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白杨礼赞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88563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礼赞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杨礼赞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和它的不平凡。 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二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边无垠( ) 虬枝(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婆娑( ) 秀qí( ) 毡(  )子  主宰(  ) 参天( ) 倦dài( ) 旁yì( )斜出 bǐ( )视 纵横jué( )荡 3、文章的作者是 ,原名 ,字 。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 》等。 4、文章对白杨树一唱三叹,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在文章中找出那些直接赞叹白杨树的句子。(划在书上)想一想它们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并注意它们表达上的变化。【课堂导学】 1.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结合感情线索,文章可分成五段。请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3. 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4. 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课堂延伸】 一、 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二、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2、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 句。 3、作者由所见而产生的所感有两点,这两点是:“ ”、“ ”和“ ”、“ ”(用文中词语填空)。 4、本段第②③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 的特点。第④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 的特点。 5、作者所感的两点中,哪一点是主要的?哪一点是次要的?从文中找出准确表现其主、次的动词。 答:    6、本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答: 【资料链接】 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它往往是通过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比较复杂而意义又比较深刻,但一时不易讲清楚,或者由于某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于说出,于是作品中就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采用象征的手法时,要求象征的事物与被象征的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 《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形象,正与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农民本质相似,所以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正是对他们的礼赞,以此表达了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