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转变的艺术: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的保护与再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94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的艺术: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的保护与再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转变的艺术: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的保护与再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转变的艺术: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的保护与再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1442023/1?文章提出建筑遗产的基因包含着设计、建造、技艺、理念、时代精神、集体记忆等无形内容,建筑遗产的保护再生要注意保护这些无形内容。文章以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核心历史区域小城区内的曾格尔变电站经保护再生转变为布拉格艺术馆为研究案例,首先对变电站的百年变迁做了简要说明,讲述了变电站在最初设计中对历史环境的尊重。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改建为艺术馆的过程中建筑师的策略,包括:问题结构的替换,历史特征要素的甄别和保存,通过建筑设计和艺术展览的方式进行特定历史意涵的保存与转译,使得艺术馆不仅满足了新的功能要求,而且保留了建筑有形的历史特征和

2、无形的传统基因,使场所精神得到强化。?曾格尔变电站;布拉格艺术馆;基因;再生设计;场所精神Abstrac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e DNA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tains intangible contents such a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s,construction ideas,arts and crafts,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The regenera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should p

3、ay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these invisible contents.Tak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 in Lesser Town at the core historic area of Prague,as a case study,the article first briefly explains the changes of the transformer station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d descr

4、ibes the ac-knowledged respect for the historic environment in the renovation design.The article then focuses on the architects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building into the art gallery Kunsthalle Praha,in-cluding the replacement of disrepaired structures,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e

5、servation of historic character-istics,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specific historical meanings through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 exhibitions.The regeneration enables the gallery?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The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 in Prague?Pu

6、 Yijun?Elan Neuman Fesslerto meet new functional requirements,and preserves the buildings tangible historic features and intan-gible DNA,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genius loci.Keywords: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Kunsthalle Praha;DNA;regeneration design;genius loci?图 1?145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

7、/1 约 翰 纳 斯 乌 兹 迪 尔(Johannes Urzidil,1896 1970)是一位德裔波西米亚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记者。他出生于布拉格,也是弗朗茨 卡夫卡(Franz Kafka)的朋友。布拉格渗透在他全部的作品之中,直到最细微的细部。1约翰纳斯 乌兹迪尔如果说建筑的历史特征包括建筑的空间组织、形态、材料和装饰等可见有形的物质特征;那么,建筑的基因则包含了设计、建造、技艺、理念、时代精神等无形的非物质特征。对于建筑师而言,在建筑遗产保护再生设计中,有形的形态相对较为容易把握,而基因的传承,亦即无形传统的保护则是个难点。新近开幕的捷克布拉格艺术馆(图 1),前身是曾格尔变电站,

8、坐落在布拉格城堡下的小城区(Lesser Town),在重要的历史环境中从工业建筑转变为国际级的当代美术馆。其工业建筑遗存、历史环境与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的相互碰撞为其建筑遗产基因的继承和转化提出了挑战。?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城,被誉为欧洲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几乎完整地保留着从中世纪到当代各个时期多种风格的建筑,城市风貌多元交融。布拉格的小城区位于布拉格城堡和伏尔塔瓦河之间的盆地中,是历经一系列历史变迁依旧保存完好的具有多元风格的历史街区(图 2)。小城区中,多为贵族和商人兴建的宫殿、住宅以及教堂。多年来,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小城区鲜受社会运动的冲击,也不曾经历大规模的新建设,一直都呈

9、现出历史街区的风貌,缓慢前行212。因此,它与布拉格的城堡区、老城区构成布拉格最核心、风貌保护最严格的历史区域,成为城市意象和场所精神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曾格尔变电站位于小城区的边缘,毗邻莱特拉公园(Letna Park)(图 3),与通往布拉格城堡的大阶梯隔街相望,斜对面为小城(Malostransk)地铁站,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成为城市旅游版图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曾格尔变电站的修建是 20世纪 20 年代布拉格历史城区迈向技术现代化的一个举措。变电站服务于布拉格皇家城市电力公司,其成立于 1897 年 9 月 1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布拉格最大的公司之一,曾有 5 000 多名雇员。19

10、24 年,变电站最初的选址位于现在基地对面的一处军用仓库,但建筑师和规划师发现,仓库被拆除后腾出的空间恰好为城市地标建筑布拉格城堡和圣尼古拉教堂提供了最佳的观景视野,因此决定将其保留作为景观用地。而仓库所处街道对面的布鲁斯卡(Bruska)军营(在成为军营前曾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被拆除,成为变电站的新基地。图 2图 3a图 3b布拉格艺术馆正立面布拉格小城区布拉格艺术馆区位图Faade of the Kunsthalle PrahaLesser Town in PragueLocation of the Kunsthalle Praha图 1图 2图 3Fig.1Fig.2Fig.3HE

11、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1462023/11928 年,建筑师维伦 克瓦斯尼卡(Vilm Kvasnika)和约瑟夫 斯捷潘内克(Josef tpnek)完成了新基地上的变电站设计。其中后者的一个设计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全新的功能主义手法,受到前卫建筑拥护者的极力推崇;但决策者认为,对于布拉格小城区的历史环境来说,设计太过于激进。1929 年,克瓦斯尼卡提交了另一份设计并被最终采用。这份设计对方兴未艾的功能主义建筑、小城区的历史环境及布拉格的城市发展做出敏感的回应:针对小城区的环境风貌,变电站披上了新古典主义的外衣,而内部则采用全新的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大空间、开放式布局、

12、高铝混凝土结构,与当时柯布西耶某些新建筑的室内处理不谋而合(图 4)。这是一次在历史环境中进行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大胆实验:从外观看,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建在一个缓坡上,沿坡以三段体块消解地形的起伏,沿街采用坡屋顶,融入周围环境;但仔细观察,外立面也显示出一种非正统性正立面的开窗布局并不对称,简化的门窗线脚也非纯正的古图 4a图 4b图 4c图 4d图 5c图 5b图 5a 维伦 克瓦斯尼卡(1885 1969):捷克建筑师,捷克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扬 科捷拉(Jan Kotra)的学生。约瑟夫 斯捷潘内克(1885 1964):捷克建筑师、雕塑家和城市规划师,先后师从约热 普列赤涅克(Joe

13、 Plenik)和扬 科捷拉。?147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在这个绝佳的旅游黄金地段中,为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的关注,普迪尔基金会决定将这座工业建筑改造为艺术馆,主要展出 20 世纪以来捷克和中欧地区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基金会邀请捷克本土的辛德勒-塞科建筑事务所(Schindler Seko architekti)进行改建设计,期望在最大限度保存原有建筑历史特征的前提下,修正建筑存在的问题,完成使用功能的转换。经过三年的建设,由变电站改建而成的布拉格艺术馆于 2022 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成为一个新的国际级艺术文化地标。瓦茨拉夫 卡雷尔 贝德里希 曾格尔(1

14、830 1908):捷克著名物理学家、气象学家,主要研究光学、太阳天体物理学、光谱学和设备构造。他曾为古斯塔夫 埃菲尔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建议如何正确安装避雷针。兹德内克 佩萨内克(1896 1965):捷克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多媒体艺术先驱。马丁 赖尼什(1944):捷克建筑师、规划师及教授,曾获密斯奖。该 组 织 英 文 名 为 The Club for Old Prague(www.zastarouprahu.cz),是布拉格民间著名的建筑遗产保护组织,成立于 1900 年 1 月 28 日,很多捷克著名建筑师和艺术家都是其会员,对推动布拉格及捷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典建筑

15、特征。从内部来看,这更是一座适合工业生产的功能主义建筑,但内部的空间逻辑与立面开窗并不一致,而且从外部看不到内部现代主义空间的技术特征。通过建筑内外空间设计的“分离”,克瓦斯尼卡实现了在浓郁历史氛围中的新建筑创作。(图 5)这个创作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时间、空间交汇点,一方面接受了功能主义的蓬勃生机,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前现代社会代际延承的固化传统”36。1932 年,变电站正式落成运行,并以捷克技术大学教授瓦茨拉夫 卡雷尔 贝德 里 希 曾 格 尔(Vclav Karel Bedich Zenger)的名字命名。变电站将高压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布拉格 6 区、7 区以及部分 1 区的有轨电

16、车供电,成为小城区和城堡区中重要的电力变换节点,其技术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1936 年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前卫及多媒体艺术先驱兹德内克 佩萨内克(Zdenk Penek)为变电站的立面创作了一组名为“电力百年”的光电装置作品,集艺术、科技和声音于一体,并于 1937 年巴黎世博会捷克斯洛伐克馆展出。它体现了博览会的主题现代生活中的技术,并为这座变电站蒙上第一缕现代艺术的气息。?随着变电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变电所需设备的空间日益小型化,从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整个变电站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变压器系统被搬到了地下室,并且只占据一小部分空间,地面层无需继续承担变电操作等技术功能,建筑

17、大部分空间被解放出来(图 6)。2007 年,曾格尔变电站转变成私人物产。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业主曾计划由建筑师马丁 赖尼什(Martin Rajni)将其改造为一间酒店以满足旅游业的发展。20122015 年,驾驶舱咖啡(Kokpit Kaf)地下俱乐部使用该建筑并组织音乐会、电影放映、戏剧表演和展览。2015 年2 月,曾格尔变电站被普迪尔(Pudil)家族基金会购买,同年 4 月,该建筑在布拉格老城俱乐部(Klub za starou Prahu)的倡议下最终被登录为国家历史保护建筑。4a.曾格尔变电站总平面图4b.曾格尔变电站正立面图4c.曾格尔变电站纵剖面图4d.曾格尔变电站横剖面

18、图5a.曾格尔变电站鸟瞰图5b、5c.曾格尔变电站历史照片修缮前的曾格尔变电站4a.Master plan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4b.Front elevation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4c.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4d.Transversal section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5a.Aerial view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

19、5b,5c.Historical photos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 before restoration图 4图 5图 6Fig.4Fig.5Fig.6图 6b图 6a图 6d图 6c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1482023/1?辛德勒-塞科建筑事务所旨在将这座工业建筑遗产复杂的技术及空间特征与当今社会的艺术和文化需求相结合,在尽可能保留建筑历史特征的基础上,融合不同时期的历史断面,通过新旧元素的细致整合,将建筑活化为环境舒适并符合当代艺术展览标准的画廊空间,创造一个激

20、发灵感和想象、鼓舞人心的艺术场所。?建筑?首先,建筑师与技术(结构和工业)、遗产管理方面的专家一起对建筑进行诊断,确认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环境污染是主要面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电站本身正在不可逆转地老化。特别是高铝混凝土承重结构倒塌的风险不断加大。铝酸钙水泥凝固时间短,极大提升了建造速度,在20 世纪 30 年代还是一项创新技术。但多年后,这种水泥耐久性较差的缺点开始显现,使得混凝土很快失去原有强度捷克境内已经有几起严重的结构坍塌事故都与高铝混凝土有关。此外,由于原始技术问题和操作不当导致建筑受到石油和汞的严重污染,空间的健康条件每况愈下。因此,彻底清除化学污染、进行最大限度的生态处理和保障

21、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是建筑修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原有厂房空间划分不适合艺术馆所需开放自由的展示要求,原有消防设计也不能满足新功能和当代的规范要求,而艺术展陈对空间的温度、湿度也都有特殊要求。因此,原变电站的内部空间设计、结构及材料等均需要进行调整和替换。图 7图 8图 10图 9图 11桥式起重机原状木屋架结构建筑内部结构及保留的结构部分外墙钢结构加固建筑分解图建筑平面及剖面图The original state of the bridge craneWooden roof trussesThe building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preserved

22、 structureExterior walls reinforced by steel structureExploded diagram of the buildingPlans and sections of the building图 7图 8图 9图 10图 11图 12Fig.7Fig.8Fig.9Fig.10Fig.11Fig.12?149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图 12其次,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特征要素。根据建筑原有的特点,建筑师谨慎地将建筑外立面和各种装饰元素保存下来,包括:屋顶、排水沟、檐口、百叶窗、露台及最初的楼梯及栏杆等。并根据技

23、术专家的意见,对具有工业特征的建筑构件进行了仔细的清点、拆卸和编号,以便修缮后继续使用。对作为重要技术特征的桥式起重机进行彻底翻新,并将其作为历史文物归还给新生的艺术馆。桥式起重机的保存,既反映了前变电站作为工业技术中心的一种日常运作状态,也记录了建筑在不断发展中的一段特殊历程。(图 7)从物质层面上,还需要充分尊重原建筑设计中的传统理念。根据建筑现状和新的功能需求,辛德勒-塞科建筑事务所依据外部保持历史特色、内部大胆创新的思路进行更新。建筑轮廓、外墙、木屋架这些能够表现建筑形态特征的要素被保留并修复(图8,图 9),外墙还通过钢结构进行支撑加固(图 10),并增加了保温隔热设计以适应新的节能

24、需要。室内不安全的结构层被拆除,一个新设计的混凝土腔体被插入其中(图11),形成更加开放、流动和自由的室内空间(图 12),实现了展览所需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建筑师认为,这样的思路也遵循了建筑师克瓦斯尼卡当初的设计理念(即建筑内外空间设计的“分离”)。原有的变电系统仍保留在地下室,继续为有轨电车供电;建筑的地上部分则变作艺术和人文的交流空间。新的建筑内部容纳了三个独立的展览空间,以及用于艺术品储藏、藏品修复、会议、商店、咖啡及餐饮的空间。(图 13 图 16)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1502023/1?“历史 应是?传统 更精确,又?遗产更真实的概念。”36除了从物质

25、实体以及某些普遍层面的“传统”设计角度,对“遗产”概念的尊重,更应针对特定的历史时空,更为精确地表达渗透于建筑中的特殊意涵。捷克位于欧洲大陆地理位置的中心,可以非常直接地吸纳各种激荡的文化能量;而布拉格特别是小城区,又显现出典型的波希米亚风格,杂糅了多样的文化。458另一方面,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对于欧洲的艺术发展无疑是一个云谲波诡的时代,从新艺术运动开始探索,最终在建筑领域确立了现代主义的发展之路,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座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建筑,处于那段发展历程的末期,无疑集聚了特定的建筑历史意涵这也构成这座建筑再生设计的一个理念挑战。深入剖析空间不难发现,建筑

26、师在内部空间设计中借鉴了空间容积规划(Raumplan)的手法。这一由出生于捷克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驱阿道夫 路斯(Adolf Loos)逐渐发展起来的设计理念,打破楼层之间传统的水平联系,基于三维直接安排建筑空间。1930 年在布拉格建成的穆勒住宅(Villa Mller)外观为简洁的白色几何体,异常丰富的内部空间是其空间容积规划的最佳展示。路斯在设计中基于现代主义的外部形体处理内部生活空间,而同一时期位于约 2 km 之外的曾格尔变电站,在新古典主义的外壳内依据功能需要设置不同层高的生产空间,可谓殊途同归。变电站遗产的再生设计中精准沿袭了 Raumplan 是由阿道夫路斯的学生根据其设计理念总

27、结的一种建筑空间设计方法,通常被译作“体积规划”“空间体积规划”“体积设计”或“容积规划”等。在德语中,Raum 意为房间、屋子或空间,plan 意为计划、规划或意图等。Raumplan 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依据功能需求,合理布局不同平面尺寸、不同高度的各个使用空间,使其彼此穿插,并通过交通、视线等因素形成有机联系。这是一种从空间角度着眼的设计方法,设计者虽然是以外部视角考量空间布局,却更关注功能体块大小的内向性因素,因此笔者倾向于译作“容积规划”或“空间容积规划”。图 13建筑坡道建筑室内展陈空间接待处展厅室内楼梯室内穿插空间室内穿插空间The buildings rampThe int

28、erior space for exhibitionThe receptionThe exhibition hallInterior stairsInterspersed interior spacesInterspersed interior spaces图 13图 14图 15图 16图 17图 18图 19Fig.13Fig.14Fig.15Fig.16Fig.17Fig.18Fig.19?151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这种特定时期的空间意涵,新的艺术馆的室内空间错落组合,并非各自封闭的独立实体,而是相互穿插、彼此互望的一系列空间构成,可说是在平面与

29、剖面两个维度实现了空间流动。这在楼梯空间的设计中尤为显著,如穆勒住宅中毗邻客厅的楼梯与本展厅中的楼梯,上下互望,异曲同工。如图 17 所示,楼梯所联系的上下层不是正常的建筑层高,更非一个展览类公共建筑所需要的空间高度,这种夹层式的效果显然是不同标高空间组合的结果。空间的上下流动形成引导,同时赋予室内空间以更丰富的层次。再如图 18 与图 19 所示,针对展厅空间,上下两层都有视线直接进入,这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也为某些特殊的展品提供了独特的观看角度。图 20 中的侧面空间由于交通需要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主要空间的端头不再布置高大展品,于是利用坡屋顶的下部区域自然搭建出一个新的夹层,并以对?鲜

30、明的色彩强化这种效果。空间容积规划产生了很多的边角空间,在这个建筑的再生过程中也得以充分利用(图 21)这可以理解为把空间容积规划的理念朝更深方向推进。由此,这座建筑的保护与再生为公众提供了多样而丰富的功能空间,其多元需求借助空间容积规划,构成了有机的迭代与复合,使整个空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针对这座建筑,特定的意涵还表现为在新古典主义形态中将工业性与捷克当代建筑特征融为一体。建筑在保留外观古典气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室内材料及空间组织还原出工业建筑的特征,没有多余的装饰。大面积素混凝土面板在视觉上继承了原工业建筑的物质属性,其与白色石膏板及金属格栅吊顶组合,使得高耸的空间与捷克现代建筑一贯的简约

31、、克制和严谨相融,提醒着这座建筑的过去和转变后的当下。黑白灰的色调和几何形体的家具既有结构主义的理性,又为展陈营造了最佳的背景。顶层的采光采用天光,加强了混凝土内核与外界的联系,建筑细长的天窗形成不断变化的光影,构成摄影师镜头中古今交融的地方。所有这些极简的材料特质,都与新古典主义的外部形态不构成冲突,和谐相融。(图 22)而屋顶露台如今成为顶层咖啡厅的一部分站在这样一个现代空间中眺望布拉格城堡、佩特任山以及旁边的伏尔塔瓦河,具有特定历史意涵的城市山水与充满捷克当代特征的建筑彼此对望,相得益彰。(图 23)?建筑遗产的价值,除去“作为一个地方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成为“未来发展所需的文化资源”

32、544,还可以作为象征性(symbolism)纪念物表达某种场所的精神6118。这种富于象征意义的场所精神,在城市中首先通过不同气质的外部空间对话得以彰显。在建筑外部轮廓被保留下来的基础上,建筑师在东侧沿街立面做了明显图 14图 15图 16图 17图 18图 19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1522023/1的干预设计增加入口坡道,以便于游客更加方便地从正面进入建筑参观。紫铜色的金属坡道如抽象雕塑一般从地面升起,和街道铺地材料、纹理一致的石砌铺地顺坡道一直延伸到这个沿街突出体量一侧新打开的入口前,实现了街道与建筑的融合。与此同时,抬升的坡道又形成了下方入口的雨棚,在街

33、道和建筑之间增加了空间的过渡层次,城市空间与室内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对话和交融,共同守护着街道空间的氛围。(图 24)由此,这座历史建筑得到了一个“新”的正面,这条坡道不仅连接着城市街道与建筑,也仿佛暗示着当下与历史的沟通,同时完成了建筑属性的内在转换。就材质而言,由于结构老化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内部空间被完全拆除替换,而外部轮廓、外墙立面等作为最重要的历史特征要素,其色调、窗框、表面纹理和构图都得到了细致的修复。(图 25)建筑的历史感得到了加强。建筑的材料和构件除了修复外,又进行了重新整合。一些独特的材料,如白色陶瓷绝缘体、铜线和 20 世纪70 年代翻新时的混凝土面板,被重新构思为“化石”,

34、再次加工成新的建筑构件。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和残留物也被转化为新的建筑材料,得到循环使用。利用这些原有建筑的石料和碎片合成的特殊混凝土制品,保留了其原有的颜色、纹理和质感。(图 26)这是一种由物质到精神的悄然再生,精神的肌理继续参与城市空间的对话,继续影响并守护着这个特殊的场所。场所精神通过当代语汇而实现的强化,更来自于建筑拐角处引人注目的立体标识(图 27),无论在电车上还是刚出地铁站,独特的设计及位置使其从多个不同角度看都极为醒目。三维铸造的青铜字母使用了与坡道相同的材质,用不锈钢钉固定在新古典主义的立面上,融入建筑的历史立面,将当下艺术空间的身份转换为视觉形式,强化了这个地段独特的场所

35、精神。标识字体由布拉格纳吉布特(Najbrt)工作室设计,也被布拉格艺术馆导视系统所采用,同时和展览视觉风格保持一致。字体设计灵感来自于曾格尔变电站建造同期的德国字体及书籍设计师扬 奇休(Jan 室内坡屋顶下部空间的利用室内边角空间再利用屋顶咖啡厅屋顶露台图 20图 21图 22图 23图 20图 21Spatial adaptation under the sloped roofReuse of interior corner spaceRooftop cafRooftop terraceFig.20Fig.21Fig.22Fig.23?153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

36、产2023/1Tschichold)的草图。这些硕大的二维文字在应用于立面及三维时进行了多次修改和测试,既是建筑标识,也是装置艺术,同时以某种象征符号的形式成为场所精神的塑造因素。而 2022 年 6 月艺术馆开幕以来的一系列展示活动(图 28),也是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地块上产生了更为特殊的效应,与整个街区的各种风格相互配合,重新定义了一个根植历史、属于当下的场所精神。?毋庸置疑,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与再生都是基于当下,面对未来的。在建筑遗产再生中,新与旧的融合不仅能够为本土居民提供历史的延续、文化的自省以及残存记忆的保留,更可以满足新居民的某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727而在建筑遗产再生的方法

37、论探索中,也需要“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演绎历史殊相的能量”,从而实现身份认同的重塑,甚至从哲学层面实现对风格与现代性的反思。829面对多元文化的缤纷图景,建筑师在保存建筑特征要素的前提下,通过对以往先进设计手法的尊重和延续,以及现当代艺术装置及展览的助力,使得曾格尔变电站转变为艺术馆之后,在那样一个独特的地段中,保留明确的归属感,却又以新的场所精神被赋予新的身份认同,塑造出属于当下时代的文化景观。布拉格是一个文化广泛交融的城市,曾格尔变电站保护与再生的过程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更要存续那个城市以至民族的文化特性,并由此增强其场所精神。作为欧

38、洲的几何中心,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连续多样的建成环境和城市拼贴意匠,构成布拉格城市魅力最重要的集体记忆,逐步发展为一种令人感动的独特品格。这种城市的品格也推演至整个捷克建筑艺术的方方面面,那就是某种折中、某种集仿,对各种优秀风格特征的兼收并蓄那是对风格个性的某种妥协,却又隐含着极大的开放性与进取心反倒形成一种特殊的个性,“外表理性冷峻,内心却神秘浪漫”,成为一种“捷克特性”994。“一座城市的个性魅力还来自其承载着历史底蕴与文化多样性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形态构成的城市文化层中呈现出来。”546建筑遗产的保护再生过程中,在保留城市建成环境和建筑遗产有形特征要素和满足新

39、的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如何以历史的视角更精确地把握深层的意涵,表达对建筑无形传统的尊重、继承及创新,赓续建筑遗产生命并增强其场所精神,以获得空间和社会意义上的共生37,这些都应是建筑师最需要探索的。曾格尔变电站建设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捷克斯洛伐克建筑兼具功能主义和德语区的传统,而那时的布拉格更是一个捷克语、德语和犹太语混用的城市。再生的布拉格艺术馆被称作 Kunsthalle Praha,本身就是德语和捷克语的结合,反映着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多语言、多文化的城市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设计回归到第一共和国时期的城市文化传统,而保护与再生所用的手法也可看作是对变电站建设同期穆勒住宅乃至那个时代精神的

40、致敬。感谢李辉老师及辛德勒-塞科建筑事务所在研究写作中提供的帮助。?图 1、图 13 图 24:菲利普 什拉帕尔(Filip lapal)摄影图 2:蒲仪军摄影图 3、图 7 图 12:辛德勒-塞科建筑事务所提供图 4 图 6、图 28:布拉格艺术馆提供图 8:布拉格艺术馆档案图 25 图 27:埃兰 诺依曼 菲仕乐提供图 23图 22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1542023/1?卡纳尔.布拉格 M.卢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25.CANAL C.Prague M.LU Zheng,trans.Beijing:Posts&Telecom Press,2

41、011:25.鞠鹤宁.布拉格 Lesser Town 历史街区空间形态解析 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JU Hening.Spatial Form Analysis of Lesser Town Historic District in Prague D.Masters thesis.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2009.常青.传统与创造反思历史建成环境再生的理念与途径 J.世界建筑,2022(10):6-17+4.CHANG Qing.Tradition and Invention:A Reflection on the Concept and Ap

42、proach to Regenerating Historic Built Environment J.World Architecture,2022(10):6-17+4.李辉.布拉格城市的视觉性与身体性 J.城市建筑,2019,16(25):53-59.LI Hui.The Visuality and Physicality of Prague Urban Space J.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19,16(25):53-59.常青.对建筑遗产基本问题的认知 J.建筑遗产,2016(1):44-61.CHANG Qing.Reflection on the

43、Fundamental Category of Heritage Architecture J.Heritage Architecture,2016(1):44-61.常青.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批判 J.时代建筑,2009(3):118-121.CHANG Qing.Authenticity in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J.Time+Architecture,2009(3):118-121.沃尔利克.今日拼贴城市布拉格 J.徐知兰,译.世界建筑,2009(4):24-29.VORLIK P.The Prague Mosaic Today

44、 J.XU Zhilan,trans.World Architecture,2009(4):24-29.李翔宁.古今之变与中西之鉴对常青学术研究与实践作品的互文性阅读 J.世界建筑,2022(10):24-29.LI Xiangning.A Connoisseur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East and West:Intertextual Reading of CHANG Qings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s J.World Architecture,2022(10):24-29.蒲仪军.当遗产成为日常布拉格莱特拉水

45、塔的保护再生设计 J.建筑遗产,2019(2):88-97.PU Yijun.Connecting Heritage to Everyday Life: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Pragues Letn Water Tower J.Heritage Architecture,2019(2):88-97.SynopsisThrough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the former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 in Lesser Town at the core historic area of

46、Prague,Czech,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art gallery Kunsthalle Praha.The collision of its industrial architectural remains,historic environment,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ulture art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it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DNA.This article first rev

47、iews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anal-yses the location of the station,and points out that the locatio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substa-tion fully considered the historic environment.Despite its modern industrial interior,which was an innovative design proposal

48、for such a historical site,the building expresses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by adopting a neo-classic faade.By the 1970s,as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advanced,the substations machinery was relocated to a miniaturised facility in a single room in the basement and the building remained mostly empty.I

49、n February 2015,the Zenger Transformer Station was purchased by the Pudil Family Foundation,which decided to transform this industrial building into an art gallery.The foundation invited Schindler Seko architekti,a local architectural firm,to carry out the renovation.Kunsthalle Praha officially open

50、ed to the public in 2022,and soon became a new international art and cultural landmark.The first diagnosis of the building revealed structural problems within the building.The entire interior was to be replaced,thus a provi-sional steel structure was built from both sides of the exterior wall an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