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运动生理学题解.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901058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0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题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运动生理学题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运动生理学题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运动生理学题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运动生理学题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一、学习要点本章以神经系统基本构件及其功能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和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作用。(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件与功能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结构上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功能。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装置。依据突触结构特点,突触可分为电性突触、化学性突触和混合性突触 3 种,其中,混合性突触数量很少。突触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对于化学性突触,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和导致突触后膜电变化来实现的。兴奋性突触,其

2、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从而产生兴奋效应;抑制性突触,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从而产生抑制效应。由于突触存在,兴奋在中枢传布表现为 6 个特点: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现象;兴奋节律改变;后放作用;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中枢抑制的机制比较复杂,发生的部位在突触后膜的为突触后抑制(如前述),发生部位在突触前膜的,即为突触前抑制。(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感觉的形成是通过 3 个相互联系的环42 运动生理学题解节来实现的,即感受

3、器接受刺激,并将刺激的能量转变成相应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形成感觉。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各组织内部,能够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感受器可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两大类。外感受器位于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中,它们分别感受光、声、化学以及温度和机械等外环境刺激,它们活动能引起主观上清晰的感觉。内感受器是指位于内脏、肌肉、关节和肌腱中的感受装置,它们接受内部环境变化刺激,常常不引起清晰的主观感觉,但对调节机体各种活动,实现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换能作用;

4、编码作用;适应现象。视觉是指通过视觉感受器(眼的视网膜)接受外界一定波长的光刺激,经换能、编码和视神经中枢整合后获得的主观感觉。眼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功能。眼的折光成像功能是由眼的折光系统来完成的,正常眼视远物时或视近物时,经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视轴会聚)都可以使物体的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实现眼感光换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觉二元学说),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和暗光,视杆细胞和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组成了视网膜的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色光,视锥细胞和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组成了视网膜的视锥

5、系统或昼光觉系统。视锥系统有 3 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含有感受红、绿、蓝 3 种基本光刺激的感光色素,眼能分辨各种不同颜色都是由这 3 种感光色素以不比例分解的结果(三原色学说)。听觉是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共同完成的。耳的外耳、中耳和内耳迷路的耳蜗是听觉的感受器官。声波经由外耳和中耳构成的传音系统抵达耳蜗的卵圆窗,继而引起耳蜗的基底膜(柯蒂氏器)振动,基底膜上的听毛细胞受到刺激,经换能与编码作用产生发生器电位,声音的机械能转变成相应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听神经和中枢听觉传导路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经整合后产生听觉。位觉是由内耳迷路的前庭器、前庭神经和位觉中枢共同完成的。前庭器包括椭圆囊、球囊和

6、 3 个半规管,它们是位觉的感受器官。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感受器),囊斑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变速运动。半规管的壶腹壁上有壶腹嵴(感受器),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变速运动。当人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或头与躯干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前庭器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其中的毛细胞兴奋,经换能与编码作用,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前庭神经和中枢听觉传导路传递到大脑的位觉中枢,一方面调节肌肉紧张,维持身体平衡,另一方面产生位置变化的感觉。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43 存在于骨骼肌内的肌梭和腱器官称为本体感受器。肌梭是一种高度分化的感受器,长约 10 mm,直径 100 mm,形呈梭状,其末端附着在骨骼肌的结缔

7、组织中,与梭外肌纤维平行排列。肌梭被一结缔组织囊包裹,内含细的梭内肌纤维。梭内肌的收缩成分位于纤维的两端,感受装置位于其中间部。肌梭传入神经有a 类纤维和类纤维两种,传出纤维为 r 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肌梭为长度感受器,是牵张反射的生理学基础。腱器官是存在于肌纤维和肌腱连接处,为囊状结构,是肌肉的张力感受器,感受肌肉收缩时张力的变化。2 感觉传导系统来自各种感受器的神经冲动,都要通过脊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进入脊髓或脑干,然后经各上行传导路到达大脑皮层。感觉传导系统有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各感受器传入的神经冲动经脊髓或脑干上行后,在丘脑换元,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引起特定

8、感觉,为特异性投射系统。经典的特异性投射系统是由三级神经元接替完成的,第一级神经元在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或脑干,第三级神经元在丘脑感觉接替核内。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上行至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通过多次换元之后,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换元,再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该上行传导系统上行时已失去专一的特异功能,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会途径,其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3 大脑的感觉功能大脑皮层感觉投射区主要有:(1)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相当于皮层的 312 区,是全身痛、温、触、压等浅感觉投射部位。该区功

9、能特点表现为:投射是交叉的,但头面部感觉投射是双侧的;投射区具有精细分工,总体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安排是竖立的;投射区域大小与体表各部分感觉精细程度有关。(2)本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既是躯体运动区,也是运动的本体感觉区。(3)特殊感觉区。视觉投射区位于大脑枕叶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听觉投射区位于大脑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嗅觉投射区位于大脑边缘叶的前底部。(三)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通常把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活动称为躯体运动。躯体运动依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程度可分为反射运动、形式化运动和意向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各个水平来实现的,在结构上它们构成运动神经系

10、统。1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44 运动生理学题解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有神经元和神经元。神经元直接支配梭外肌,是控制肌肉活动的“最后公路”。一个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为一个运动单位。一块肌肉通常有多个运动单位。神经元支配梭内肌,其功能是调节肌梭兴奋水平。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是通过脊髓反射来实现的,典型的脊髓反射是牵张反射,即骨骼肌被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肌肉收缩,它包括动态牵张反射(或称位相性牵张反射)和静态牵张反射(或称紧张性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2 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脑干对躯体运动调节表现在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在脑干的中轴部,有长短不一联系广泛的神经纤维

11、纵横穿行,交织成网,而形状与大小不一的神经元散在其中,形成所谓脑干网状结构。该结构存在调节肌紧张的易化区和抑制区,这些区域通过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直接作用脊髓神经元调节肌紧张。一般情况下,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作用强于抑制区,但由于高位中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和抑制作用又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该动物立即显现全身伸肌紧张性亢进,为四肢挺直、头尾昂起、脊柱呈角弓状,称为去大脑僵直。其原因在于此时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失去了上位中枢的控制,使易化区作用加强,而抑制区作用削弱,表现肌紧张的亢进现象。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对不同部位肌肉张力的持续调节,以保持和改变身体

12、姿势的反射活动,称为姿势反射。姿势反射由一系列反射活动组成,它们的基本中枢在脑干。这些反射与体育运动有关密切关系。3 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皮层下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的统称,其运动的调节功能表现为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有关。小脑可划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3 个功能部分,其运动功能表现为维持身体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4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大脑皮质的运动区主要有主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后叶皮层以扣带运动区等。主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其功能特征为:

13、(1)对躯体运动调节为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大部分为双侧支配。(2)具有精细定位,即刺激一定部位的皮层引起一定肌肉的收缩,功能代表区的面积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3)运动定位的上下安排总体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又是正立的。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下行的运动传导路来实现的。运动传导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45 路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为皮层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统称,是大脑皮质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捷通路,而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外所有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动的下行通路。二、学习难点1 化学性突触的传递机制。2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原因及其意义。3 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躯体运

14、动的调节功能。三、习题(一)填空题1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2 神经元的两种特征结构是和。3 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条细长的圆柱状,将神经元信息传出至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4 中枢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称为。5 神经元依其功能分为 3 大类:、。6 电突触的传递是定型化的快速传递,化学突触的传递则具有性和性。7 视觉系统中对光敏感、接收光的部位是、。分别感受视觉和亮光视觉。8 人体如果缺乏对某一波长光线敏感的视锥细胞,即称之为,要是对某一波长的光线敏感性比正常人弱,则称之为。9 外膝体是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的中继站,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叶。10 声音刺激的机械能是通过换能作用将声波

15、转化为电信号来传递声音信息的。11 听神经第一级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全部终止在脑干的核和耳蜗前腹核之内。12 人体对声音的分辨是多层次的,除的作用外,也涉及各级听觉中枢细胞的活动。13 声音通过外耳道、及镫骨底板传到外淋巴后,部分机械能量46 运动生理学题解推动外淋巴从前庭阶经蜗孔及鼓阶到。14 在声音频率分析中遵循着两个原则,即部位原则和原则。15 人体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随着声音强度的加大,首先是单根听神经神经纤维上放电频率增加;其次是空间上的数目增多。16 躯体运动由控制和调节。根据控制情况,习惯上将躯体运动分为和。17 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和,它们的轴突经脊髓直达所支配肌肉。18

16、 脊髓是有关躯体信息的传入和传出的。19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尤其是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20 大 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小 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纤维。21 肌梭的主要功能是当它所 在的那块肌肉被拉长 时,可 发放牵拉和变化的信号。22是肌梭内的一种肌纤维,它可分为和。23 骨骼肌长度的改变与关节的角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感受器是中枢神经系统了解肢体或体段相关位置的结构。24 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作用。25 牵张反射是一 种突触反射,可分为和。这两类牵张反射的中枢都在。26 动态牵张反射的

17、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效应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纤维。27 生 理 学 中 通 常 依 据 运 动 时 主 观 意 识 参 与 的 程 度,将 躯 体 运 动 分 为和、3 类。28 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都是利用,可增加肌肉收缩。29 脑 干 对 脊 髓 的 运 动 神 经 元 具 有和作 用,它 们 主 要 是 由实现的。30 翻正反射的中枢在,在人类由引起的翻正反射最重要。31 头前 仰时,引起的伸肌 紧张性 加强,而伸肌紧 张性降低。32 体 操 运 动 员 在 平 衡 木 上 做 动 作 时,若 头 部 位 置,就 会 使 两 臂,身体随之失去平衡。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47

18、33 从高处跳下时,可反射性引起前臂,下肢,以保持身体的重心,减少震动。34 前庭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和。35 基底神经节的传入纤维来自大脑皮质的,传出纤维主要由发出,经过而到达大脑皮层运动区,也有些直接传出到。36 大 脑皮质 对身体 运动 的调节 功能 是通 过和下传 而完成的。37 中枢运动控制系统是以 3 个等级的方式组构的,最高水平以大脑新皮质的和大脑基底神经节为代表,负责。38 中枢运动控制系统中间水平以运动皮质和小脑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术,即肌肉收缩的顺序、和以及如何使运动协调而准确地达到预定的目标。39 外侧通路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皮质脊髓束,它主要调控对侧肢体远端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19、与、运动有关。40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真正参与制定运动程序的是、和结构。(二)判断题1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2 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是神经元的两种特征性结构。()3 一个神经原通常具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树突可将细胞体加工、处理过的信息传出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4 局部反应是一定强度以上的外向电流导致膜主动活动的结果,它不遵循一般的电学规律。()5在 神 经 细 胞 任 何 一 个 部 位 所 产 生 的 神 经 冲 动,均 可 传 播 到 整 个 细胞。()6 以 局 部 电 流 方 式 传 导 的 神 经 信 号,不 仅 传 导 速 度 快,而 且 能 量 消

20、耗多。()7 电突触主要是单向传递的兴奋性突触;化学突触则是双向传递,并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8 兴奋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效应,产生的后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9 神 经 营 养 因 子 均 属 于 可 溶 性 的 多 肽 因 子,其 表 达 是 动 态、非 周 期 性的。()48 运动生理学题解10 一种刺激引起感觉需要经过感受器水平、感觉环路和神经通路、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 3 个水平。()11 视网膜是一种光感受器,它包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12 视锥细胞的光感受器介导亮光视觉,视杆细胞的光感受 器在暗光下活动。()13 外膝体是听觉系统的重要中继核团。()

21、14 前庭器包括椭圆囊和球囊。()15 旋转加速度的感受器是半规管壶腹嵴。()16 脊 髓 是 实 现 躯 体 运 动 的 最 低 级 中 枢,因 此 有 人 也 称 之 为“最 后 公路”。()17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发生改变称为突触前电位。()18 调节躯体运动的中枢命令是由脊髓后角灰质中运动神经元传给肌肉的。()19 突触前抑制多见于感觉传入途径中。()20 局部反应是局限于刺激部位局部的一种去极化反应,它不能传导但可以总和()。21 兴奋传布的时间总和是指许多神经纤维同时把冲动传到中枢,引起反射性传出效应。()22 大 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小 运动神经元支配快

22、肌纤维。()23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是到达肌肉的最后公路。()24 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运动神经元支梭内肌纤维。()25 运动神经元的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 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26 中间神经元位于脊髓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之间,它们是脊髓灰质的主要组成部分。()27 运动单位就是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肌纤维,它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28 肌紧张是肌肉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维持人体姿势的基础。()29 肌梭是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30 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23、)31 人体在维持站立姿势时,屈肌活动处于主导地位,伸肌则起着辅助作用。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49 ()32 健康人的牵张反射是受高位中枢调节的,可建立条件反射。()33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及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34 为了能更大地增强肌肉力量,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延搁时间越长越好,否则牵拉引起地增力效应就消失。()35 人从高处跳下时,往往上肢伸直,下肢弯曲着地,这是不需要训练就能出现的。()36 蹲踞式起跑姿势使肌肉处于最佳 紧张状态,以便对枪声作出更有力的反应。()37 红核脊髓束起源于中脑的红核,主要支配远端屈肌运动神经元。()38 在整体内,由于经常受到大脑皮层等中枢的

24、调控,脑干网状抑制系统与易化系统的作用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中,因而四肢伸肌和其他重力肌肉群不出现僵直现象。()39 迷路紧张反射的主要中枢在颈脊髓部位。()40 在完整的机体中,通过视觉及前庭器官和肌肉本体感觉能引起翻正反射。()41 小脑 对 调 节 肌 紧 张、维 持 姿 势、协 调 和 形 成 随 意 运 动 均 起 重 要 作用。()42 依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质小脑 3 个功能部分。()43 大脑皮层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功能代表区就越小。()44 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即左侧皮质支配右侧肢体,而

25、右侧皮质支配左侧肢体。()45 运动区定位从上到下的安排是按躯体组成顺序进行的,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在皮质顶部,下肢肌肉的代表区在皮质底部。()46 运动越精细的肌肉,大脑皮质对支配该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具有越多的单突触联系。()47 一般把尾核、壳核称为新纹状体,将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48 中枢运动控制系统以 3 个定级方式组构:大脑新皮质的联合皮质和基底神经节;运动皮质和小脑;脑干和脊髓。()49 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控制主要通过外侧通路和腹内侧通路进行的。()50 随 意 运 动 是 意 志 性 活 动,在 实 施 中 对 每 项 工 作 的 完 成 都 是 有 意 识的。()50 运动生理学

26、题解(三)单选题1 神经生理学将外加电流所致的电容统称为()。A 电紧张 B 外向电流 C 内向电流 D 局部反应2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都是()的结果。AK+外流 B Na+内流 C Ca+内流 DCl-内流3 传导速度最快的方式是()。A 局部电流方式 B 局部反应C 跳跃式传导 D 电紧张4 视杆细胞的光感受器介导的是()视觉。A 强光 B 白光 C 亮光 D 暗光5 如果视细胞对某一波长光线的敏感性比正常人弱,则称之为()。A 色盲 B 色敏 C 色弱 D 色差6 位于脑腹侧的枕、额区主要负责()等特征的知觉和物体的识别。A 颜色、形状和纹理 B 空间和运动知觉C 物体的大小和色泽 D

27、平面、立体和动态7 复杂声音信息的精确分辨、处理和加工最后要在()进行。A 视网膜 B 外侧膝状体 C 内侧膝状体 D 大脑皮质8 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的感受器是()。A 椭圆囊 B 球囊 C 囊斑 D 半规管9 不是电突触传递特性的是()A 突触延搁 B 双向传递 C 快速传递 D 兴奋性突触10 EPSP 表示()。A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B 神经生长因子C 氨基酸类递质 D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1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3 种类型。A 小胶质细胞、锥体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B 星形胶质细胞、锥体外细胞和小胶质细胞C 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颗粒细胞D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

28、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12、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A 乙酰胆碱 B 交感甲肾上腺素C 氨基丁酸 D 脑啡肽13 一般认为受体具有 3 个特征,即()。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51 A 饱和性、特异性和可逆性B 饱和性、传导性和不可逆性C 饱和性、非特异性和可逆性D 饱和性、特异性和不可逆性14 下述哪个过程可使单突触的牵张反射所引起的梭外肌张力增加()。A 肌肉被动缩短 B 梭内肌纤维主动收缩C 梭内肌纤维舒张 D 梭外肌纤维收缩15 最常见的突触类型是轴突 树突型、轴突 胞体型和()突触。A 树突 树突型 B 轴突 轴突型C 胞体 树突型 D 胞体 胞体型16 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方

29、式具有多样性、多效性和()。A 特异性 B 兴奋性 C 营养性 D 抑制性17 脊髓灰质前角的 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信息导致脊髓运动反射的()。A 直接通路 B 间接通路 C 最后公路 D 中间通路18 静态牵张反射是由()的初级和次级神经末梢共同传递连续而弱的静态感受器的信号,它们直接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的联系。A 腱器官 B 肌梭 C 快肌纤维 D 慢肌纤维19 在脊髓内可能存在有控制走动的中枢,它以一种()的程序触发四肢规律性的步态活动。A 不断变化 B 相互转化 C 比较固定的 D 交替进行20 正常情况下,脑干网状结构接受来自大脑皮质、小脑、纹状体和()的下行影响,然后再以其活动影

30、响脊髓反射活动。A 脑干 B 丘脑 C 中脑 D 脑桥21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的脊髓反射将出现明显的()。A 易化加强 B 易化减弱 C 抑制加强 D 抑制减弱22 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反射。A 牵张反射 B 腱反射 C 翻正反射 D 状态反射23 跳水运动员在作转体动作时,要充分利用()。A 状态反射 B 翻正反射C 旋转运动反射 D 直线运动反射24 迷路紧张反射的中枢位于()。A 大脑 B 间脑 C 中脑 D 延髓前庭核25 翻正反射的中枢在()。A 大脑 B 中脑 C 小脑 D 延髓26 目前认为与运动有关的脑区主要包括主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

31、动区、顶后叶皮质以及()。52 运动生理学题解A 联络区皮质 B 感觉区 C 感觉运动区 D 扣带运动区27 在编排复杂的运动程序时和执行运动前的准备状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 小脑 B 辅助运动区 C 纹状体 D 扣带运动区28 基底神经节在肌肉活动控制中的作用是()。A 控制肌紧张并使运动动作适度B 与随意运动有关C 协助把联络皮质产生的运动计划转变为运动程序D 以上都是29 运动区皮质具有一种柱状模块的组构,这种结构司理着同一条肌肉的有关()信息。A 速度和强度 B 时间和空间 C 传出和传入 D 数量和体积30 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A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B 调节肌紧

32、张C 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D 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31 皮质小脑是指半球外侧部,它不接受外周感觉的传入,而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联络区构成回路。A 运动区 B 视觉区 C 联络区 D 运动辅助区32 运动越精细的肌肉,支配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就有越多的()。A 单突触联系 B 双突触联系 C 电突触联系 D 多突触联系33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进行适时的控制。A 躯体运动 B 形式化运动 C 反射性运动 D 随意运动34 大脑皮质发动精细运动时,首先通过大脑 小脑回路从()提取程序,并将它回输到运动皮质,再通过皮质脊髓束发动运动。A 前庭小脑 B 脊髓

33、小脑 C 皮质小脑 D 基底神经节35 随 意 运 动的 发 动 是 一个 非 常 复 杂的 过 程,目 前认 为,随 意 运 动起 源于()。A 皮质联络区 B 主运动区 C 辅助运动区 D 运动前区36 关于主要运动皮质功能特征错误的描述是()。A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进行的B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53 C 身体不同部位在皮质代表区,其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D 产生体表感觉机会达 50%以上37 记录单个神经细胞电活动可以看到,小脑和()在肌肉收缩前已经开始活动。A 大脑联络皮质 B 基底神经节C 主运动区 D 感觉皮质38 在运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反馈

34、调节对保证运动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中脑39 在随意运动时,小脑产生的“误差信号”是它将大脑皮质命令与()的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后的结果。A 脊髓 B 小脑 C 骨骼肌 D 大脑皮质40 当肢体进行快速的随意运动时,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在下意识水平()主动肌。A 兴奋 B 抑制 C 兴奋和抑制 D 以上都不是(四)多选题1 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A 神经胶质细胞 B 神经细胞C 受体 D 神经递质2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迄今仍不很清楚,目前较为确定的大致有()。A 转运机能 B 参与血脑屏障的组成C 填补神经元缺损 D 参与离子和递质的调节3 化学突触的传递是()。

35、A 单向的 B 可塑性 C 突触延搁 D 兴奋性4 受体有哪些特性()。A 单向的 B 饱和性 C 特异性 D 可逆性5 神经营养因子的特性包括()。A 均属于可溶性的多肽因子B 表达是动态非周期性的C 作用方式多样性、多效性D 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以结合同一受体6 一种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引起感觉需要经过的水平有()。A 感受器水平 B 感觉环路54 运动生理学题解C 神经通路 D 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7 许多实验证明,具有良好色觉的动物存在感受蓝、绿、红 3 种颜色的视锥色素,其光谱吸收峰值分别在()。A 430 nm B 530 nm C 560 nm D 730 nm8 根据对 声 音反

36、应 的 不 同形 式,把 听 觉 各 级 中 枢 的 细胞 分 为 以 下 哪 几类()。A 接替神经元B 内侧膝状体的背核C 运动神经元D 专门检查某种特殊形式的声音信息的神经元9 躯体运动可分为()。A 反射性运动 B 随意性运动C 牵张反射性运动 D 形式化运动10 属脊髓运动神经元有()。A 运动神经元 B a 类神经元C 运动神经元 D 运动神经元11 经背根进入脊髓的感觉信息来自()。A 平衡感受器 B 肌梭及腱器官C 各种皮肤感受器 D 味觉感受器12 人体是极为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A 不是孤立的B 是相对孤立的C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D 都是直接处于神经系

37、统的控制之下13 神经元按其功能可分为()。A 传入神经元 B 中间神经元C 传出神经元 D 兴奋性神经元14 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躯体运动分为 3 类()。A 反射性运动 B 技巧性运动C 意向性运动 D 形式化运动15 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那些作用()。A 综合 B 易化 C 抑制 D 接替16 腹内侧通路包含几条起源于脑干的下行纤维束,这些纤维束都终止于那些控制体轴和近端肌肉的脊髓中间神经元上,这些纤维束是()。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55 A 前庭脊髓束 B 顶盖脊髓束C 脑桥网状脊髓束 D 延髓网状脊髓束17、运动神经元的相同点是()。A 都发自脊髓侧角 B

38、 其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递质C 都常以较高频率放电 D 都直接受高位中枢控制18 来自于高位中枢的轴突下行到脊髓,其中一条在脊髓腹内侧柱内下行,称为腹内侧通路,主要参与()。A 身体姿势 B 肢体的肌紧张C 行走运动 D 随意运动19 状态反射包括()。A 探究反射 B 颈紧张反射C 翻正反射 D 迷路紧张反射20 目前认为与运动有关的脑区主要包括()。A 主运动区和运动前区 B 感觉区C 辅助运动区 D 顶后叶皮质21 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具有以下特征()。A 交叉性 B 倒置性C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D 双侧性22 小脑在运动程序执行中的作用是()。A 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及肌肉之

39、间进行复杂的回路联系B 对动作起稳定器作用,使运动得以快、准、稳的进行C 对动作不断地校正,以使动作合乎时宜D 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不断调节,以使动作适度23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除了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以及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以外,某些核团还参与()。A 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 B 感觉传入C 行为和学习记忆 D 内脏感受器24 前庭小脑的传出冲动主要影响()的活动,因而具有控制躯体平衡的作用。A 背部肌肉 B 躯干肌肉C 四肢近端肌肉 D 全身肌肉25 当脊髓小脑受损后,由于不能有效利用来自()的反馈信息来协助运动,故运动变得笨拙而不准确。A 基底神经节 B 外周感觉 C 内脏感觉 D 大脑皮

40、质56 运动生理学题解26 下列神经结构哪些属于基底神经节()。A 纹状体 B 丘脑底核 C 齿状核 D 下丘脑27 目前认为随意运动的设想起源于皮质联络区,运动的设计在()。A 脑干 B 基底神经节 C 小脑皮质 D 大脑皮质28 皮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A 设计 B 编程C 信息储存 D 信息加工处理29 在编排复杂的运动程序时和执行运动前的准备状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 辅助运动区 B 运动前区 C 主运动区 D 运动感觉区30 小脑和基底神经节都参与()。A 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 B 运动的协调C 肌紧张的调节 D 运动的执行(五)名词解释1 神经生长因子2 突触延搁3

41、 肌梭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5 化学突触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7 神经递质8 位觉9 频率编码10 受体11 音频区域定位12 单位编码13 感受器14 色盲15 共同激活16 脊休克17 前庭反应18 前庭功能稳定性19 电突触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57 20 形式化运动21 最后公路22 本体感受器23 腱器官24 反射性运动25 运动单位26 意向性运动27 牵张反射28 静态牵张反射29 大小原则30 动态牵张反射31 交互抑制32 屈肌反射33 中枢模式发生器34 脑干网状结构35 肌紧张36 去大脑僵直37 组构原则38 姿势反射39 迷路紧张反射40 颈紧张反射(六)简述题1 在

42、无髓鞘神经上神经冲动是如何传导的?2 神经冲动在有髓鞘神经上进行的跳跃式传导有何生理意义?3 躯体运动是如何进行分类的?你认为意向性运动、形式化运动和反射性运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 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作用。5 神经肌肉接头与中枢突触相比有何功能特点?6 受体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它具有哪些特征?7 什么叫神经营养因子,主要的神经营养因子有哪些,它们有何功能特点?8 感觉模态主要有哪些种类,它们的能量形式、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是什么?9 声音 机械能刺激是如何通过毛细胞的换能作用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58 运动生理学题解10 简述行走时脊髓运动程序的发生机制

43、。11 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是如何实现的?12 脑干对肌紧张是如何进行调控的?13 状态反射包括哪两种形式?简述其机制。14 什么叫翻正反射?简述翻正反射的过程及发生的机制。15 大脑皮质与运动有关的脑区有哪几个部分,指出各部分 的具体位置和功能。(七)论述题1 何谓内向电流、外向电流、电紧张,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什么叫运动神经元池?它与运动单位有哪些区别?在运动神经元池中,不同运动单位是如何参与活动的?3 详细阐述视网膜的信息处理以及大脑皮质对视觉信息综合处理的过程?4 试述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和旋转运动产生的生理机制。5 试述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的组构原则

44、。6 详述高位中枢下传的两条途径及功能。7 试述基底神经节的神经通路及其功能特点?8 中枢运动控制系统分为哪几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部位、功能以及与感觉信息的关系如何?9 小脑分为哪几个部分?请详细阐述各部分的功能。10 大脑、基底神经元和小脑在调控躯体运动中是如何协调进行的?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2 神经元纤维,尼氏体3 轴突4 白质(或为传导束)5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6 可塑性,突触延搁7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暗光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59 8 色盲,色弱9 枕10 毛细胞11 耳蜗背,耳蜗后腹12 外周听觉感受器13 鼓膜,听骨链,圆窗14 频率

45、15 活动纤维16 神经系统,反射运动,随意运动17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前根18 起始站,最后通路19 Na+K+,Na+20 快肌,慢肌,梭内21 长度,速率22 梭内肌纤维,核袋纤维,核链纤维23 肌梭24 抑制,兴奋25 单,动态牵张反射,静态牵张反射,脊髓26 肌梭,慢肌27 反射性运动,形式化运动,意向性运动28 牵张反射,力量29 易化,抑制,脑干网状结构30 中脑,视觉31 屈肌及腹肌,上下肢及背部32 不正,伸肌力量不一致33 伸直,弯曲34 控制躯体,平衡眼球运动35 联络区,苍白球,丘脑,脑干网状结构36 锥体系,锥体外系37 联合皮质,运动的战略38 运动的空间,时

46、间安排39 精细,技巧性40 皮层联络区,基底神经节,小脑60 运动生理学题解(二)判断题1 对 2 对 3 错 4 对 5 对 6 错 7 错 8 对 9 错 10 对 11 对 12 对 13 错 14 错 15 对 16 对 17 错 18 错 19 对 20 对 21 错 22 错 23 对 24 错 25 错 26 对 27 错 28 对 29 错 30 错 31 错 32 对 33 错 34 错 35 对 36 对 37 对 38 对 39 错 40 对 41 对 42 对 43 错 44 对 45 错 46 对 47 对 48 对 49 对 50 错(三)单选题1 A 2 B 3

47、 C 4 D 5 C 6 A 7 D 8 C 9 A 10 D 11 D 12 A13 A 14 B 15 B 16 A 17 C 18 B 19 C 20 B 21 A 22 D23 B 24 D 25 B 26 D 27 B 28 D 29 C 30 D 31 A 32 A33 D 34 C 35 A 36 D 37 B 38 C 39 C 40 D(四)多选题1 AB 2 ABCD 3 ABC 4 BCD 5 ABD 6 ABCD 7 ABC 8 ABD9 ABD 10 AC 11 BC 12 AC 13 ABC 14 ACD 15 BC 16 ABCD 17 BD 18 AC 19 B

48、D 20 ACD 21 ABC 22 AC 23 ABC 24 BC 25 BD 26 AB 27 BCD 28 AB 29 AD 30 ABC(五)名词解释1 对神经发育、生长等具有营养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神经生长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 等。2 在冲动到达突触前终末 0 5 1 0 ms 后,突触后神经元的去极化才开始,这段时间称为突触延搁。3 肌梭是存在于骨骼肌内的一种高度特化的感受器,呈梭状,内含细的梭内肌纤维,其主要功能是当它所在的那块肌肉被拉长时,可发放牵拉长度和速率变化的信息。4 兴奋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效应,所产生的后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5 化学突触

49、是由突触前膜、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具有单向传递、可塑性和突触延搁等特性。6 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可引起后膜对 K+和 Cl-尤其是 Cl-通透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61 性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级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之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7 化学性突触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物质来完成的,这些化学物质通常被称为神经递质。8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或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也可称之为前庭觉。9 根据声音的频率,听神经发放不同频率的冲动传递声音频率信息,称为频率编码。10 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核中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的大分子被称为受体。11 在

50、听觉系统的各级中枢中,特征频率不同的神经元在解剖上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每一个特定部位感受一种频率的声音,这种定位方式被称为音频区域定位。12 通过基底膜不同部位神经纤维发放冲动的空间构型传递声音信息称为单位编码。13 在任何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结构和装置,称为感受器。14 人体如果缺乏对某一种波长光线敏感的视锥细胞,即称之为色盲。15 当 运动神经元活动时,运动神经元也被激活,这种在运动时两者同时兴奋的模式称为 共同激活。16 当脊髓被横断后,切断以下的一切反射立即丧失,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无反应的状态,即称为脊休克。17 当人体前庭感受器受到过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