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行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导学案设计 山西大同新荣第一小学 李学珍教学目标:1. 会用“一会儿 一会儿 ”句式说话。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师引导下激活思维,点亮心灯。3. 学习贝贝独立自信、善于沟通、与人共处的优良品质。学前调研: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自主读课文已成习惯。学法指导:充分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以下问题:1. 贝贝遇到什么问题?2. 他是怎样做的?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拥有自信、善于沟通,学会与人共处。教学理念: 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踏踏实实读文,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学
2、过程:一、 从课题入手,导入学习 学生齐读课题我能行。师:课题是文中贝贝的一句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走进贝贝的故事。二、 朗读全文,感悟理解1.在困难面前要有自信。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星期天的下午, 爸爸陪着九岁的贝贝在球场上玩儿。)师:谁能演示一下贝贝怎么玩儿?生上台演:贝贝一会儿排球,一会儿瞄准球筐练习投篮。 师:“一会儿”是多长时间呢?(不长,不超过15分钟。)你会用“一会儿 一会儿 ”句式说话吗?(生:练说) 师:爸爸为什么不时地注意着儿子的举动?(贝贝还小,爸爸担心儿子的安全。) 师:贝贝遇到了什么问题?(球被大孩子们捡起玩儿去
3、啦!)哪个词更能体现这群孩子对球的喜爱?(求之不得) 师:贝贝却被晾在一边儿,变成了观众。这里用到“却”字,你怎样理解?(球是贝贝的,他们连招呼不打就把球拿走,把贝贝丢在一边不合情理。)贝贝面对渴望已久的大孩子们,贝贝想挽回局势容易吗?他呆呆地站在那儿,想什么呢?没有走开又说明了什么?师总结:是啊,他一时不知所措,但没有放弃。师:爸爸发现贝贝被晾在一边,成了观众,他是怎么做的呢?生:爸爸走到贝贝身边,问:“需要我帮你要回篮球吗?”师:贝贝是怎样回答的呢?生:“不,我能行!”师:注意这个“!”号表达的语气,下面同桌俩俩搭伙扮演父子,一问一答,感受贝贝语气里的自信。(设计理念:体会贝贝面对困难拥有
4、自信,不哭不闹,不去找大人,自己想解决问题的办法。)2.体会贝贝善于交往,学会合作共处师:遇到问题不依赖别人,自信满满的贝贝又是怎样做的呢?再读第6自然段。“静静地等待着”等待什么?“忽然”和第二自然段中“突然”哪一个表示意外的程度大一些?生:他在等待机会。此时的情况忽然发生转机比失去球时的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小。)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跳、伸、接、传),想一想通过这些动作描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贝贝?贝贝做的好不好?好在哪里?(贝贝身手敏捷,使事情出现了转机,贝贝把接住的球传给了大孩子,球在孩子们手中传递,不一会儿,又传到了贝贝手里。很快,贝贝活跃的身影与大孩子们融到了一起。)师:你能描述一
5、下贝贝活跃的身影与大孩子们融到一起的情景吗?(生自由说)(设计理念:贝贝等待机会,既避免强行要回球的不愉快,又自然地和大孩子们玩儿到了一起,体会贝贝解决问题方法之妙,同时懂得抓住动作描写的方法,使事情的经过生动具体、活灵活现。)三、 拓展思维、展开想象 师:好不容易等到了机会,他把接住的球又传给了一个大孩子,他是怎么想的呢? 生:大家一块儿玩儿多开心哪! 师:你们觉得呢?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找出来开开心心地读。 师:他们今后的关系如何?你怎么知道?生:他和大孩子们成了朋友,分手时约定以后有机会还在一起玩儿。师:爸爸注视着儿子,高兴地笑了。这里的“注视”和第一自然段中的“注意”能互换吗?(生在对
6、比中区别词义)师:你能代表爸爸具体地夸夸贝贝吗?(生展开想象自由说)(设计理念: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从各个方面对贝贝进行赞赏,通过夸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感受自信的贝贝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共处。)四、 课外延伸、升华思想 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回忆当时的情境并写下来。教学反思: 孩子们自主读文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感悟由浑沌变得越来越清楚,通过互相讨论贝贝的做法好不好,学生明白了该怎样做更合适,并努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教育是个慢长的过程,课后还得强化教育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于是我用课后写话方式,回忆他们自己的经历,升华思想教育。 我 能 行 小学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导学案 李学珍山西大同新荣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