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小港管理区中心学校小学部执教人:文习山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第4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2、会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会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教学难点:分析例7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些简单的工程问题,请大家完成下面各题。(课件出示)(1)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修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2)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多少天能完成?(3)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 1
2、/6 ,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5)修一段600米长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生: 6002030(米) 60030 20(米) 30 2050(米) 6005012(天) 逐题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如果不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师板书:工程问题)师:什么是工程呢?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建房子,修公路,造桥,运货等等这些都可统称为“工程”。三、探究交流,学习新知。1、出示例7。(课件出示)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需12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两队合做
3、需多少天完成?师:同学们,那怎样理解什么是独做?什么是合做?完成一项工程是独做的快还是合做的快?师:同学们,你们得出的结论是生:合做的快。师:对,这就像我们平时做值日工作一样,如果只有一个人做,需要的时间就长,如果几个人一起做,需要的时间就短。这也像建设祖国一样,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团结就是力量,是吧?(渗透思想教育)2、师:同学们再动动脑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地讨论出下面的问题?(教师巡视,对个别组辅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课件出示)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什么来表示工作总量?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分
4、?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4)两队合做,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5)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学生完成后汇报)生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总量。生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1/12.生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1/18.生4:两队合做,每天完成工程的5/36.生5:两队合做,需36/5天完成。师:谁再来说说36/5天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得来的?生:工作总量工效和工作时间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关系式,师板书:工作总量工效和工作时间4、师:谁能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生: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师:你归纳得真好,真是爱动
5、脑筋的好学生。5、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答准备题吗?(课件出示)修一段600米长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叫一个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学生在草稿本上试完成,然后教师评讲)1(+ =1 =12(天)师:我们学了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简单?生: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较简单。师:对,以后我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解答。四、反馈练习,(课件出示)师:同学们学得很好,表现很棒,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1、你来露一手,完成课本P85的“做一做”。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下列算式正确吗?为什么?两队合作,5天能种完么?300(8+10)( ) 300(3008+30010)( ) 300 ( )1(3008+30010) ( ) 1 ( )3、解决问题我最棒。(1)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2)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洪。这个水库有两个泄洪口。只打开A口,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口,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五、归纳总结。(课件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外作业1教材第45页第6题;2阅读教材第45页“你知道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