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研究_罗敏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572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研究_罗敏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研究_罗敏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研究_罗敏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本文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探讨了民办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首先分析了民办学校的商业效益来源,其次论述了民办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商业效益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民办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一是以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和薪酬体系,吸引优质的学生和教师;二是借鉴现代企业的分层授权管理理念,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感;三是合理使用股(期)权激励机制,让教职工分享学校的发展成果,形成利益共同体。【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民办学校;商业效益一、引言民办学校是指由社会力量创办的非公立教育机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

2、有重要的地位,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产品与教学服务。与公立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有着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和灵活性,自身的商业性质也更加鲜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学校分为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两类,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依法取得合理的办学收益,旨在利用分类制度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信息,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 19.57 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为 36.98%。在一二线城市,民办学校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例如,上海市在 2021 年就已有 19 所民办普通高校、130 所民办普通中学和 68 所民办小学,其中民办普

3、通高校在校生共 12.89 万人,较 2020 年增加 0.3万人;民办普通中学在校生共 9.33 万人,较 2020 年增加了 0.46 万人,整体招生规模还在继续扩大,在教育市场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商业活力。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商业性较为鲜明,大多数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管理结构类似现代公司制度,多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的职责除了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以外,还负责学校的商业运作。学校在校务的管理上具有明显的商业特征,董事会也更多地使用商业术语来描述或评估学校的经营状况。从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多数民办学校都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商业性质,这是因为民办学校的开办立足于投资人的初始资金,相较于公立学校缺少地方

4、财政支持,需要通过收取学费、住宿费、餐饮费等方式来维持运营,还要面对市场竞争、生源变化、政策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很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都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或者资产保值,办学所获得的商业效益,也被用来向投资人提供收益、继续扩大办学规模以及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商业效益是指民办学校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声誉的总和,它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民办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研究罗敏清作者简介:罗敏清(1988),女,广东江门人,汉族,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初中英语一级职称,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英语基础教育、学校人事管理、校务168Management管理映

5、了民办学校的运营水平和发展潜力。对于民办学校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其商业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负责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负责学校运转的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作为学校的“员工”,共同构成了民办学校的人力资源,因此,可以使用商业经营的视角考察民办学校商业效益的不同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提升商业效益。二、民办学校的商业效益来源民办学校的商业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是学费收入,即民办学校最主要的经费来源和盈利核心,不同类型、层次和质量的民办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争夺利润空间;二是政府补贴,包括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土地使用权;三是社会捐资

6、,即社会组织或个人向民办学校提供无偿或低偿的资金、物资或服务等形式的支持,可以用于改善民办学校的硬件设施、教职工队伍、教育品牌。此外,民办学校经营超市、食堂、校车等服务项目以及通过开展科研合作、产学结合、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授权所获得的收入,都可以视作民办学校经营活力和商业效益的来源。三、民办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商业效益的关系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民办学校商业效益,这一点也表明民办学校与现代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的高度相通。首先,教职工是民办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其素质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例如,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和流程能够吸引符合学校需求和特色的优秀教职工和管理人员;公

7、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客观公正的考核制度可以准确评价教职工的绩效,并以奖惩的形式加以反馈;通过建立健全的留用机制,稳定并发展优秀人才队伍。这些措施都可以促进教职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家长、学生的满意度,扩大学校在社会层面的商业影响力,从而实现降本增收。其次,民办学校取得的商业效益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合理制定收费政策,将部分收入用于改善教职工待遇;借助投资决策,将资金用于完善教育设施设备;规范运营管理,将部分利润用于支持教育创新活动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增加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四、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民办学校提升商业效益的路径

8、1.以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为导向市场竞争力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市场”的概念包括生源市场(即选择本校教学服务产品的家长和学生群体)以及教职工人才市场(即聘用教职工的人才来源),这两大市场同时关系到民办学校的两大重要经营指标,即入学率和毕业率。生源市场是民办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衡量学校声誉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民办学校应当致力于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争取招生政策倾斜、拓宽招生渠道等方式,吸引并留住优质的生源,提高入学率,以增加学费收入。教职工人才是民办学校的核心资源,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商业潜力,也是毕业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民办学校更应合理设置薪酬福利、培训发展、激励考核等方式

9、,吸引并留住优秀教职工,并不断改善员工结构,保证在人才市场上始终具备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招聘标准提高教职工队伍建设水平,降低流失率,从而提高商业效益。具体而言,就要在招聘与配置(人才流入)、培训与开发(人才使用)、维护与留任(人才流出)三个环节进行优化。首先,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环节。民办学校在招聘时应明确岗位要求和标准,广泛开展宣传和推介,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招聘活动,如网络平台、专业媒体、高校合作等。同时,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程序和评价体系,通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试讲考核等方式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确保招聘质量和效率。其次,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旨在提高教

10、职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民办学校的员工培训可以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种形式,内部培训是指由学校自行组织或委托其他机构进行的针对本校员工的培训活动,如新教职工入职培训、教职工专业发展课程、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计划等;外部培训是指由学校选派或支持员工参加其他机构或平台开展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培训活动,如高等院校进修、行业协会研修、国内外交流考察等。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培训,都应该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岗位需求、个人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有169 6月刊 2023Shanghai Business效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制定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最后,维护是人力资源管

11、理的延伸环节,是教职员工的权益与福利的基本保障。民办学校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做好合同签订、社保缴纳、纠纷处理等工作。同时,还应关注教职工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2.借鉴现代企业的分层授权管理理念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民办学校应当尝试采取分层的授权管理模式,即将学校分为战略层、执行层和基础层。战略层主要包括学校董事会、校长等高层领导,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政策制度等,并对执行层进行监督和评估,这要求战略层应该具有远见卓识、创新思维和果断决策等素质,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政策变化、社会需求等,并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

12、给予执行层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让其按照既定目标开展工作。执行层主要包括教务处、教研处等中层管理者,负责组织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并对基础层提供指导和支持,要求执行层应该具有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协调能力等素质,能够有效地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计划和任务,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基础层主要包括教职工、行政人员等一线工作者,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和日常校务,并向执行层反馈情况和建议,这要求基础层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按照规范完成各项任务,并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希望得到执行层和战略层的关注和尊重,享受更加合理的待遇和福利。相较于一般学

13、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分层授权管理更容易解决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在不同级别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使学校的商业运作得到更先进的管理制度支持。3.合理使用股(期)权激励机制从商业经营的视角来看,民办学校应该将教职工视为最重要的资产和竞争力来源,适当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教职工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股权激励是指将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分配给员工,使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共同所有者,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一致性,在民办学校中,同样可以采用这一激励机制,提升教职工对学校的忠诚度。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鼓励营利性民办学校建立股权激励机

14、制。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股权激励机制是指学校给予教职工一定比例的股权,让他们成为学校的股东,享有经济利益和决策权,承担风险和责任。股权激励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实股激励,学校给予教职工一定比例的股权,让他们成为学校的股东,享有经济利益和决策权,承担风险和责任;期权激励,给予教职工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学校股票的权利;股票增值权激励,给予教职工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出售学校股票的权利,这一方式可以鼓励教职工关注学校的整体业绩和市场价值。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实行实股激励或者期权激励,没有法律和政策障碍,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制度限制,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只能实行期权激励。通过实施股权激励,

15、可以提高教职工对学校发展战略、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参与度,增强教职工对学校品牌、声誉、文化等方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教职工对提高教学质量、创新课程内容、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职工之间以及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延缓、减少优秀人才流失,稳定民办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五、结语当前,在民办学校的商业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民办学校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牺牲教育质量、忽视社会责任,甚至滥用关联交易等,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声誉和形象,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处理好自身商业性质的同时,民办学校也应该坚持教育本质和公益目标,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内部

16、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监管、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接受第三方评价等措施“多管齐下”。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适当的扶持和监督,在尊重市场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商业效益不断反哺教育发展,担负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深责重任。参考文献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21 学年教育事业统计 EB/OL.(2022-08-15)2023-03-21.https:/ 张彦颖.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3):22-25.3 宿栋华.企业经营管理中分层授权的风险及防控措施以电力设计企业为研究案例 J.中国商论,2019(23):159-160.170Management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