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解读学习故事 之一 | 哇时刻……
周 菁
学习故事从发现“哇时刻”开始……
学习故事是一套用叙事的方式对儿童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体系。自2013年由新西兰幼教工作者把学习故事正式介绍给中国幼儿教师开始,短短两年时间里,学习故事在中国似乎得到了广泛关注,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成了一种“流行”。不过,目前国内与学习故事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都非常有限,因此,大家对学习故事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而围绕学习故事,也存在着各种声音:接纳、认同、质疑、争议、观望、研习、践行等。这些声音令人欣喜,因为,这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对学习故事的关注,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还需要对学习故事理念和实践进行深度解读。
♡ 第一个需要解读的,似乎就是那个被一些中国幼儿教师常常挂在嘴边、但有时又很难发现的“哇时刻”!
1、因为引领学习故事这套评价体系的儿童观:
► 每一位儿童从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 见与不见,儿童就是天生的哲学家、好奇的探究者、有能力有自信的主动学习者!
所以,正式的儿童学习评价记录“学习故事”需要刻画一个“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形象,帮助儿童在学习评价过程中,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形象,激发儿童学习成长的力量。
2、因为学习故事坚定的取长式评价视角:
► 脑科学研究一次次证明了积极的体验对儿童大脑发育的价值;
► 取长式评价视角,不等于不需要“补短”,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和评价是从长处入手,还是从短板入手的问题!
所以,在正式的儿童学习评价记录“学习故事”用文字捕捉和呈现儿童能做的、优势和感兴趣的,并且以这个孩子能做的、优势和兴趣为起点促进儿童的发展。
3、因为学习故事期待的学习成长状态:
► 儿童在与他人、所处环境和事物之间建立的互动和互惠关系中学习;
► 儿童在主动探究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学习;
► 在儿童、教师、家庭、社区共同建构的学习旅程中学习!
所以,在正式的儿童学习评价记录“学习故事”中,以及在教师每天大部分时候都会做的非正式评价中,需要体现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以及教师不断通过“注意-识别-回应”来呼应儿童自主自发生成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共同建构学习旅程的过程。
4、因为学习故事重视的预期学习目的
► 发展知识、技能和态度;
► 培养儿童积极的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
► 帮助儿童建构自己对他人、地方和事物的理论!
所以,在正式的儿童学习评价记录“学习故事”中评价的,以及通过评价不断促进的,不仅是儿童的学习行为、已有知识和技能,还有儿童行为背后的兴趣、意图、目的和正在发展的理论。
5、最重要的,因为学习故事倡导从儿童的视角读懂儿童!
► 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丰子恺大师笔下的孩子一样的事情时,大多数成人的反应可能是:“脏死了!这个孩子太淘气了!”然后迅速制止!
► 但每次当我问教师和家长们,如果这时来了一个同样年龄的孩子,这个同伴会做什么呢?大家可能都会说:“凑过去看看,聊聊……”
► 丰子恺大师则用“研究”来定义孩子的行为。
► 如果我现在问,谁的回应是基于“从儿童的视角”读懂孩子之后做出的,大家心里有自己的答案了吗?
所以,学习故事倡导首先从儿童的视角读懂儿童的内心——兴趣、意图、计划和理论等(这时候需要用心去体会,用贴近孩子的心去体会),然后评价儿童的知识、技能和已有经验等(这时候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这些都为如何回应孩子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提供方向,以进一步激发儿童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力量!
所以,为什么学习故事
从发现“哇时刻”开始?
因为
做走心的教育
需要
从动心、用心开始
你在观察儿童学习时
体会到了“哇”的那一刻,
可能就是你为儿童的学习
“动心、用心”的开始!
可能是因为教师观察评价的心态和出发点还不是从“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儿童……
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重点还没有关注到支持儿童基于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兴趣”上………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但是,只是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才发现不了“哇时刻”吗?
No, No, No!
学习故事中的“哇时刻”
不是
被动等待着被发现的!
· 幼儿园和班级是否为每个儿童都提供了让他们得以在学习中创造“哇时刻”的条件?
· 每个儿童是否都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思考、选择、发起、组织……并且热切专注地投入他们感兴趣的学习中吗?
· 每个儿童是否都得到了足够的信任,信任他们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 每个儿童是否都能被教师理解?理解和接纳他们的小心思、小淘气和小情绪……?
· 每个儿童是否都能被赋予主导他们自己学习的权利?
可是,
为什么要反思这些?
因为,“哇时刻”
不仅是儿童学习评价的起点
也是
促进儿童进一步学习的起点
似乎
让儿童的学习中充满“哇时刻”
才是学习故事理念和实践
真正追求的!
所以
如果发现了“哇时刻”
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走进儿童
如果发现不了“哇时刻”
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价值观
【儿童观、课程观、
学习发展观、评价观}
也帮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以及幼儿园的文化!
学习故事不仅仅是一套儿童学习评价体系,
更是一套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的模式!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