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学反思经过课前的充分准备,我所设计的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这节课,在我校初中英语备课组老师的协助以及全班同学的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在展示图片的引入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奶昔的制作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渴望;2在展示奶昔的制作过程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同时有效的呈现了本课;3. 能全部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白板技术进行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现各种食品和它们的制
2、作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实现了语言知识的掌握向语言运用的转换; 4.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5. 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设计了小组活动,结对活动等对banana milk shake 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反复听说训练, 为后面各种食品的制作步骤奠定了基础;6. 对本单元的单词教学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情境”的语言教学原则。设计了Missing,lucky turning游戏和听力活动对句型进行巩固和操练。并根据教学重点设置了循序渐进的听力任务,一项是排序,一项是写出动词,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检查,打破了传统的只需要答案不需
3、要语境的核对答案模式,同时进一步操练和巩固了目标语,让学生得到锻炼和表现的机会。7. 在学生分组操练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例如,有的小组在不会询问、有的小组不熟悉顺序词、有的小组动词不会读,我及时发现并指正。在巡回指导同时,记录大家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8. 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的游戏,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把学生带进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情景之中。如幸运转盘的游戏,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我也尽量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9. 组织小组进行香蕉奶昔的制作实践,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制作奶昔的条件。并让座位上的学生说口令,操作台上的学生根据口令进行操作,一方面使课
4、堂井然有序,另一方面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之间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0、我把总结这个环节交给学生代表来组织,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这个环节中,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了在香蕉奶昔制作过程中的喜悦与乐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11、在整节课中,学生表现都非常积极,全班45位同学中,单独发言和表演达26人次,超过半数的同学都能积极发言。12、作业进行了分层布置,满足了不同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从本节课学生的课后作业反馈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完成情况很好,圆满地实现了学习目标。二、不足之处1. 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兴致很高,但是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显得似乎有点意犹未尽,可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回家动手操作。2. 有个别同学在发言时语言表达不够清楚,制作指令不够清晰,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3. 一定要提醒孩子在没有顺序词的情况下祈使句的首字母需要大写。三、再教设计 基于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以后再进行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可以扬长避短,使课堂更加有效活泼,并多在课前下工夫。在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的前提下,课堂上还可以增加制作其他水果奶昔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同时将祈使句的学习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