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襄阳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赵雅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99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赵雅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襄阳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赵雅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襄阳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赵雅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经济-86-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湖北是农业大省,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全国粮食安全格局中地位重要。2021年湖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 279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2万亿元。湖北省粮食产量达到276亿kg,连续9年稳定在250亿kg以上。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着力内引外联,持续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基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理念以及农业发展趋势,襄阳市未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然需要一定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本研究

2、以农业产业的历史发展状况为切入点,为襄阳市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探究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地域特征、演进规律、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认识襄阳市农业发展态势,为襄阳市制定和优化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1.1 总体演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演进分析主要是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这4个行业部门在整个考察期间的产业规模以及具体构成的变化进行探究。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 480.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6%。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41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13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44家,约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

3、的1/3。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1个、10亿以上6个,亿元以上53个,已成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的主力军。在机械广泛运用,农业技术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襄阳市农业产业在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后,从2012年开始趋于平稳,农业产业从业人数也进一步降低。襄阳市与湖北省各农业产业比重大致相似,都是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业、渔业占比较少。农业产业各部门中,种植业的演变趋势与全省相同,变化幅度较小,而襄阳市的畜牧业占比较全省而言一直占比较高,近几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襄阳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生态养殖,绿色发展。渔业发展水平较低,与全省发展水平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总体来看,襄阳市农业产

4、业结构演进的特点是,种植业稳定发展,畜牧业受政府政策影响变化较大,林业、渔业发展较为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在提质增量保供给的前提下,畜牧业、渔业将是未来的产业升级重点。1.2 地域演变由于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条件,所以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资源差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产业选择。襄阳市区域广阔,地形复杂,农业产业结构近10年来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南漳县、谷城县、襄州区种植业占比40%,而畜牧业产值超过该地区农业总产值的50%。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较大,南漳县、谷城县、襄州区、樊城区、老河口市、襄城区畜牧业产值占比都下降10%。林业发展水

5、平整体较低,渔业发展缓慢。目前,襄州区、老河口市、宜城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跻身“国家队”,襄州区、老河口市、谷城县、宜城市、枣阳市5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被认定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2 襄阳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使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客观环境的制约。根据调查结果,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包括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技术进襄阳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赵雅心,李立(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摘要 为了分析襄阳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采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研究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

6、特征与地域特征,以及对影响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关键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性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结构转变,呈现先缓慢变动后快速变动再平稳变动的特征;襄阳地域之间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差异性逐步增强定增强,空间关联性越来越显著;经济社会发展供需结构、农业技术进步、区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政府的政策安排是襄阳产业结构变化关键因素。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2-10-15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2021 年度课题(编号 2021JDA009)以及 2022 年

7、度课题(编号 2022JDA03)。作者简介 赵雅心(1987),女,湖北谷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通讯作者 李 立(1986),男,湖北襄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87-步、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政府的政策安排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2.1 供需结构2.1.1 需求结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性因素之一。从需求总量来看,一方面襄阳全市常住人口比2010年减少近24万人,下降4.35%,年均减少0.44%,人口的减少尤其是农村空心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襄阳的消费水平在湖北省仅此于武汉市,属于比较高

8、的,许多外界人员反响强烈生活压力广泛扩大。襄阳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平均上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人口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改变都会引起相应产业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消费结构来看,襄阳阳市围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和实现乡村振兴,主要围绕粮油、水产养殖、食用菌、牛肉面、襄茶、现代畜牧、林果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方面,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域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但是随着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降低低,而工业品和服务品的收入弹性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最终带动了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的递进演变。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也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襄阳市

9、鼓励各级财政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长效整合涉农资金。同时通过PPP模式积极吸取社会资本投入,加快乡村金融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大金融产品供给力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襄阳市分行围绕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推出八大类信贷产品;建设银行推出“扶贫易贷”“企业方舱”“强农义贷”等专项信贷产品,建设裕农通服务点2 640个;农业银行推出龙头企业贷、简式贷、纳税e贷、农社贷等八大系列产品,年涉农贷款增速在20%以上;邮储银行推出基本类、平台类、特色类、农业产业化类四大类12项涉农贷款产品。但目前襄阳市农业投资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业建设投入不足,达不到建设标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项目尚未开展农技推广

10、和耕地质量建设。二是农业资金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三是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近年来,财政收支超紧,县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日常保运转、保民生、保应急。2.1.2 供给结构自然资源禀赋: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低西高。境内丘陵(20%)、岗地(40%)、山地(40%),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资源充足,降水充沛,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襄阳市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优势,着力内引外联,持续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精准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目前,襄阳市每年投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达到3亿元以上,培育了粮食、生猪、茶叶、油料、食用菌、家禽、牛肉

11、面、休闲食品8个产值过30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涵。目前,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6万人,男性占比50.59%,女性占比49.41%,年龄结构中1559岁占比61.87%,60岁以上占比20.7%,65岁以上占比14.89%。而农村人口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比逐年提高,呈上升趋势,未发现有明显回流。外出地域以县外省内为主,襄阳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在省内从业的占比56%,而选择省外从业的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发达地区。2.2 技术进步近年来,襄阳市按照大农业发展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式下沉科技资源,让科技赋

12、能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创新,助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1。该市外引内培强队伍,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等农村优秀人才。注重农业产业化新技术的推广,着力完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链。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老河口市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技术示范县。同时,襄阳市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创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个,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6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 000多个。2.3 区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加强与东南沿海省份的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开辟向西开放新通道,构建襄阳市开放新格局。发挥核心城区优势,

13、精心办好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组织和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商务、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及其他合作;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生态、产业发展、旅游建设等方面的联合开发与协作 2。在对外合作中建设国际有影响力的品质名城。近年来,襄阳市经济发展强劲,招商引资效果显著,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投资襄阳,比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工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国内贸易方面,2021年襄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966.13亿元。从城乡区域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 814.06亿元,增长24.2%;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52.07亿元,增长42.5%。对外经济方面,

14、2021年襄阳市进出口总额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2.4 政府的政策安排襄阳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发挥自身优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赵雅心,等:襄阳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区域经济-8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以农村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遵循农业产业规律,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给全产业链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形成了乡村发展新格局。一是健全农业农村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机制 3。二是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制度性供给,完善农村金

15、融保险支持政策,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4。三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逐步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3 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结合襄阳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时空格局,提出了以下几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建议:3.1 依据区域优势规划农业产业结构,发挥政府调控作用针对农业技术研发发展不足的问题,适时提高对农技产业投资和农技推广经费的预算和规划。具体来讲:一是推进集群发展,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市场导向”的原则,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引领带动,通过专业化、规模化

16、、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形成一批“一村一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精心培育产业强镇,支持乡镇聚焦一个农业主导产业 5。二是推进龙头引领,壮大农业产业骨干力量 6。依据襄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米面、食用油、肉食品、纺织品、蔬菜、水果等重点产业,规划建设特色鲜明、集聚度高、功能完善、设施健全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三是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针对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加快而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的问题,紧盯市场需求,以绿色有机农业为方向,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关键,以特色基地建设为手段,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不断健全质量检测体系。3.2 逐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7、,补齐农业产业化短板一是推进产业链工程,补齐农业产业化短板。结合襄阳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壮大襄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工程、一村一品推进工程、科技支撑工程、品牌培育提升工程,聚焦完善襄阳重点农业产业链,着力培育细分行业领军企业 7。二是按照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层级,针对产前、产中、产后全面布局,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利用加工的梯次转移与发展。重点发展高端化、康养型、精致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前后相连、上下衔接的全产业链集群,建设一批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

18、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组建食品产业联盟,完善食品加工产业链,创建“食品安全标准化示范区”。三是推进金融支持,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动力 8。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运行机制、支持方式和服务体系,全力突破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更好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探索推广无抵押贷款新型模式,开展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等授信审查。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农业农村特点,开发适销对路、量体裁衣的金融产品,并设立专营机构、专项额度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户融资需求,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四是推进科技创新,筑牢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9。3.3 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

19、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将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及时传递给农民,将本土特色农产品外销,拓宽销售市场。一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一批云计算领域基础性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立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推进数字应用示范,培育引进大数据基础技术、通用计算引擎、交互感知、智能数据分析应用等一批关键领域重点企业,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在知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二是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从渠道入手强营销。以“买全国、卖全国”为目标,实施市场体系建设、电商主体培育、信息进村入户行动,促进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和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

20、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参考文献1 陈福中,陈 诚.技术变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全球非平衡增长视角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4):12-22.2 秦德智,邵慧敏.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因分析J.农村经济,2016(5):11-15.3 杨立勋,刘媛媛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J.农业经济,2013(23):22-35.4 张志扬.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J.福建农业,2014(Z1):31-32.5 万将军,沈茂英,邓 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评价与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农村经济,2018(6):43-48.6 王崇红,陈冬生.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19(5):82-87.7 江艳军,黄 英.民间投资、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17):123-130.8 贺文华.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结构演化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20(2):25-28.9 王 华.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基于河北省135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6):129-13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