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数学统计导学案姓名 班级第三课时 平均数(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1、教材42页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合作学习1、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2、平均分后是多少个?小结:平均分后的个数叫平均数。 3、要求平均数,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怎样列式?(2)
2、也就是把矿泉水瓶总数平均分成4份,怎么列式? 、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 班级第四课时 平均数(二)学习内容: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 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
3、况一、导入: 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二、自主学习: 1、教材P43页例2(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个队要高一些?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 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 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 , 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5 =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5 =_(厘米) 3、比一比 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 (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 5、猜测: (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 (2)分析原因。 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现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2、交流算法。 3、提问、补充。 四、达标测评:练习十一第5题 五、总结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