的认知关系,所以当康德的主体结构涉及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人只能作为认知主体的对立面 被认知的现成客体而被理解,从而失去了其主体性,被降格为物。同时,主体自身也因为主客二分的无穷分裂而成为了无意义的抽象假设。康德在本体论上的局限性从根本上导致了其在主体结构分析中的局限性。康德的分析仅仅对特殊的理论态度下的认知主体有效,此时这个认知主体正在进行对某个现成之物的对象性研究。而一旦把康德对主

27、体结构的分析推广到主体的所有状态,这个分析就失效了。比如当我们和某个人进行对话交谈之时,我们显然不是在对谈话的对方进行对象性的分析,而是会将对方识别为另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主体。这是康德的分析是无法涵盖到的领域,也因此真正的他人无法在康德的自然形而上学中找到位置。康德自然形而上学的主体分析所遇到的两大困难根本上都来自于其局限性的本体论,而海德格尔之所以能解决康德的两大主体结构难题,也是因为其从根本上克服了康德的有局限性的认识论的思路。只要我们将认识论的本体论的范围拓宽至生存论的本体论,不再将主体仅仅理解为形式给定的认知主体,这两大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康德的认识论的框架以自我为不可动摇的起点,以反思作

28、为思维推进的动力与燃料。而反思必然需要反思的主体与反思的对象,因此其本质上必然具有对象性的思维模式,而对象性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摆脱主客对立的。即使康德以主体先天认识结构来容纳客体,也不过是将这种主客对立延后与隐藏到了自我意识本身之中,造成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与不可认识。而这种主客对立的背后必然是“阶级意识”,主体对客体的优越性是无可置疑的,而这种优越性也就导致了他人在康德哲学中的被降格。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的框架以更广义的生存论的本体论取代了狭义的认识论的本体论,以生存的存在关系取代反思的对象性关系,将自我放在日常世界的背景下来阐释,从而能够更深层次地剖析自我,也打开了自我,发现了自我与他人、世界的紧

29、密联系,即此在的共在结构。12 四、对海德格尔“共在”结构的批评与可能改进诚然,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共在结构的分析让我们走出了主体主义的封闭和孤立的自我,但他所刻画的主体结构也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海德格尔同时认为,共在作为此在的结构,虽然是源始的,但却是非本真的。共在结构内部存在一种紧张。庸庸碌碌、平均状态与平整作用是共处的性质。公共性不容原创,不容例外,不容差异,抹平了一切存在可能性,也开脱了此在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海德格尔认为,虽然“常人是一种生存论环节并作为源始现象而属于此在之积极状态”13,但常人作为此在在日常共在中的存在建构,它错失了自身也遮蔽了自身,并且遮蔽了本真生存着的自我的自一性。

30、海德格尔认为,当此在临近死亡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可能性,并做出个体的本真的决断,即不再随波逐流,而是自由地向着未来进行本真的筹划。对此,哈贝马斯也曾提出批评:“虽然海德格尔在第一步摧毁了主体哲学,但到了第二步,他又回到了主1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体哲学的概念束缚中。”14 究其根本,海德格尔还是认为本真性存在于孤独的主体之中,并捍卫主体的意志自由。这个主体当然是生存论而非认识论意义上的。但当它被抛入世界之后,它对自身本真性的开显,其实就意味着走上一条远离社群的个人之路。因此,海德格尔在开拓出了一个视野极其开阔的生存论架构和对自我的解释之后,又在另一个不同于现成物的意义上,重新回到

31、了“主体主义”。但开显本真生存的自我难道真的必须要重新回到个人吗?日常此在的共在的结构难道一定会导致平均、平整和庸碌吗?也许胡塞尔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在近代认识论向生存论转变的过程中,胡塞尔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过渡角色。15 诚然,早期胡塞尔作为先验哲学的代表,通过第一人称的现象学还原,强调了主体的构造能力,将康德以来的主体主义推向了极致,但晚期胡塞尔以先验主体间性为基础,试图融合进历史性,构建了一个生活世界共同体的架构。胡塞尔并没有认为这种共同体的架构是非本真的,他恰恰认为真实的存在必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经验的,在常态性下,每个主体的视角在达到对世界的全面理解中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帮助,而这些视域的

32、融合恰恰是积极且有效的。16 因此本真并不排除共在,共在更不必一定意味着平庸,差异的融合的结果也并不一定是同一,而可能是多元的兼容并包。日常此在并不一定就处于平均状态下,这个平均状态更不一定是一滩惊不起波澜的死水,而是很可能如胡塞尔所言,日常生活世界只是在表面上才是稳定的,而实际上对常态性的构建是随时都可能崩溃和重构的 因为视域的融合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社会化的过程是无穷的。五、结语康德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舵手,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使人为自然立法,理性主体被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康德的主体主义哲学将一切都降格为物,使得主体无限膨胀,并对客体具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性。即使康德在道德体

33、系中强调“人是目的”,但他人依旧因为其在认识论上的无从辨别而无法幸免于难。“思想本身就是行动”,康德的主体结构面临的两大难题并不只是其理论上的缺陷,更能潜移默化地反应在现实当下的社会实践中。我思的主体主义哲学体系所导致的主体的膨胀与道德哲学中对价值理性的提倡,二者之间产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这不仅是康德哲学内部内在的紧张,也是所有近代反思的认识论哲学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更是现代性的危机的内核所在。因此,如何能够走出主体迷障,抵御一些唯科学论、唯技术论的现代性的危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本体论理解,这一种不同的理解体现了一幅与近代认识论所揭示的全然不同的世界图景,即生存论的世界图景。在这个海

34、德格尔所描绘的图景中,此在与他人共同生活在历史性与同一个世界之中,而生存的意义就在这此中生发。参考文献:1舒永生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先验演绎读解J世界哲学,2005(03):101106,110 2 5 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9,302,345 3梁议众康德的主体概念与同一性问题 J 哲学动态,2021(01):8491,127 4傅永军论康德的“自我意识”J文史哲,1993(01):1216,57 7艾秀梅日常生活的沉沦与拯救: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 J 求是学刊,2003(05):5155 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35、,2003:5 9 11 1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133,13,150 10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4759 12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J齐鲁学刊,2003(02):7376 14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74 15高秉江从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逃避“唯我论”的努力 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1418 16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M 李忠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46(

36、责任编辑:裴东升)2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Subjectivitys Structure:On HeideggersTranscendence over Kants Epistemological PathWANG Xin-yi(School of Philosoph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Abstract:Kant explained the phenomenal world with a priori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push the ratio

37、nality ofsubject to a climaxBut Kants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will always encounter difficultiesOn the one hand,Kant cannever explai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that realizes the identity of self,and can only regard it as the ultimate ap-perception;on the other hand,while Kant respected the subject

38、,he degraded others to the known thing at thecognitive levelThe real others disappeared i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suggesting the fracture between his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These two problems implied in Kants philosophy are actuallycaused by the epistemological thinkin

39、g dominated by reflectionHeidegger overcame the narrow epistemology withthe more extensive existentialism,overcame the subjectivism with the coexistence as 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 of Da-sein,and therefore made the selfstructure no longer closed,but open to the world and othersKeywords:Kant;Heidegger;epistemology;existentialism;subject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