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美丽家园》的一首学唱歌曲。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也是充满舞蹈性的歌曲。
认知目标:
初步认识了解蒙古民族风土人情及蒙古族音乐舞蹈的风格。
技能目标:
1、学会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随音乐作简单的即兴创编表演。学会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乐感。
情感目标:
1、通过演唱蒙古歌曲,学跳蒙古舞蹈,培养学生对草原及蒙古族的喜爱之情,增进民族团结。
2、通过集体创编表演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听、唱、跳各种形式来体验蒙古音乐,感受音乐的美。能用舒展、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歌曲中含有大跳的旋律和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用具:
电子琴、课件、节奏卡、词语卡片、学具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迎接学生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知识铺垫)
1、刚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名叫《爱我中华》,歌中唱道“56个民族,56支花”,同学们说说我们国家有哪些少数民族?(学生回答)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民族,接下来我们乘着音乐的小火车出发吧。(多媒体播放图片)
3、请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
4、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欣赏草原的风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引发想象审美活动进入音乐审美观察、音乐审美体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歌唱情绪(多媒体播放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2、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
3、带着欢快的情绪朗读歌词。
4、发声练习。
5、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6、学唱歌曲。
a教师弹琴,用“La”模唱旋律
b教师逐句教唱,解决乐句中的重难点
c找学生展示学唱成果
7、 小组比赛演唱歌曲
四、歌曲创编
a说起比赛,内蒙古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赛又快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热闹的场景吧!(播放那达慕大会图片)
b师生共同总结那达慕大会的三个主要项目:摔跤、骑马、射箭。
教师照学生分别模仿摔跤、骑马、摔跤的声音,教师引导出三个活动的节奏型。
c找学生上讲台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并尝试找出最合适的节奏型
[设计意图:这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为一体。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蒙古风情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
五、知识拓展
1、蒙古族歌曲和其它地域歌曲对比.
2、听辨《草原英雄小姐妹》和《茉莉花》哪一首是蒙古族的音乐。
[设计意图:这环节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创造,进行了学科的综合,开拓了视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六、小结、展示课堂效果
1、用多种不同形式表现歌曲。
将学生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歌曲伴奏、舞蹈和演唱。
[设计意图:充分发货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美和欢乐。]
2、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民歌,了解了一些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大家情绪很好,很有兴趣。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热爱歌唱艺术。
七、 板书设计 草原就是我的家
摔 跤 X X
骑 马 X. X X X
射 箭 X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