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 甜甜的吐鲁番(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所学句型。鼓励学生模仿句型进行交际表达,感受学习的快乐。2.巩固课文一和课文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逐步掌握游记的基本写法。3.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4.围绕“热爱新疆,建设家乡”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讲述生活中自己的见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巩固课文和课文二,理清课文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2.锻炼学生围绕“热爱新疆,建设家乡”的话题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可以抽查学生背诵课文一和课文二的情况。2.做与本课句型相关的练习。(二)导入新课。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再读课文二,理清课文二的段落层次。
2、 1.先按自然段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分析课文二。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葡萄是吐鲁番的象征和灵魂。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吐鲁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吐鲁番葡萄的特点。第四部分(45自然段):吐鲁番是新疆重要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3.概括中心思想。本文以散文的形式描述了新疆重要的旅游胜地吐鲁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介绍了吐鲁番葡萄的特点及其对游客产生的无穷魅力。希望学生怀有一颗发现美好事物的心灵和充满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4.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5.围绕“热爱新疆,建设家乡”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讲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注意介绍家乡所包括的内容:地理位置、独特风景、土特产、风土人情等。(三)小结本节课内容。(四)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分小组进行课文一和课文二的竞赛表演.(2)请教父母或年长的长辈“新疆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2.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相关练习。3.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