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眼和视觉》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64495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和视觉》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眼和视觉》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眼和视觉》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眼和视觉》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眼和视觉》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教学案例华工附中 钟治春一、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3.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难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

2、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三、案例描述“眼和视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一部分内容。这节课我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上课铃响了,我让学生翻开课本,对照课本插图进行看图说话。一个学生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雷电,一个女孩走进了一间礼品店避雨。”“能够说得更具体一些吗?”我向学生提议。“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地上狂风大作,有一个小女孩匆忙跑到了一家熊猫礼品店,躲避即将到来的大雨。”又一个学生进行了看图说话。哦,不错的想像力!“你是怎样知道电闪雷鸣的?”“因为图上画出了闪电、乌云。”很多学生

3、开始活跃了。显然,他们已经慢慢地落入了我的“圈套”里了。“你又是怎样知道狂风大作的呢?”“因为图片中的树向一边倒。” “你们是如何知道的?”“通过用眼观察。”“小女孩又是如何知道有大雨即将到来?”“小女孩听到雷声,看到闪电,根据经验判断的。”“假如她不知道会有大雨即将到来,会有什么后果?”“她会淋到雨。”“她可能会生病。”我对他们的回答感到满意,便马上过渡到正题:“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的生存。我们是如何看清物体,感知声音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眼和视觉。” 由于课本上用的是眼睛与照相机对比,我觉得照相机复杂了一些,所以,我采用了物理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

4、我觉得这个实验更直观。我将光具座摆放在讲台上,光具座上面放置着一块白板,在白板的前面我点燃了一根蜡烛,然后,我又在蜡烛与白板之间放置了一块凸透镜,这时,白板上有了蜡烛清晰的物像,我移动了一下蜡烛的位置,白板上清晰的物像消失,我又换了一块透镜,白板上又有了一个清晰的物像。我让一个学生摸着比较两块透镜,并要求这个学生将他的感觉大声告诉同学。这个学生告诉同学:“两块透镜的厚薄不同。”同学们又开始兴奋了。我趁势启发学生道:“我们的眼睛成像的原理与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你能参照课本中的插图、文字及讲台上面的模型,讲清楚视觉的形成过程吗?”学生开始看书了,大约过了3分钟,学生开始回答问题了。“我觉得角膜就好

5、像透镜,因为它是透明的。”一个学生抢先回答,我从眼球的模型中取出了角膜。“不对,它太薄了,应该是晶状体,它有弹性,就像厚薄不同的透镜一样。”又一个学生回答,我又从模型中取出了晶状体。“还有玻璃体,它能让光线透过。”又有学生加入到了讨论的行列。我又从模型中拿出玻璃体向学生展示。一个个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我看学生讨论的差不多了,想让学生归纳总结,便建议学生道。“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哪些结构是能够让光线透过的结构,哪些是能够调节厚薄的结构?物体在什么地方成像?在什么地方形成视觉?” 一位女同学提出了问题:“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的眼球成像的原理与你刚才做的实验一样,那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倒像

6、,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随即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坐在前面的一位男同学随口就说了一句:“你的大脑进行了调节。”这位男同学平时话多,但很多时候这些好似没有经过思考的话,就是一些问题的答案,所以我又很欣赏他思维的灵活。“你们说他的回答有道理吗?”我问其他学生。 “不能证明,因为在我们的脑内看不到,”有一个平时成绩很好的同学已经下了结论。沉默了片刻,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很小声地说:“我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方法,让一个人长期倒立。”同学们哄的一声大笑起来,我心中一阵窃喜,看来学生真的动脑筋了。 “不行,长期倒立会影响身体。”有同学反对。“让一个人戴一付眼镜。”又是那个随便说话的同学开

7、口了。“一付什么样的眼镜?”我惊喜地问,平时我总以为他是不经过思考就讲话,现在想来只不过他的思考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别的同学是在脑里思考,而他的思考必须挂在嘴上。“一付能使物像倒过来的眼镜。”他又“随口”说出了答案。“你们觉得他的办法行得通吗?”“可以。”很多同学都大声附和,可以看得出,同学们都为他们的同伴想得出这样奇妙的主意而骄傲。我也兴奋地告诉学生:“科学家正是用这样的办法验证了这个问题。他们让一个人除了睡眠外,长期戴着凸度很高的眼镜,起初看到的一切物体都是倒置的,经过两个星期后就习惯了,单见的物体不再是倒置的了。可是不戴这种透镜时,看见的物体反而是倒置的了,又经过一段时间,这种习惯才改变过

8、来。” “ye!”那个学生向全班同学高兴地竖起了两个手指做了一个鬼脸,就好像真得完成了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一样的兴奋。下课将至,我便将谈话内容转移:“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板书。总结完毕,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眼睛失明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教室内,又是一番蠢蠢欲动。四、案例反思这节课有部分内容的比较深,但也有许多感性知识和常识基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及疾病的预防联系比较紧密。可以说这是一个适合学生探究和展开讨论的课题,但如何让探究活动能紧扣学生兴趣热点?体现新课程要求下的学生主体地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理念?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1、联系实际,

9、培养创新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情分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远离了学生的实践。当学生面对联系生活的题目会显得束手无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与之成正比,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没有得到提高。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让“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转变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事实上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课本上用的是眼睛与照相机对比,我觉得照相机

10、复杂了一些,所以,我采用了物理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我觉得这个实验更直观。2、从扶到放,引导创新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做只会造成一种添鸭、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

11、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本节课中,我先让一个学生摸着比较两块透镜,并要求这个学生将他的感觉大声告诉同学。这个学生告诉同学:“两块透镜的厚薄不同。”我趁势启发学生道:“我们的眼睛成像的原理与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你能参照课本中的插图、文字及讲台上面的模型,讲清楚视觉的形成过程吗?”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将学生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既然我们的眼球成像的原理与你刚才做的实验一样,那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倒像,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重新抛给学生,“ye!”那个学生向全班同学高兴地竖起了两个手指做了一个鬼脸,就好像真得完成了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一样的兴奋。事实证明,从“扶”

12、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3、课堂内外,延伸创新生物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只有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内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则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如在下课将至,我便将谈话内容转移:“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板书。总结完毕,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眼睛失明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五、问题探讨一直以来我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学生年龄越大,越不爱举手发言了?低年级的课堂上小手如林,到了高年级则寥若晨星。那是因为教师的所有问题

13、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提问仅仅是一个手段,所以学生已经没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欲望,学生学会了消极听课。如把所有的学生都教成了只会应和的应声虫,创造性更从何谈起。由本案例,笔者感受到,教学的创新不在于教学内容是否有新意,而是看执教者有没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意识是不是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着眼点,仅局限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未提升到“使学生会学习、会创新”的高度。当今时代需要大量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教育要能大量培养这种新型人才,就要改革我们的教学,使其具有创新性,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如何在我们中学教学中落实这点,让我们的教学冲出原有狭小教室和教材空间的窒酷,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使教学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突破教室狭小的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社会,走向网络,希望引发更多的讨论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