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包鑫如(),女,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文物理规律模拟。:通信作者:张行南(),男,江苏张家港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水文物理规律模拟。:,():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分析包鑫如,张行南,张文婷,徐 杨,张增信(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摘 要:为了探究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特点,根据长江经济带 个省(市)年用水量变化,采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的理论方法,分析其用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总体呈上
2、升趋势,其中农业、工业用水比例下降,生活、生态用水比例增加;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均呈上升趋势,用水系统均衡性增强。在空间尺度上,长江经济带下游用水系统均衡性最高,其次是上游、中游。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预计长江流域耕地面积可能会减少,农业用水量不会有大幅上升,其占比将继续减少。预计工业用水量可能会减少,占比依然下降;生活用水量会继续提高。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有工业生产总值、节水灌溉面积、万元 用水量 个因子,其贡献率占。研究结果对长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主成分分析;驱动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
3、识码():,(,;,):(),;,;,:;第 卷 第 期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年 月 研究背景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华东、华中和西南三大区,聚集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占比均超过。同时,由于人口众多,长江经济带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水平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极不对称,且东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区域用水结构特征与演变趋势,不仅可以对水资源发展特征进行科学判断,还可以对人类利用水资源的合理性进行有效验证,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协调提供决策依据。图 长江经济带 信息熵理论在用水结构演变的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魏卿等引入信息熵分
4、析了玛纳斯河流域现状用水结构的演变特征,并利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分析了流域水资源空间匹配程度。王小军等结合信息熵理论,计算出榆林市用水量熵值及优势度动态演化情况,并探讨了用水系统的均衡程度。马黎华等采用信息熵理论探讨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演变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其驱动力。吴昊等运用信息熵理论表征南京市用水结构变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公共因子与用水结构的关联程度。本文应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的理论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 年用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区域与方法 区域概况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 ,流域面积约 万,占我国国土面
5、积的。依托黄金水道而成的长江经济带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个省(市),面积约 万,占我国国土面积的,长江经济带如图 所示。年均降水量约 ,年均气温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水资源总量 亿,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长江经济带上游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中游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下游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研究方法 信息熵与均衡度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物质状态运动或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年,首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用以衡量系统的不确定性、稳定程度和信息量,表征复杂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熵增过程表明系统无序度加大,
6、系统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化。用水结构可描述一定时期内用水系统中各类用水的比例关系。我国用水结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即由以农业用水为主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农业、工业、生活用水趋于合理比例的高级阶段,这一演变过程可以近似假设为系统的不可逆过程,故可将其纳入信息熵的数学模型中,。本文通过计算逐年信息熵值以反映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比例的分配状态,从而定性描述长江流域用水结构演变过程;信息熵值越大,表明分配到各用水部门的用水量越均匀。假设在一定时间尺度内,用水系统中用水总量为,共有 种用水类型,每种用水类型对应的水量分别为,每种用水类型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分别为,其中,并满足,则信息熵(单位为)在用
7、水结构中表示为 。()当各用水类型用水相同,即 时,系统处于最无序状态且信息熵最大值;相反地,只有一种用水类型时,系统处于最有序状态 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 且信息熵最小值。实际情况中,信息熵 满足。为实现熵的标准化与增加用水结构分析的可比性,引入均衡度(式()。值越大,表明单一用水类型在用水结构中优势性越弱,各用水类型的比例差距越小,用水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均衡程度越高,用水系统均衡性越强。当时,用水系统结构复杂程度最低。()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处理,以相互独立且少数的综合指标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
8、能较客观地确定各主成分的权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随意性,提高评价体系的可信度与客观性。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统计分析软件,降维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元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影响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是不同的。因此,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与用水结构的演变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子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进而定量分析得出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主成分贡献率越大,表明主成分包含原始信息越强,影响越显著。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近年来中国水资源公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水资源公报与各省(市)统计年鉴。由于到目前为止部分年鉴的最新统计时间为 年,因此主成分分
9、析的指标数据的时间跨度为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分析 用水结构变化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如表 所示,用水结构变化趋势如图 所示。由表 和图 可知:()过去 ,长江天然来水的水资源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区域间存在差异:上游略有减少,中下游略有增加。长江经济带地处长江干流及以南地区,天然来水变化规律与长江流域类似。长江流域 年用水总量年均增长率为,年用水总量年增长率为;年用水总量由 亿 增加到 亿,年均表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 年份农业用水比例 工业用水比例 生活用水比例 生态用水比例 合计01 02 03 04 05 06 005 0 01 0 0 01 5 0 02 0 0 02 5 0 03
10、 0 0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用水总量 生态用水 用水量/(亿m3)生态用水量/(亿m3)年份图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量变化曲线 增长率为,用水总量增长率明显变小。近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用水总量增加主要是农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加引起的,其中生活用水量增加最为明显。近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在 亿
11、左右;受新冠疫情影响,年用水总量降低到 亿,为 来最低。()农业用水量总体上升,年间农业用水量由 亿 增加到 亿,随后基本稳定在 亿 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 用 水 占 比 总 体 呈 下 降 趋 势,年 占 比,随后波动变化到 年的;其中 第 期包鑫如 等 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年占比为多年来最低。农业用水量虽然变化不大,但年际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天然来水量有一定联系;如图 所示,一般遇枯水年,如 年、年、年、年,农业用水量相对较大;而遇丰水年,如 年、年、年,农业用水量相对较少。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12、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水资源量/(亿m3)农业用水量/(亿m3)1 1 0 01 2 0 01 3 0 01 4 0 01 5 0 01 6 0 01 7 0 07 0 0 09 0 0 01 1 0 0 01 3 0 0 01 5 0 0 01 7 0 0 0年份水资源量 农业用水量 图 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量与农业用水量变化趋势 ()工业用水量总体下降,呈 形变化形态,拐点分别出现在 年、年、年。年工业用水量由 亿 稳定增加到亿,在 年减少至亿,在 年回升到
13、亿,随后工业用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年新冠疫情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工业用水量低至亿,为多年来最低,这一年的工业用水占比也达到了多年最低。工业用水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由 年的增加到 年的后下降,基本稳定在 左右,仍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年为)。预计未来几年工业用水量或将维持在 亿 左右。()生活用水量上升趋势明显,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形态。生活用水量由 年的亿 增加到 年的亿,年均增长率为。所占比例由 年的 增加到 年的。()水利部从 年开始统计生态用水数据,近 来生态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所占比例较低。生态用水主要用于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治理、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与岸线开
14、发利用的生态保护等方面。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用水量多年平均值为亿,占用水总量比例尚未超过,远远小于其他类别用水量。基于信息熵与均衡度的用水结构变化分析 用水结构时间变化分析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及其演变曲线如表、图 所示。表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 年份信息熵 均衡度年份信息熵 均衡度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年份0.8 50.9 00.9
15、51.0 01.0 51.1 00.6 50.7 00.7 50.8 00.8 50.9 0均衡度均衡度信息熵线性(均衡度)线性(信息熵)信息熵/N a t图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演变曲线 由表 和图 可知:()年,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波动式增长趋势,信息熵由 增长到,均衡度由增长到,表明用水结构趋向无序、用水系统的均衡程度有所提高。说明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在趋向无序发展的同时,用水系统均衡性增强。主要原因是农业、工业用水比例下降,其他用水类型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年用水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均较低,表明该年用水结构相对不均匀。一方面,由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量比
16、例分别达和,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用水从 年被纳入用水结构计算,但其占比只有,与其他用水类型相比严重失衡。长江经济带人口众多且水资源、农业资源丰富,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量占比最高。随着经济结构优 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 化升级,耗水强度高的农业向耗水强度低的非农产业转移,势必导致农业用水占比下降。伴随工业技术升级与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工业用水占比有所降低。虽然长江流域生活与生态用水量及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年均农业、工业用水量仍处于支配地位,合计占比高达,预测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均衡度会继续提高。用水结构空间变化分析 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及其演变曲线如图、图 所示。0
17、2 0 04 0 06 0 08 0 01 0 0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年份 02 0 04 0 06 0 08 0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18、2 0年份 02 0 04 0 06 0 08 0 01 0 0 01 2 0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年份 用水量/(亿m3)(a)上游(b)中游(c)下游用水量/(亿m3)用水量/(亿m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 生态用水 生活用水 用水总量 图 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多年用水结构 ,由图、图 可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
19、,其中上游波动幅度较大;用水结构向无序方向发展、用水系统均衡性逐年增强;直接原因是上、中、下游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越来越受到重视,占比提升,各用水类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比之下,下游的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整体较大,用水系统均衡性相对较高。下游农业用水量呈倒 形变化形态,占比从 年的波动增长至 年的,随后下降并稳定在 左右。工业用水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 年的年份0.8 00.9 01.0 01.1 02 0 0 32 0 0 42 0 0
20、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信息熵/N a t上游 中游 下游 0.6 00.6 50.7 00.7 50.8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2 0 2 0均衡度 年份(b)均衡度(a)信息熵图 年长江经济
21、带上、中、下游用水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演变曲线 ,波动变化至 年的。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比例持续上升,前者上升幅度较为明显,生活用水量年均增长率达;各用水部门用水量差距减小。()中游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相对最小,原因是其农业与工业用水相差较大,生活与生态用水多年平均占比不足,用水比例分布较不均匀。上游用水系统的均衡性则介于下游与中游之间。与长江经济带上、中游相比,下游分布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且经济规模总量占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农业与工业用水差距较小,随着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稳步提升,用水结构的单一程度降低,因而用水系统均衡性相对最高,且用水总量、各用水类型均高于上、中游。下游工业较发达,工业
22、用水突出,年均用水占比达,年均用水量为亿。中游农业较发达,农业用水突出,年均用水占比高达,年均用水量为亿,且工业与农业用水占比相差较大,直接导致中游用水系统均衡性相对最低。用水结构演变驱动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影响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的因素众多,本文根 第 期包鑫如 等 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分析据长江经济带 个省(市)经济社会与水文气象等资料,利用 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了代表经济发展、生产规模、人口因素、自然因素 个方面的 个分析因子,分别为:工业生产总值()、(),节水灌溉面积()、万元 用水量()、农用地面积()、总人口()、需水量()、降水量()、径流量(),以各因子 年的数据为样本
23、定量分析。对无量纲处理后的原始变量进行检验,统计量取值为,符合其大于的要求;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其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如表 所示。结果表明,前 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和,累积贡献率达,符合主成分分析时特征值 且累积贡献率达 的要求,因此选取第一、第二主成分代表初始的分析因子。表 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 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 累积贡献率 主成分荷载矩阵中荷载取值如表 所示,反映出原始分析因子与主成分的相关度。第一主成分中工业生产总值()、()、节水灌溉面积()、万元 用水量()、农用地面积()、总人口()、需水量()等 个因子的荷载较大,与之有较大相关度,反映的是工农业生产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
24、驱动作用,将这些因子定义为社会经济因子;第二主成分中降水量()、径流量()这 个因子的荷载较大,与之有较大相关度,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驱动作用,将其定义为自然因子;前者影响更为显著。主要驱动力分析 生产规模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工业经济与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工业生产投入的增加与工业聚集水平的提升,工业创新发展效率绝对水平与相对增速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业发展表 主成分荷载矩阵荷载取值 分析因子荷载取值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工业生产总值 节水灌溉面积 万元 用水量 农用地面积 总人口 需水量 降水量 径流量 来看,农田灌溉用水为
25、主要用水对象;近年来长江流域农业用地与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节水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略有增加,粮食作物依然以谷物(稻谷、小麦、玉米)、油料、薯类、豆类为主。农业规模与结构的时空演变较为稳定,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强度不断提高。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耗水强度高的农业向耗水强度低的非农产业转移,预计未来农业用水量不会大幅上升。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其生产总值由 年的 亿元增加到 年的 亿元,年生产总值占全国的,年均增长率达;万元 用水量下降至 ,与 年相比下降了。在经济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要打破传统低效路径,向高质量、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转型
26、。长江下游拥有较强的技术与资金优势,适宜发展现代服务业、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长江中上游拥有较强的土地、劳动力、生态自然资源优势,适宜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与资源精深加工业。随生产技术改进升级与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加强区域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用水效率会进一步大幅度提升。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与生活水平的变化。年长江流域常住人口数量保持稳定小幅增长的态势,从亿人增加到亿人,由于西高东低的地形地貌与长期历史发展的差异,人口密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下游超过。受国家梯度开发战略与区域发展水平有别的影响,长江上游到下游,城镇
27、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基本态势,整体呈现东高 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 西低的演进形态;下游省(市)居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上游各省(市)则基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生活用水、对水资源质量的要求也提高。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的进步,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可间接带动再生水利用量,提高用水效率。自然因素长江 经 济 带 年 均 降 雨 量 与 径 流 量 分 别 为 和 亿,降雨量与径流量直接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储备,缓解用水与供水压力;其中降雨量直接影响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的需求量。如图 所示,农业
28、用水比例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年、年、年与 年降水量较多,分别为、,但这些年份的农业用水比例较低,分别为、和。反观降水量较少的年份,如 年、年与 年,农业用水比例明显相对较高。降水量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业用水量的多少,进而影响长江流域用水结构变化。5 05 25 45 65 88 0 01 0 0 01 2 0 01 4 0 01 6 0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2 0 1 82 0 1 9农业用水比例/%年份
29、降水量 农业用水比例降水量/m m图 年长江经济带降水量与农业用水比例变化关系 结 论本文基于信息熵与均衡度理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 年用水结构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量先上升,后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 亿 左右,工业用水量总体下降。生活与生态用量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前者最为明显。农业、工业用水占比下降,生活、生态用水比例增加,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均呈上升趋势,用水系统均衡性增强。()长江经济带下游用水系统均衡度最高,上游、中游次之。各区域要在满足用水总量的前提下,注重增加生活、生态用水的比例;优化用水结构,将农业用水
30、向工业、生态等用水方向调整,积极协调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预计未来长江经济带用水系统均衡性会继续提高。()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升级,长江经济带耕地面积可能会减少,预计未来几年农业用水量不会有大幅上升,其占比会继续减少。()伴随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工业创新发展与治污力度的加大,预计未来几年工业用水量会继续减少,或将维持在 亿 左右,所占比例依然呈下降趋势。()伴随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预计未来几年生活用水量会继续增加;供水与用水需求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会增加,因此要加大排污处理力度。()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以工业生产总值、节水灌溉面积、万元
31、 用水量、农用地面积、总人口、需水量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因子是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以降水量、径流量为代表的自然因子对用水结构演变也有影响,但前者更为显著。参考文献:陈 骁 我国城市节约用水的潜力与对策分析 商品与质量,():魏 卿,薛联青,王桂芳,等玛纳斯河流域用水结构时空演化及水资源空间匹配分析水资源保护,():王小军,张建云,贺瑞敏,等区域用水结构演变规律与调控对策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马黎华,康绍忠,粟晓玲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吴 昊,华 骅,王腊春,等区域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李建华,
32、傅 立 现代系统科学与管理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王 栋,朱元甡 信息熵在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水文,():,:王小军,张建云,刘九夫,等以榆林市工业用水为例谈西北干旱地区需水管理战略 中国水利,():第 期包鑫如 等 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吕素冰 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刘裕辉,王雪茹,王志雄,等 吉安市用水结构演变驱动因子分析及用水预测 江西水利科技,():李艳双,曾珍香,张 闽,等 主成分分析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陈 进,刘志明 近 年长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长江科学院院报,():陈 进,王永强,张晓琦长江
33、经济带供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水利学报,():陈 进,黄 薇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思考水利发展研究,():程 飞 江西省用水结构演变驱动因子分析及用水预测 南昌:南昌工程学院,高 杨 淮南市用水结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黄 磊,吴传清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协同效应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杨 灿,杨艳 长江经济带农业规模与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基于 拓展模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任胜钢,袁宝龙 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的动力找寻 改革,():(编辑:占学军)(上接第 页),:,:,(),:吕兴栋,李家正 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现状、成因与防
34、裂技术进展 长江科学院院报,():,:张 君,公成旭,居贤春 高韧性低收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特性及应用 水利学报,():(编辑:占学军)(上接第 页)张幸农,应 强,陈长英,等江河崩岸的概化模拟试验研究水利学报,():岳红艳,姚仕明,朱勇辉,等二元结构河岸崩塌机理试验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宗全利,夏军强,邓珊珊,等荆江段二元结构河岸崩塌机理试验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杨怀仁,唐日长 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张 翼,夏军强,宗全利,等 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崩退过程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泥沙研究,():姚仕明,岳红艳,何广水,等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王 军,宗全利,岳红艳,等干湿交替对长江荆江段典型断面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林芬芬,夏军强,周美蓉,等近 年来荆江监利段河床平面及断面形态调整特点 科学通报,():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荆江石首河段近 年河床演变分析泥沙研究,():夏军强,宗全利 长江荆江段崩岸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北京:科学出版社,刘昭希,王军,宗全利,等含水率变化对荆江河岸黏性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长江科学院院报,():赵振兴,何建京水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陈 敏)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