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系统功能视域下虚拟位移表达中的概念语法隐喻探析_于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415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功能视域下虚拟位移表达中的概念语法隐喻探析_于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系统功能视域下虚拟位移表达中的概念语法隐喻探析_于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系统功能视域下虚拟位移表达中的概念语法隐喻探析_于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系系统统功功能能视视域域下下虚虚拟拟位位移移表表达达中中的的概概念念语语法法隐隐喻喻探探析析于彤,马建华(长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摘 要虚拟位移表达是语言中以静写动的典范。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元功能反映了虚拟位移不仅同人的经验与思维有关,也同语言表征与语法结构有关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研究发现,除相对框架路径虚拟位移以外,其余五种路径虚拟位移都可通过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进行功能意义阐释,因此功能视角有利于虚拟位移表达的深入挖掘。关键词虚拟位移;概念语法隐喻;系统功能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虚拟位移”的概念,()则最终定义了虚拟位移的概念:“用

2、句子的字面意义把人们通常认为是静止的所指表述为运动的内容”。对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研究,始终是认知语言学界的关注焦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的研究视角也日益多元化,如()的“认知语法”视角,()的“概念隐喻”视角,(,)的“认知语义”视角,钟书能、黄瑞芳()的“构式”视角等。不难看出,大多数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虚拟位移进行考察。但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张玮;王寅;周频;董保华、全冬),两者虽然在对经验世界的认知过程中有不同的诠释,但均是以语言使用为基础的流派,注重基于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的研究。本文拟立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虚拟位移的认知识解过程,以概念语法

3、隐喻理论为切入点,尝试对虚拟位移表达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功能探析。一、的概念语法隐喻研究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语法隐喻主要关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隐喻”内涵(;张德禄、赵静;柴同文)。如()指出,语言是对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过程的反映和表达,这是“经验”()功能。经验功能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基础上,因而可统称为“概念”()元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对经验的表征主要由及物性语义系统实现,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经验识解成可以操作的“过程”;功能成分在语义上的线性关系为“参与者 过程 环境”(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杨波)。及物性系统将人类

4、的经验识解为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此外,语法将经验的连续体分成言辞列()、图形()、成分()三个级阶。通常情况下,经验可以被自然地用这些过程来体现和交流,即一致式通达。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一幅一清二楚的图景,我们的经验和语言表达也可能是抽象的和丰富多彩的,体现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便有了“概念语法隐喻”现象(杨波)。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虚拟位移构式的调查研究”(第 号)。作者简介于彤,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理论研究;马建华,女,教授,从事语言学理论研究、外语教育研究。()指出,概念语法隐喻

5、不仅是对同一意义的不同实现方式,也是对经验的独特识解。概念语法隐喻对经验现象的识解可作如下阐释。首先,“概念”即意义,它关注的是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即措辞上的不同体现形式(),因而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呼应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逐层体现的符号系统。其次,“语法”指的是词汇语法层可以表现经验的作用,不同的过程类型、级阶和性状用于表达相应的概念意义,体现相应的功能,而语法隐喻往往体现了这些功能的交叉耦合。最后,“隐喻”在语法层区分了语言使用的“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体现了说话者基于意义的不同选择。由此,一致式、一致性是概念语法隐喻的基础性概念,是隐喻式的“参照物”(杨波)

6、。受上述学术思想启发,本文尝试探究概念语法隐喻是如何影响虚拟位移的识解过程和语义建构的。二、虚拟位移表达中的概念语法隐喻()根据虚拟位移的路径特点,将虚拟位移划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散射路径()、模式路径()、相对框架路径()、显现路径()、指示路径()、延伸路径()虚拟位移。本文依据()的分类标准,依次对虚拟位移表达中存在的六大路径类型进行分析。(一)散射路径的概念语法隐喻()对散射路径中辐射路径虚拟位移这一子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提出辐射路径的发生可概括为三个过程:辐射从辐射源产生并发出;辐射沿着路径发生唯一运动;辐射作用于被辐射物体。通常情况下,辐射路径虚拟位移一般为光的直射,例如:()

7、“阳光射进山洞。”在这个句子中,光的存在是我们通过视觉经验能够直观感知、识解到的一种静态存在,而光的辐射运动是通过概念化进一步加工获取的。但是基于“阳光射进山洞”这一概念,依据说话者不同角度的识解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征形式。因此例()可进一步解读为:()依据及物性语义系统,小句 可识解为存在过程,它还原了某物存在或发生的过程(;),其中的存在物()表现为可以看得见、可以感知的实体,如“”,是一致式的表达。与小句 比较,小句 的动词仍由“”来体现,但在概念意义上已经有别于句 的“”句式。小句中的语义成分随着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原来静态的存在物被赋予动态性特征,成为一种隐喻式表达。(二)模式路径

8、的概念语法隐喻模式路径()涉及对某种排列方式在空间移动过程中的虚构概念化。这意味着在空间中具有某种排列模式的物质,在认知识解和语义建构中被表征为该物质沿着该模式的路径发生了虚拟位移。例如:()我给天花板喷漆时,地板上渐渐出现了一条油漆线。在例()中,地板上掉落的油漆点呈现线性排列模式,因此在语言表达中被概念化为一条在地板上运动的油漆线产生了模式路径虚拟位移。但在这个位移移动事件过程中,虚拟位移的起点是第一滴掉落到地板上的油漆点,而终点为最后一滴的油漆位置,由此连接成虚拟位移的移动轨迹。其一致式表达应该识解为:,然而,其隐喻式表达识解为:,()依据及物性语义系统,小句 可识解为关系过程,这种意义

9、表达形式与油漆点的语义建构形式在过程类型的经验识解中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然而,小句 本身已经是一种带有空间隐喻意义的抽象化表达,因此,原来静态的油漆点被视为物质过程的动作者,依托“”这一物质过程产生了模式路径位移,构成概念语法隐喻。(三)相对框架路径的概念语法隐喻相对框架虚拟位移()是指通过语言将真实运动或真实静止的全局框架转化为局部框架,即对真实存在或真实静止的虚构性表述。例如:()我坐在车里看着路边的景物飞驰而过。在这个句子中,以全局框架为观察点,发生真实运动的观察者是“我”,真实的运动轨迹是“车”,真实静止的是“景物”;而在局部框架中,真实运动的观察者被视为背景,将原本静止的景物视为焦点,

10、产生了例()视觉移动的虚拟位移效果,其隐喻式表达为:()虽然该句的一致式表达应该识解为:但是这样的语言形式不符合相对框架虚拟位移的概念表达,即相对框架虚拟位移产生的前提源于识解视角的转换。因此,本文没有进一步对相对框架路径进行功能视角下的概念语法隐喻解释。(四)显现路径的概念语法隐喻以“地点到达型”显现路径为例,()指出,“地点到达型”显现路径可以由动词的被动形式或主动形式来表征;陈碧泓()指出,汉语的“地点到达型”显现路径也可以由动词的被动形式表征,但主动形式的虚拟位移表达更加凸显位移主体的能动性特征。例如:()这是一座被树木环绕的绿洲。()依据及物性语义系统,基于同一概念意义,可以有不同的

11、经验识解过程。通过进一步阐释例(),小句 为该概念意义的一致式表征,体现了及物性系统的关系过程;而小句 通过识解角度的转换,语义成分也随之变化,原来的环境成分“”转化为物质过程“”的动作者,是一种概念语法隐喻表达。(五)指示路径的概念语法隐喻范娜()对汉英指示路径虚拟位移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指示路径虚拟位移中的位移在语义上通常与位移路径紧密相关,表示位移的动词主要由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体现;而英语中的位移主要由介词短语体现。例如:()乘飞机一个小时就到上海。针对例()的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小句 中位移路径的描述是由介词短语“”表征的,这种语法表现形式更倾向英语中指示路径虚拟位移的表达。而小句 中的

12、位移路径的描述是由方式动词“”表征的,不仅符合汉语指示路径的表达习惯,也是一种隐喻化表达。此外,由于语义层与词汇语法层之间的张力,指示路经位移的语义特征由原本小句 中的介词表征转化为小句 中的动词表征,这种语义成分的转换也是产生概念语法隐喻级阶条件之一。(六)延伸路径的概念语法隐喻李秋杨、陈晨()延伸路径虚拟位移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生命移动空间延展性。例如:()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进。针对例()的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小句 可识解为延伸路径的一致式表达,“长城”这一位移主体的空间延展性特征由动词“”表征;而小句 可识解为延伸路径的隐喻式表达,此时“长城”这一位移主体的空间延展性特征由“”这一性状

13、体现,是一种概念语法隐喻的体现。综上分析,虚拟位移不仅可以理解为某物体或某一抽象概念在时间或空间中沿着某种路径发生的隐喻化运动过程,还可以尝试分析虚拟位移的“语法隐喻”过程,即关注经验现象的不同体现方式:一致式与隐喻式。以“虚拟位移”这一语言现象为例,本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前人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的结论(),但是前者更加注重某个特定语言系统如何实例化()意义,而后者更关注意义本身的概念化过程。三、结语本文从功能视角出发,研究了“虚拟位移”的概念语法隐喻表达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从语言表征和语法结构出发,一方面,虚拟位移的一致式是隐喻式的

14、基础表达,一致式帮助还原理解隐喻式中经验与思维;另一方面,一致式与隐喻式相辅相成共同建构意义。总的来说,功能语言学有利于对“虚拟位移”这一语言现象的经验识解和语义建构。在认知识解方面,认知语言学对于虚拟位移的“经验认知现实”之间依托的是百科知识性意义(),这意味着语义与主观认识、背景知识、社会文化等百科性知识密切相关,主观性强(王寅)。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元功能作为意义补充,使得百科式经验不过于泛化。厘清虚拟位移在功能框架下的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使得虚拟位移的语言表征与语义建构更加明晰。参考文献 :,:,:,:,:,:,():,():,:,:(:):,(:):,:,柴同文英语存在句“”结构

15、隐喻的认知功能视角外语研究,():陈碧泓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长春:吉林大学,董保华,全冬认知识解与语义构建:认知与功能的互补视角外语教学,():范娜汉英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对比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秋杨,陈晨 虚拟位移表达的空间和视觉体验阐释当代修辞学,():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重庆出版社,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外语研究,():杨波概念语法隐喻的认知视角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张德禄,赵静 论语法概念隐喻中一致式与隐喻式的形似性原则外国语,():张玮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互补性初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钟书能,黄瑞芳虚拟位移构式的主观化认知研究中国外语,():周频论 与 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外语学刊,():(责任编辑:邹德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