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艺术概论19.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973658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艺术概论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名词解释 1、 艺术想象:想象是艺术家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激活了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将大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分解、综合、移位、重组,构成新的联系,创造出新形象的创造性心理活动。 1 艺术想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现,进行分解,从组,链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理想化的艺术,想想的创造能力。 2、 创造流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派别。 3、 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活动。 4、 美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它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利用平面或空间,创造出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进而能给人以美感的客观对象,故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 5、 艺术评论: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狭义的艺术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 共鸣: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过程中,欣赏者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水乳交融、产生忘我入迷、欢快异常的高峰体验。 7、 艺术的功用:艺术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讲艺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8、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9、 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式不知不觉的导向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10、 创作风格: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也就是艺术家在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整体特色。 11、 艺术形象:凡是能够把艺术创造者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内在的审美信息与精神意向,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传达出来,从而使人通过直觉即能领悟的感性存在形态。 12、 艺术的教育功用:指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审美活动获得某种有益的教育和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二、 填空 1、 现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内向性、张扬非理性、善用隐喻性、走向抽象性 2、 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再现,这种观点最早流行与古希腊 3、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的营业性放映,宣布了电影的正式诞生。 4、 艺术鉴赏包括三个层面,直觉感受层面、深入体验层面、领悟升华层面。 5、 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强调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注重艺术形象的典型概括、主张思想感情的隐性流露。 6、 艺术评论较常见的三个形式 论著体、小品体、笺注体 7、 艺术鉴赏的心理包含五个要素 审美注意、感觉直觉、联想想象、情感共鸣、领悟理解 8、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9、 想象的主要特点 聚合时空、集纳美质、补充缺失、关注生命、转换角色 10、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内在的要素,主要包括 题材、情节、主体、意蕴。 11、 舞蹈从风格上区分主要有 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 12、 演唱性音乐从创作角度分类可分为 民间歌曲、创作歌曲。 13、 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 组织性流派、自发性流派、区域性流派。 14、 网络艺术特征 对科学解说的依赖性、艺术形态兼容性、创作与欣赏的交换性。 15、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四分法,把文学作诗歌、散文、小说、表演文学。 16、 喜剧的特征 综合性、舞台性、冲突性、程式性、虚拟性。 17、 代表元杂剧最高成就的品是 王实甫的《西厢记》 18、 贯穿整个艺术发展过程的两个方法是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三、 简答 1、 浪漫主义的特征: a、强调理想世界的主观表现 b、注重神奇形象的常超创造 c、追求情思意绪的个性张扬 2、 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a.地理环境对艺术题材、内容、对象的影响 b、地理环境对艺术类型、表现、风格的影响 c、地理多样性的影响 3、 创作风格形成受那些因素制约: 创作风格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a、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素养 b、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阶级状况、民族传统和地域风俗等 4、 戏剧的艺术特征: a、综合性 b、舞台性 c、冲突性 d、程式性e、虚拟性 5、 艺术评论的功用: a、反映社会的审美要求,形成对艺术创作的信息反馈,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 b、艺术评论可以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 c、有助于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6、 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a、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作为一对哲学范畴,他们是互相依存互相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形式,内容便无从表现,没有内容形式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是一种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 b、所谓内容决定形式,指在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中,内容起着主导的作用,他首先表现在一定的内容要求有相应的形式为表现该内容服务 c、内容决定形式还表现在内容的变化,反过来说形式的变化由内容的变化引起的 7、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a、强调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b、注重艺术形象的典型概括c主张思想感情的隐性流露 8、艺术形象有何特点: a、艺术形象是具体可干而富有个性的 b、艺术形象是高度浓缩而富有概括性的 c、艺术形象是饱含感情而具有精神感染力的 9、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a、艺术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应b、艺术对生活的反应是能动而不是被动的,艺术高于生活c艺术对生活具有反作用 10、艺术鉴赏的基本条件: a、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当下的实际环境构成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 b、鉴赏者的艺术素养,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构成了艺术欣赏的主观条件 c、需建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11、形象思维的特点:a、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生动具体的形象b、形象思维始终结合着丰富活跃的想象c、形象思维始终渗透着强烈的情感 12、艺术作品的社会传播方式: a、内向方式传播b、人际方式传播 c、团体方式传播d、大众媒介方式传播 13、艺术与宗教的差异和联系:a、艺术与宗教都是人的本职力量的反应b、艺术与宗教都是与人的想象密切相关c、艺术与宗教对人的心灵都能产生某种净化的作用,因此,他们可以作为提高人的修养的途径 14、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a、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b、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c、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15、艺术的功用的特点: a、 以审美功用为基础b、寓教于乐c、艺术的功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论述: 2、联系实际人作品,阐述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的统一的 a、 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一方面艺术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在再客观现实的同时,有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现实的表情,因此,从整体而言艺术作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由于不同的艺术样式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所以他们在再现与表现问题上往往有比较明显的侧重 b、 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的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果把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逾越的区别,那只会造成创作上的僵化,事实上,再现艺术有时也可以成为表观性十分强烈的艺术,同样的道理,表现艺术有时也可以成为再观性很强的艺术 c、 在艺术活动中应当有机的辩证的处理好再现与表现,主观与矛盾的问题,且不可片面的强调一方否定另一方,从而把问题推向极端 5、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1》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a、艺术发展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不断进步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b、艺术与时代的紧密联系还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变迁方面c、艺术与时代的紧密联系还表现在其与社会兴衰的密切联系上 2》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a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b、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c、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有地理民族等因素d、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艺术内部都突出的表现为不同艺术门类发展的不平衡性 3》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a 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b、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c、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4》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a、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社会物质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b、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有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c、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有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所决定的 5》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a、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b、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c、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6》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a、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b、从艺术家的角度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载c、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和不同艺术风格转换的革新。 7》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观点:a、模仿学b理念说c表现说d形式说 论述题 一、艺术欣赏活动的心理过程 审美注意 感觉知觉 联想想象 情感共鸣 领悟理解 二、 联系实际文艺作品,阐述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线与表现的统一的 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应的产物,一方面,艺术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在再现客观现实的同时,又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现实的感情。因此从整体而言,艺术作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是表现与在线的统一。 由于不同的艺术样式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所以他们在再现与表现问题上往往有比较明显的侧重。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的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果把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逾越的区别,只会造成创作上的僵化。事实上,再现艺术有时也可以成为表现性十分强烈的艺术。同理,表现艺术有时也可以成为再现性很强的艺术。 在艺术活动中,应当有机的辩证的处理好再线与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问题,切不可片面的强调一方,否定另一方,从而把问题推向极端。 三、 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艺术的特征? (1)艺术的想象性特征; A艺术形象是具体可感而富有个性的, b 艺术形象是高度浓缩而富有概括性的, c 艺术形象是饱含感情而富有精神感染力的 (2)艺术的情感性特征 A 一切文学的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 B 有成就的艺术家必然是情感既丰富的人 C 从艺术作品的角度看,作为艺术家创造活动的成果,他是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4)艺术的创造性特征 A 艺术的本质决定艺术需要不断创新 B 艺术接受需要艺术不断创新 C 从艺术家的角度看,艺术需要不断地创新 四、 结合具体实例,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步骤 过程:直观感受层面 深入体验层面 领悟升华层面 步骤:1 艺术积累,获取创作素材 2 艺术构思,生成创作意象 3 艺术表现,生成艺术形象 五、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1、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 艺术发展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2) 艺术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变迁方面。 3) 艺术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其与社会盛衰的密切联系上。 2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1)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2)艺术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 3)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有着地理民族等因素。 4)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艺术内部突出表现为不同艺术门类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1)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2)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由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连续性所决定的;由艺术本身性质所决定的;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人物所决定的。 4 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 1)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革新是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要所决定的。 2)以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3)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六 、艺术鉴赏的方法? 1 涵咏玩味 2入后之出 3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