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乘方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提高数学素养。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增进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难点:与所学知识进行衔接,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法: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引入乘方。
(二)课前测评
(三)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课本41、42页
1、乘方的定义:
2、乘方的实质:
3、乘方的特点:
4、乘方的读法:
5、an中各字母的名称:
(四)自学反馈
1同学们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做相关练习
注意:(1)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2)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五)探究辨析
思考:说说下列各数的意义,它们的意义一样吗?
(1)23, 32 ,2×3
(2)(-2)4和-24
(3)
(六)发现规律
1应用新知,解决例1(可以找同学到黑板板演)
(1)53 (2)(-3)4 (3)
2课件出示两组口答练习,学生回答后,找出其中的规律
(1)11= 12= 13= 14= 15= 16=
(-1)1= (-1)2= (-1)3= (-1)4= (-1)5= (-1)6=
①
②
(2)102 = 103= 104= 105=
(-10)2= (-10)3= (-10)4=(-10)5=
①
②
(3)0.12= 0.13= 0.14=0.15=
(-0.1)2= (-0.1)3= (-0.1)4=(-0.1)5=
③
(七)拓展延伸
试一试你的逆向思维能力
1、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2、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3、一个数的5次幂是负数,则这个数的13次幂是数,8次幂是数。
4、一个数的平方是25,则这个数是。
5、一个数的立方是8,则这个数是。的平方是0。
挑战自我
1、 已知a2=4,b3=27,求a+b的值
2、 已知︱a+0.25︳+(b+4)2=0,求a2004·b2004的值
生活小链接
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一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地面条。假如拉扣了6次,你能算出共有多少根面条吗?
(八)总结反思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补充。
(九)布置作业
分层次作业:质量监测36、37页,A组必做,B组选做。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