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以导促学,打造生本课堂
----《爬山虎的脚》导学案
(叶圣陶)
永康城西小学 楼颖洁
2015.6.10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导学内容】
课前:
叶圣陶的生平:叶圣陶(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
字圣陶,江苏苏州人。叶圣陶曾写过以下童话:《稻草人》、《旅行家》、
《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
一、 字词预习
1. 这些词语会读吗?
爬山虎 占据 平铺 平均 均匀 茎叶 叶柄 空隙 枯萎 重叠 痕迹 逐渐 接触 嫩绿 舒服 漾起 拂过 蜗牛 紧贴 蛟龙 牢固 引人注意
2. 我会写
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叙述脉络
1.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的哪些方面?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
三、 教学一二自然段
(一) 第一自然段
1. 文中哪些词语说明爬山虎的茂盛,圈一圈。
2. 文中两次提到墙,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自然段
观察爬山虎的叶子。完成下面的提问:
1.文中那句话体现了叶子很美?到文中用“_______”划一划
2.齐读第三句,“一顺儿”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很均匀并且没有重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四句,体会“漾”字的生动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
四、教学三、四、五自然段
1、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划一划。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用了哪些动词?划一划,圈一圈。
3、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爬山虎的脚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一一含羞草,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