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乘法、除法口算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王琴教学内容:教科书P104105第15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以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混合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2、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
2、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瞧,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些客人老师,先和他们打打招呼吧!(打招呼)师:看,它是谁?喜欢吗?它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有信心吗?二、复习乘除法含义1、你能将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师:先来看看它个我们带来的第一道题(出示)师:你的反应最快,就请你来说。指名回答师:怎么想的?回答另外几道题师:为什么前面3道题都能改成乘法算式,而这道却不能呢?小结:是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这样就更简便了。2、第1题师:大家回答得真不错,喜羊羊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什么?(出示第1题
3、)生:西红柿。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写出2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吗?写完了以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师:谁先来说说乘法算式。生说完算式后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师:那除法算式呢?生说完算式后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师:在计算这4道题时,你想到了哪句乘法口诀?小结:求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平均分的结果用除法计算。三、复习乘法口诀1、按要求背口诀导入:要能正确计算乘法、除法,就需要熟记乘法口诀。师:你最喜欢几的乘法口诀?指名背师:还有谁和他不一样的?(背完后出示乘法口诀表)2、师:小朋友们,你觉得在这些口诀中哪些口诀是比较难记的?或者溶氧仪混淆的?把它们找
4、出来,和你的同桌小朋友交流交流。2分钟后汇报(其他小朋友帮帮他可以怎样记这句?容易和哪句口诀混淆?如果有像七九六十三这样的口诀,可以问一问哪一句的得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正好和它相反的?)3、对口令师:喜羊羊和我们大家一起来玩对口令的游戏。对口令4、小结:我们熟记了乘法口诀,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计算乘法和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四、乘法、除法口算练习1、第4题师:这里还有2个表格,你会吗?第一个表格怎么计算?为什么?第二个表格呢?生:第一个表格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积。第二个表格用除法计算,因为它是求商。生独立完成。汇报(选几题说说想得是哪句乘法口诀)小结:看来我们小朋友口算掌握得还真不错!2
5、、第3题师:瞧,美丽的孔雀也来凑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瞧瞧它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出示)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只孔雀,看看它们都是和几相乘?猜猜它们的得数会有什么规律?第二只孔雀呢?师:那我们的猜测对吗?我们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生独立完成、汇报师:我们一起来观察第一只孔雀身上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同桌讨论汇报小结: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0,可能是5。师:我们再一起来观察第二只孔雀,你又又什么发现?直接指名说小结: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0、2、4、6、8。总结:原来乘法计算中还有这么多的秘密,这些秘密还能帮助我们来检验呢!我们待会就把它运用到计算中去!3、口算大比
6、拼(第5题出示)师: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一个算好的就站起来!准备好了吗?开始!生独立完成。汇报(出现错误时,问:现在你知道了吗?应该用哪句口诀?)小结:在我们自己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上,我们要加强记忆,让自己的口算能力更棒!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一边指,一边说)师:像这样的连乘、连除、乘除混合、乘加、乘减的题目,我们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指出:797有没有别的方法,或者说算得更快一些。生:9个7减去1个7,就剩下8个7,所以直接想七八五十六更快一些。(喊23个人说一说)师: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试几道题。566 747 656 373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总结:对,如果我们遇到了像这样特殊的算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4、猜猜蝴蝶后面藏的是谁?师:下面就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猜猜调皮的蝴蝶挡起了哪个数?指名回答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吗?五、总结总结: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喜羊羊也向你们竖起了大拇指,他非常佩服大家!咱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你能把你的秘诀告诉喜羊羊吗?学生自由发挥师:对,这些要注意的地方不仅仅是对喜羊羊说的,也是对我们小朋友说的。六、作业师:最后,我们检验一下学习情况,看看这些题你能不能都做对?基础练习:完成补充习题发展练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