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横县陶圩镇福旺村委小学 陆宏旺 课堂上,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不敢放手,学生不敢提问,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提倡学生质疑显得十分必要。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一、 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提问意识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常常偏离常规的思想而受到压抑。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会产生创新的冲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
2、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对平行四边形用这种方法不准确,也不方便,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尝试,发现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然后通过分析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质疑问题、动手操作,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会问的习惯学生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提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也要做提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乔治波利亚说过:“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由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通过示范,学生在学
3、习时就知道怎样提问题了。学生提问一般都有一个从“敢问”到“善问”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才能最终实现这一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一)、通过课题质疑发问。课题往往就是每节课内容要点,抓住课题质疑,也就能够抓住每节课的关键。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板书了课题后引导学生:“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想问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用?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他们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二)、从新旧知识中质疑发问。数学知识前
4、后联系紧密,新知识是旧知识可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提出许多问题,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问题:1、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2、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特征和公式上提问题;3、从算理,解法或关键字词上提问题;4、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提问题。有一节课上,学生自学了“一个数除以小数后,针对56.280.67这道题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化成整数?”这样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质疑问题的习惯。 (三)、从生活中质疑发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提出许多数
5、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如在教学简便运算125-98时,有学生通过“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抄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对此学生却能回答:爸爸拿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最后爸爸剩下的钱是25+2=27元。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学生提出问题后,又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创设成功情境,培养学生爱问的习惯“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
6、比成功更能鼓起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去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使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逐步到养成“爱问”的习惯。如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让学生在1/3和2/3、2/5和3/5两组分数中任选一组来研究,在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纷纷进入角色。有的学生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片上涂色,其中一个涂出1/3,另一个涂出2/3,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得出1/3小于2/3,有的学生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其中一张剪下2/5,另一张剪下3/5,通过重叠比较得出3/5大于2/5,有的学生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1/3表示取了这样的1份,2/3表示取了这样的2份,所以1/3小于2/3,更令人意外的是,有的学生提出“我把五块橡皮分成5份,3份是3块,2份是2块,所以3/5大于2/5,”可以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重要作用,无形中也促使他们“爱问”习惯的形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问题意识,借助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