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标视域下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与教学建构_李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589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视域下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与教学建构_李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视域下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与教学建构_李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视域下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与教学建构_李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在育人方式变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大概念是重构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抓手,反映着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律和思想,具有中心性、持久性和迁移性的特征,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独特的思想优势。从教学实践角度看,语文学科大概念主要指向“单元层级”,多以“观念”的形式呈现,具体表述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研究认为,实施语文学科大概念教学,教师可先采用“三元互鉴法”准确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再遵循定向结构化的学习路径引领学生自主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关键词:语文学科大概念;三元互鉴法;定向结构化学习;新闻单元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228(2023)04-0048-05DOI:10.1

2、6826/ki.1009-7228.2023.04.009引用格式:李丽,刘飞.新课标视域下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与教学建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4):48.新课标视域下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与教学建构李丽,刘飞收稿日期:2023-03-09作者简介:李丽,江苏省淮安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研训员,正高级教师;刘飞(通讯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科大概念的 学历案 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C-b/2020/01/2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3、)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1前言 4。其中的“重要观念”就是语文学科大概念,它不仅是育人方式变革背景下重构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抓手,也是目前语文教学研究重点关注的话题。虽然学界已有人从概念理解、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等视角展开讨论,但少有人从学生立场的学习路径进行分析。语文学科大概念最终要由学生自主建构和获得,而学生建构和获得的有效保障是教师精心提取与设计。为此,本文在重新审思“何为语文学科大概念”等基础问题后,连贯一致地思考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如何提取”语文学

4、科大概念?学生“何以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以期更好地贯彻与落实“新课标”,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课程教学的转型与变革。一、对语文学科大概念的理解与诠释下面从内涵、特征、层级、表述和思想优势五个方面来理解和诠释语文学科大概念。(一)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内涵及特征何为大概念?国内外有多位学者做出了不同维度的阐释。比如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是核心的、有组织的概念,能对个别的事实和技能赋予意义并加以连接。”2邵朝友和崔允漷强调大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是集中体现学科课程特质的思想或看法3。王荣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大概念就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487。目前人们对大概念的界定并未统一,但可

5、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是方法论层面的理解,即大概念是对学科事实或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其二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解,即大概念体现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学科本质、规律和思想。语文学科大概念至少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心性,它不仅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而且具有“锚点”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功能。二是持久性,指学习者一旦拥有大概念,就能够广泛适应真实社会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情境。正如有2023 年 7 月第 24 卷第 4 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

6、n)Jul.2023Vol.24No.448学者强调的那样,大概念的获得“需要通过抽象、归纳、概括,经深度理解而形成,所以在对其细化、调整、生成、应用的过程,必然会促进学习者持久性的理解”5。三是迁移性,指大概念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从“具体抽象具体”的高通路迁移,即学习者通过对很多具体的事实、案例的高度概括,进而抽象生成相应的原理、规律等,然后再用这个原理和规律来完成具体的任务。这样作为大概念的原理、规律也就实现了迁移应用。(二)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层级与表述根据适用范围(从“学科”到“社会生活”)的不同,语文学科大概念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层级。抽象程度越高,辐射范围越广,其层级也就越高。以实用类文本阅

7、读为例,“新闻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例 1)的层级明显要高于“新闻阅读要抓住主要信息和作者的态度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例 2),而“实用文语言平实、规范,主要用于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例 3)的层级明显又高于例 1和例 2。而从“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角度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个学科大概念显然又要高于例 1、例 2 和例 3。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可以将语文学科大概念分为四个层级:语文核心素养层、学习任务群层、教材单元层、单篇课文层。因为核心素养教育吁求大单元教学,所以语文学科大概念主要指向“单元层级大概念”。它的表征多以“观念”形式为主,一般表述为一个“可以跨越时间、地点和情境的概念性

8、关系”的句子6。此外,“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只是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名称,而非语文学科大概念本身。正如“阅读”只是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名称,而“阅读是读者和文本、作者、教材编者多元对话并建构意义的过程”才是语文学科大概念,所以教师在分析“新课标”和语文统编教材时,要重点分析学习任务群下的具体表述和教材单元内的文本内容,进而从中提炼与表述单元层级的语文学科大概念。(三)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思想优势大概念起初是“用于解释和预测自然界中一系列相关现象的想法”5,所以教育领域率先引入大概念的是以内容知识为主的科学学科。但科学与语文有较大的学科差异。也因此,我们需要回答“语文学科为何更需要大概念

9、思想”的问题。目前学界主要从组织并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角度来阐释它的教学价值。实际上,从学生有效学习的视角更能揭示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思想优势。传统的语文学习是内容知识导向的接受式学习,学生获得的是一堆简单、细小、零碎的认知目标,常常不能有效转化运用于真实的情境实践之中,更不能有效内化并整合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不止有认知层面的“内容知识”大概念(如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过程技能”大概念(如阅读方法、写作技巧、口语交际策略等),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以阅读、写作为主体的语文学科,主要是过程技能维度。”493显然“过程技能”大概念不宜用“告知”或“接受”的方式来学

10、习,而需要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来体验、摸索和掌握。所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概念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那里得到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概括。而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学科大概念后,便能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学生也能够将语文学科大概念作为指导语文学习的工具,连接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并穿梭其间,从而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灵活调用语文知识和言语技能。而当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语文学科大概念来思考问题时,学生也就初步具备了“专家思维”,在分析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时,也就更容易从中识别出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二、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三元

11、互鉴法学生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前提是教师正确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对如何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的问题,“三元互鉴法”具有方法论意义。(一)“三元互鉴法”的确立依据面对“如何提取”的问题,学界已有多种观点。如邵朝友和崔允漷认为有四种办法:一是寻找内容标准中一再出现的名词或者重要的短语,并将此作为大概念;二是通过追问的方式确定大概念;三是以配对的方式产生大概念;四是用归纳的方式获得大概念3。王强和李松林在 大概念教学设计的三个框架 一文中认为有三种方法: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深度观察(日常积累、经验归纳、现象49追究);二是基于学科本质的深度理解(基于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深挖学科教材);三是基于理性

12、追问的深度思考(从事实到价值、从现象到本质、从行为到精神)。刘徽认为有“自下而上”(生活价值、知能目标、学习难点、评价标准)和“自上而下”(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专家思维、概念派生)两种提取思路7。李凯和范敏在 素养时代大概念的生成与表达:理论诠释与行动路径 一文中认为可以从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等角度来提取。虽然上述观点各有不同,但都关注到了课标、教材、生活三个元素。因为语文课程缺少明确的学科内容体系,所以语文学科大概念主要隐匿于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之中。又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并且语文学习是为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准备的,所以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还要关联现实社

13、会生活。基于一线教师立场,遵循教学设计逻辑,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基本步骤为:先研读语文教材,再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最后关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注意的是,教材、课标、生活这三个元素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互相参考与印证的关系。(二)“三元互鉴法”的具体运用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活动 探究”单元)为例来呈现教师分析并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的过程。首先,研读语文教材。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收编 信息两则(文 1 由两篇消息组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2 是消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文 3 是新闻特写)、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

14、功着舰(文 4 是通讯)、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文 5 是新闻评论)五篇课文,设置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新闻阅读方面,需要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及其阅读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新闻采访方面,需要掌握采编新闻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新闻写作方面,基础性目标是学会写消息,拓展性目标是学会撰写其他类别的新闻体裁并创编报纸或网页来发表与传播新闻。五篇课文主要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新闻,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可看作是新闻阅读的后续活动,即在采访和写作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新闻这种文章体裁。其次,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共三次提及“新闻”,分别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

15、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114(课程目标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125(课程内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第四学段)、“阅读新闻报道、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142(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描述第四学段)。它们恰好处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三个部分,这也可看作是“新课标”对“新闻”学习的一致性设

16、计。最后,关联现实社会生活。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世界,我们要提出能够激活学生具体经验并引发他们持续探讨的本质问题。比如,社会生活中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取新闻?人们为何需要新闻?新闻能够满足人们怎样的需求?根据不同信息,如何选择新闻体裁来表达?不同的新闻体裁有何特点?新闻的采编过程是怎么样的?一篇好的新闻有哪些标准或特征?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合格的新闻人需要具备怎样的语文素养?以上问题关涉到新闻的价值、体裁、特征、评价标准、表达素养等,但“新闻的价值”是最基本的问题。由上,根据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重心是阅读不同体裁的新闻,学写一则消息,而采访是关联阅读与写作的链接活动,起到中介作用。根据“新课

17、标”分析,作为记录事实和表达观点的新闻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征,读者要在提取、归纳、概括和关联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结论。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分析,新闻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真实有效的信息,满足人类信息传播的需求。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本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可以表述为:新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特征,人们可以根据特定目的运用不同的新闻50体裁来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教师提取语文学科大概念之后,可以分阅读、采访、写作三个层次来表述单元教学目标。新闻阅读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熟悉多种新闻体裁,掌握阅读新闻的基本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新闻采访学习目标:熟悉新闻采访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18、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制定采访提纲;新闻写作学习目标:能够根据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新闻体裁),并创编报纸或网页来发表与传播新闻。三、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定向结构化的学习路径从学生学习角度看,语文学科大概念学习是一个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学生经过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学习(具体),逐步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大概念(抽象),然后运用语文学科大概念来解决教师所设计的评价任务(具体)。此过程内蕴着明显的定向化和结构化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定向”指整个单元学习过程都指向特定的语文学科大概念,“结构”指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感很强,学习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质言之,学生建构语

19、文学科大概念需要遵循并践行定向结构化的学习路径。(一)从“具体抽象”: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通过“新闻阅读”初步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具体说,学生通过文 1 和文 2 了解消息的特点、要素及结构,掌握阅读消息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研读探讨活动来引领学生归纳总结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和“三结构”(标题、导语、主体),深刻体会消息的时效性、简明性、真实性等特点;学生通过文 3 了解新闻特写的文学性和片段性特点(不同于消息),并学习阅读新闻特写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比较阅读活动,选取同题材的消息作为比读对象,引导学生感受新闻特写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独特之处;学生通过文 4 了

20、解通讯的叙述完整性(不同于新闻特写)和描写形象性特点,并学习阅读通讯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精读活动,引领学生聚焦和赏析相关段落,感受新闻通讯叙事完整、描写细致、内容主次分明的表达特色;学生通过文 5 了解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和论说性特点,并学习阅读新闻评论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思辨性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新闻评论与其他新闻体裁的不同之处,归纳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领会其主题思想,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和平。“新闻阅读”的学习过程,即在单元目标“定向”的基础上进行一课一得的设计,但前提是教师要对单元内五篇课文的文本价值进行判断,厘清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使单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这

21、样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观五篇课文单打独斗、彼此孤立的状态,避免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反复重叠的问题。而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历程中逐步理解与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即掌握新闻的价值、特点及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新闻阅读习惯。(二)从“抽象具体”:用以致学的过程学生通过“新闻采访”的学习可以提高对新闻事实的敏感度,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如现场访谈、实地观察等),掌握新闻采访从“前期准备现场问答后期整理”的基本过程。在前期准备中,要先确定采访主题,再选择和联系采访对象,最后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来拟写采访提纲;在现场问答中,要注意准时赴约、仪表端庄、准确提问、做好笔录等;在后期整理中,要能够去粗存精,有选择地整理

22、资料,并且在相关新闻作品发表前要得到采访对象的确认与许可。因为此项学习任务综合性较强,任务难度较大,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的学习活动是拟写采访提纲。“新闻写作”环节要求学生根据采访所得的资料完成一则新闻的写作。学生借此可以熟练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比如:标题要言简意赅,点出消息报告的主要内容;导语要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交代清楚新闻事实;主体部分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来行文,语言要精当、规范和准确,切勿含糊其辞等。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来传播自己写的消息,注意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等。“新闻写作”不同于“新闻采访”,学生要采取独立完成的学习方式,主要的学

23、习活动是撰写一则消息。在本单元中,“新闻阅读”是具体的教学活动,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可看作是综合性的评价任务。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情境性、表现性等51Extraction and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the Big Concept of ChineseSu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LI Li,LIU Fei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the big concept of Chinese subj

24、ect is an importantstarting point for reconstructing the content of Chinese courses,which reflects the essence,laws and thoughts ofChinese subjec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ity,persistence and migration with a unique ideologicaladvantag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From the pe

25、rspective of teaching practice,the big concept ofChinese subject mainly points to unit level,which mostly appears in the form of concept and is specificallyexpressed as a complete sentence.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the big concept,on one hand,teachers need toadopt the three-element mutual learnin

26、g method to correctly extract the big concept,and on the other hand,teachers need to follow the directional and structured learning path to guid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constructthe big concept of Chinese subject.Key words:big concept of Chinese discipline;three-element mutual learning method;dir

27、ected structuredlearning;newsunit特征,一来是让学习活动关联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比如有教师创设面向全年级学生的“奋斗最美的姿态”新闻展播活动,先让学生化身小记者,8 人一组,通过对校园特色活动、先进人物事迹、独特景观的记录来展现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然后让学生结合采访资料独立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新闻稿(以消息或人物特写为主);最后评选十佳新闻,将其排版制作成校报专刊,并在学校或班级公众号推送8。二来是通过学生的真实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针对学生的新闻写作,可以从标题、导语、主体、语言、视角等维度来设计评价量表,进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新闻写作,同时也能够加强

28、学生对新闻文体知识的掌握和对新闻社会价值的体会。由上,学生通过“新闻阅读”理解本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然后通过“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进一步体认本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这样的学习设计既是学以致用的过程,也是用以致学的过程,而它们都指向对本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和学习。这也是定向结构化的学习路径的价值诉求。概言之,语文学科大概念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9。然而语文学科大概念及其教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如语文学科大概念内容体系建设、“内容知识”大概念和“过程技能”大概念的关系处理、指向语文学科大概念的跨学科学习等。这些问题无疑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和求索,进而更好地

29、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专业性发展。参考文献: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格兰特 威金斯,杰伊 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5.3 邵朝友,崔允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设计:大观念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6):11.4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2021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5 冯春艳,陈旭远.以大观念为中心的教学:基本内涵、价值向度及设计路径J.教育学报,2021,17(3):85.6 林恩 埃里克森,洛伊斯 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M.鲁效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7.7 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8 胡红,范海梅,关咏今.“奋斗最美的姿态”新闻大比拼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21(Z2):60.9 孙阳菊.基于大概念的项目式教学设计以“戏剧节项目式学习”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1):55.编辑:刘德勇5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