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扬档案风采__发时代强音—...港市奋力打造档案文化新高地_陆晓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018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档案风采__发时代强音—...港市奋力打造档案文化新高地_陆晓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扬档案风采__发时代强音—...港市奋力打造档案文化新高地_陆晓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扬档案风采__发时代强音—...港市奋力打造档案文化新高地_陆晓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6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扬档案风采发时代强音张家港市奋力打造档案文化新高地陆晓曼(张家港市档案馆,江苏张家港,215600)张家港市档案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找准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两个大局中的结合点、交汇点,努力将理论创新与跟进研究阐释相结合,将档案宣传和舆论引导相结合,将档案业务建设和惠民服务相结合,将应用对策研究和资政建言相结合,开创新时代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强市建设新模式,为全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提供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一、强化政治担当,打造“舆论引导”新高地引导广大档案工作者在开展理论宣传、资政建言、社科普及和社会服务时,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自觉,肩负起“档案姓党,档案为党,档案护党”的政治责任。依据“档案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以正视听的重要武器”原则,始终坚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努力将丰富的档案资源库变为助力资政育人、文化惠民、涵养观念,弘扬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库、知识库和思想库。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和错误言论,主动发声、勇于亮剑,巩固主流意识形

3、态阵地。二、凝聚社会力量,打造“宣传普及”新高地在党建引领、政府协调下,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宣传格局,推动档案宣传普及工作规模化、集群化、社会化。1.构建“大档案”宣传体系,聚合力。依托档案机构网格化管理优势,初步建成涵盖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开发区、镇、村(社区)、家庭的“大档案”宣传网络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全市建立起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网络平台,营造“人人关注档案、人人宣传普及”的良好氛围。2.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注活力。加大各方力量调动,引导和动员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

4、档案治理实践和宣传普及,提升公众档案自觉。引导参与“百村万户”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形成180万字口述历史档案;参与“乡村记忆影像工程”,形成动态反映乡村面貌的照片26万多张;参与方言语音建档,建成681分钟的乡音数据库;参与乡贤名人、家谱宗谱、老物件、老照片等珍贵档案史料的抢救性征集,建成张家港籍乡贤名人档案库和承载乡愁记忆的地情资料库。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建档、管档、用档等实践活动,以及现身说法宣讲等行为,推动档案人文社科进基层、进社区,以文惠民,以文聚心。3.引入志愿服务力量,增动力。将重点工作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着力培育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和优秀志愿者。目前,市档案学会已拥有300多名志愿者,下设

5、5支志愿服务队,100多名宣讲成员。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家风传承、文化涵育、档案服务乡村振兴和红色档案宣教等志愿服务,厚植文化底蕴,传播文明新风。三、拓展载体平台,打造“文化惠民”新高地通过编辑出版、主题活动、阵地建设、思政教育、772023 年 第 7 期实践经纬创意文化等手段,深入挖掘档案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承担好档案在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中的重要使命。1.服务“沉下去”,满意“升上来”。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以“你点单,我服务”的形式,聚力档案文化“温度”。一是立足多形式的档案记录,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普及读物。张家港市影像记忆丛书、乡音探

6、究著作张家港方言等文化产品,成为留住乡愁、唤醒乡魂、共享乡情的人文社科“大餐”。二是紧扣热点,依托档案、史志里的新老照片、音视频、实物等,推动开展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奋进七十年 砥砺新时代 沙洲蝶变 甲子回眸等专题展览进基层、进学校、进企业,“图”说港城发展,积聚前行力量。三是推送“档案忆乡愁”“先锋力量光影留痕”“家庭档案里的小康故事”等一批群众喜爱的文化项目下基层。“家庭档案里的小康故事”被列入2020年江苏省社科普及重点项目。打造“回望沙洲史系列巡讲”“行进的沙上大课堂”“从红色档案中汲取精神力量”等讲坛讲座,让理论宣讲“声”入人心。2.“数字”聚起来,传播更“走心”。充分运用互联网、

7、新媒体、大数据技术,打造档案普及网络平台,推出系列融媒体理论宣教作品,让党史课堂、理论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借力融媒体建好“云课堂”。联合市委宣传部、新时代实践中心等共同推出“档案见证”“港城这些年”等系列专题网络宣传,使“光影里的城”走进港城百姓的朋友圈,微信推文累计阅读量逾4万,相关报道刊载于“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引起宣传热潮;推出“先锋光影”“我与沙洲共成长”等主题短视频,小程序注册用户超过1700户,形成“1到N”的扩展式传播;依托直播平台,开展“档案寻初心”等活动,将档案文化延伸至更广空间;组织拍摄 寻名人足迹 逐时代梦想 信仰的力量等理论宣教视频,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二是运

8、用数字档案推动文化“破圈”传播。加快推进名镇名村、乡贤名人、俗语方言、古迹遗址、暨阳文化和非遗传承等民间记忆档案数字化建设。运用数字档案资源,推进数字文化服务体验。制作“张家港名贤名人数字云展”,呈现先贤名人个人经历与事功,给人以精神启迪;引导基层开展网上数字展馆建设,通过立体化展陈、场景化构建、叙事性讲述等方式创新档案文化表现形式,让观众观“虚”感“实”,提升档案文化服务覆盖率;在全省首创建立“线上家庭档案馆”,将其打造为群众文化展示的窗口、宣传的平台、资源的宝库。3.阵地建下去,“人气”汇起来。一是做优“初心课堂”。挖掘红色基因,打造馆藏名贤名人档案文献展,成为全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社科普及基地和“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在“张家港先锋”热门点位中位列第二,被纳入全市红堡地图,并被列为苏州“三大法宝”实境教学课堂参观点位,2021年列入苏州市“走看学做比”教学点位,目前接待人数超2万,理论宣教氛围浓厚。二是打造“家门口”文化阵地。立足乡村“蝶变”,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培育打造一批全面展现改革发展新成效、社会治理新成果以及乡村文化和历史变迁、乡愁记忆的展示馆、档案文化体验馆等,让理论落地,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2023年,在永联爱心街创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立体式理论宣讲阵地永联档案服务站,总投资约20万元,采用“沉浸式互动展出+新媒体平台宣传+传统式媒体出版”形

10、式,从档案视角实现党的理论融入式宣传,引导群众共同感悟“信仰”“初心”“匠心”“家风”真义。切实把档案服务站建设成为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精神家园,开创新时代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强村建设新模式。三是推进档案文旅融合。保护、活化、利用好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等特色档案文化资源,探索打造一批与乡村旅游、乡村产业相融合的空间阵地,推动档案文化与农文旅多业态融合,为乡村振兴固根基、聚人心、谋发展。乐余镇永利村把乡村文化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在20亩果园里建“档案忆空间”,着力布局农文旅融合新业态。通过“农业”本色、“档案”特色、“旅游”亮色,形成历史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红色经典游、田园实践游

11、和乡村风情游“五位张家港市“好人”“道德模范”家庭档案展示栏目主持:李 婧 花润颖78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展示老百姓捐赠的老档案、老物件等,呈现人们身边的文明发展进程,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成为苏州市网红打卡地、地方历史课堂。“档案忆空间”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评为2023年度“最美文化空间”。常阴沙常北社区建成“知青文化”展区,以锈迹斑驳的老物件、微微泛黄的老照片、怀旧知青大舞台,再现“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知青时代,重温知青故事,重塑知青风采;常阴沙常南社区紧扣“红房子”历史名片、“东方红 1号”

12、种子培育起源,寻觅“稻香源头”,凝聚“红色力量”。凤凰镇支山村立足“桃文化”,打造桃博馆,助推水蜜桃产业发展。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动形成档案部门与基层党组织的专题学习教育、乡村旅游、乡村产业相融合的空间阵地,丰富实践内容、吸引群众参与、厚植文明沃土。四、放大特色优势,打造“文明风尚”新高地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打响家庭建档工作品牌,开展“兰台大讲堂”品牌建设,年均开展面对面宣讲、互动和交流10余场,受众达600余人次。目前,全市已有3万余户家庭开展家庭建档,以南丰镇建农村和丰埭为代表的33户农民集体建档,受到中央文明委、国家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评价。1.“榜样”故事传递向上力量。培育打造“郁氏

13、家风馆”“乡贤名人馆”等家风文化阵地,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全市践行好家风、好家训;开展“档案中的家风”宣传活动,通过各类评比、宣讲、展示等,挖掘“好人”“模范”、抗疫先锋、文明新人以及乡贤、非遗传承人等家庭档案中蕴含的价值,让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尚、爱家爱国情怀如春风化雨般进入人民群众心中。2.“红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挖掘全市红色资源,聚焦“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及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代表,建立红色家庭档案。启动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推送“红色档案思政课”,组织开展红色档案宣教活动,引导共同感悟“信仰”“初心”真义,让红色“传家宝”从“小家”走向“大家”,使红色记忆成为社会的共同

14、传承。3.“廉洁”故事弘扬清风正气。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开展“小家风大政风”领导干部家风建档活动,全市首批建成100余户领导干部家风档案,通过收集、整理领导干部及其家庭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用档案记录领导干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等优良家风,实现以“家”防腐、以“家”促廉、以“家”兴政的功能,使勤廉家风成为全市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有力催化剂。4.“成长”故事展示少年风采。推动“五色档案伴你成长”未成年人建档活动,用档案记录孩子成长轨迹、丰富家庭文化内涵、弘扬家风家训。每年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开展“缤纷冬日”“七彩夏日”“我的档案我做主”

15、“名人励我志 扬帆中国梦”“我和档案有个约会”等主题活动,通过挖掘、展示未成年人档案里蕴藏的生动故事,激励未成年人爱家、爱国、爱集体,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全市共建立成长档案1万余户,成长档案催开“五色”繁华荣获张家港市志愿服务创新案例。成长档案纳入江苏省第二届“童话里的世界”展演活动,并成为江苏省暨苏州市“四仪”教育示范活动。五、注重项目引领,打造“思想智库”新高地搭建平台,集智聚力,开展项目研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1.围绕地方历史文化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言语音建档”等课题研究。其中,申报的“建立非遗传承人档案,弘扬优秀传统文

16、化”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二等奖;“张家港方言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获评江苏省档案部门创新案例。2.围绕服务社会民生,开展“建立家庭档案、树立良好家风”“民生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建设”“农村土地确权的张家港实践”等项目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在服务民生中的转化应用。2020年“家庭档案里的小康故事”列入江苏省社科普及重点项目。3.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档案”“农村档案治理体制研究”“乡村振兴大档案格局”和“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单套制归档改革”等课题研究。其中“重大行政决策档案”被评为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二等奖;“聚力农村改革,厚植乡村记忆,打造乡村振兴档案工作新格局”获评国家档案局科技经济档案创新二类案例;“新时代乡村档案治理体系研究”和“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单套制归档”列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新时代基层档案治理体系研究”列入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立项项目,相关成果在 江苏档案资政参考内刊刊发,并呈报省委主要领导,为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